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际     
《集装箱化》1995,(3):35-38
1993年末全世界集装箱船有1461艘、3166.2万总吨;南京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中日合资在南通设立物流公司;扬中集装箱中转站营业;宁波港1994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鲁丰航运公司在日本/青岛航线开展周班运输;青岛开通至香港和日本的集装箱支线;龙口港开通第三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山东中新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即将成立;大连龙兴大幅增强中国/日本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2.
位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北端塞得港区域的苏伊士运河集装箱港口码头于2004年10月3日开业.第一天为马士基海陆支线集装箱船"Chesham"号装卸600标准箱,从而向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宣布其正式诞生.到同年10月底,前来挂靠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的大大小小集装箱船舶已经达到9艘,其中有欧洲-远东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还有地中海东部区域连接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和埃及等港口的沿海支线船.  相似文献   

3.
王立新 《水运管理》2011,33(10):15-19
为推动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业务发展,结合国际贸易、口岸政策和通关实际操作,分析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进出口总额和集装箱生成量、外贸集装箱流向的特点、发展“无水港”的考虑因素以及江苏省沿江港口既有的集装箱支线模式等非技术要素,从市场化运作角度,提出不同于常规模式、由港口直接参与的“点到点”外贸集装箱沿江支线运输公共平台设想,并对政府提出重点挟持外贸集装箱长江支线、夯实港口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干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化》1995,(8):1-4
自1978年上海口岸开通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上海港已成为能连接国内国外两大辐射扇面的我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目前,上海口岸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业务的专业码头有9个泊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尽管连云港口岸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现实情况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新环境。连云港在发展集装箱运输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如集装箱班轮航线少,密度不足;口岸单位协调管理能力比较薄弱;集装箱货  相似文献   

6.
张家平 《集装箱化》1994,(3):3-5,23
自1978年9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在上海港开辟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中澳航线以来,在这十五年中,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事业发展很快,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再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然而,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际集装箱支线运输系统的问题上,却显得进展缓慢、力不从心。对此,本文试就当前我国国际集装箱支线运输的现状、有利因素、存在问题以及建议设想等作一些租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立新 《水运管理》2006,28(12):20-23
对无锡运河港口口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港口优势和口岸功能优势,从口岸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政府作用和作为、查验部门支持、口岸建设和发展几个方面提出无锡运河港口口岸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拥有一个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其中包括拥有丰富的国际运输货源,拥有大量国际运输承运人,以及从事国际货运的代理人、经纪人,上述各方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从事各种形式的航运交易行为.从当今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趋势来看,其层次的评价标准,并不是根据港口总吞吐量的大小,而要看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大小,特别是这个港口干线班轮的密度和支线的网络化程度,以及国际集装箱中转量的大小.上海自1996年以来,其干线班轮密度大幅增加.目前,欧、美、地中海等远洋主干航线直达班轮每月已达60多班,长江与沿海支线航班每月多达200班,上海已一改过去支线喂给港地位,正在逐步向干线港方向发展.国内外主要班轮公司都已进驻上海,有71家中外船公司在上海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上海已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海航运市场应具有符合国际惯例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化》1995,(9):33-34
我国集装箱制造业今年的新发展;中、美、新联合组建国际空运公司;中远明年将与四大联运集团竞争;中远6月末调整美西航线;中远集团与宁波北仑港二期工程合作协议在京签订;连云港口岸上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连云港至新加坡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  相似文献   

10.
长江集装箱运输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集装箱物流角度将长江集装箱支线运输分为配套支线运输和自控直达运输,并从干线船公司、公共支线船公司、国际物流经营人视角探讨长江集装箱支线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