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寻求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薄壁箱梁挠度计算简化方法,以单位力法为基础分析薄壁箱梁的挠曲变形. 首先,通过对薄壁箱梁挠曲剪应力分布模式的分析获取组成箱梁各壁板的剪切影响系数表达式,基于该剪切影响系数,利用Timoshenko梁理论导出简单箱梁挠度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利用卡式第二定律推导出箱梁的梁段单元分析模型,编制了求解变截面箱梁等复杂结构的电算程序;最后,对等截面及变截面箱梁的算例模型进行了分析. 数值算例结果表明:程序计算的挠度与实测值及ANSYS空间有限元结果误差在3%以内;针对数值算例,剪切变形使箱梁挠度增大20%以上;随着宽高比的增大,翼板剪切产生的附加挠度会增大,而腹板情况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
基于沪杭高铁转体桥的挠曲变形监测数据及上部轨道的动态检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转体桥挠曲变形幅值与动态检测长波高低不平顺幅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挠曲变形幅值与长波高低不平顺幅值存在差异,但在主跨中心与边跨中心的变形趋势相同;在主跨中心与边跨中心处,挠曲变形幅值与长波高低不平顺幅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7,呈现出高度相关性。根据动态检测长波高低数据,对转体桥主跨中心和两边跨中心处一年内的挠曲变形幅值进行估算,并与实际值对比,平均误差仅为1.7 mm。研究认为利用动态检测长波数据对转体桥挠曲变形进行推算,快速准确,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考虑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导出了等效收缩应变的计算公式.采用杆系有限元程序,对苏通大桥连续刚构由于截面非均匀收缩引起的长期变形进行了计算,并用降温法模拟等效收缩应变.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截面非均匀收缩后,苏通大桥连续刚构主梁跨中的长期挠度比传统的不考虑非均匀收缩的方法增大6.0 cm,其中由于顶底板厚度差异引起的长期挠度达5.5 cm,截面配筋差异引起的长期挠度为0.5 cm;对于大跨径混凝土箱梁桥,桥梁预拱度设置时应考虑截面非均匀收缩对挠曲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浏阳市浏阳河第六大桥—"类双层"PC箱梁桥主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理论仿真计算,并开展了针对其进行的荷载试验,分析结果,有效验证了大桥质量的可靠性,为大桥的竣工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并提出了大桥在后期运营中针对性的管养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试验为基础,结合中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直接双线性法的原理,建立了加固结构的挠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关键系数,并将不同参数条件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这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预应力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结构的挠曲变形.  相似文献   

6.
浅埋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常面临持续时间长、变形量大等问题,明确支护结构与围岩间的变形协调关系是避免大变形对工程带来不良影响的关键。探讨了软弱围岩中修建大断面隧道时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了围岩与支护结构协调变形假定。研究结果显示隧道结构的协调变形及结构挠曲变形是造成大变形的主因;台阶法引起的大变形包括整体沉降与支护挠曲变形,初期支护上台阶部位主要为下沉,而侧墙部位表现为挠曲;分部开挖变形主要是整体沉降,支护结构挠曲变形效应相对微弱。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大变形防治措施,克服了传统预留变形量的局限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拟合平纵断面的铁路特大桥梁线路平顺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理评价大跨度桥梁挠曲变形是保障桥上铁路行车平稳和舒适的基本前提. 针对当前大跨度桥梁挠曲变形重要评价指标挠跨比的不足,如忽略了挠曲变形对线路平纵断面的影响,本文基于桥梁挠曲变形曲线的规律以及铁路线路线型的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在平纵断面上将桥梁的挠曲变形曲线拟合成线路的标准线型,并依据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对其进行评价. 结合国内某特大桥的工程实例,研究发现:在考虑系统振动的最不利荷载工况下,该特大桥的最小竖曲线和平面曲线半径分别为29.3 km和54 km,符合规范要求;设置垂向预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桥梁竖向挠曲,有利于保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本方法能从桥上线路平顺性的角度对桥梁的挠曲变形进行合理评价,可用于指导大跨度桥梁设计以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翟磊  罗浩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15(3):36-38,42
为检验大桥的实际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静载试验。试验过程中,对各个加载工况所产生的挠度和应变进行测量,并将实测值与设计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直接了解大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和一些理论上难以计算部位的受力状态,以及一般性桥梁检查难以发现的隐蔽缺陷,判别桥梁结构的安全承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桥梁动挠度量测系统观测既有桥梁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动挠度,结合理论计算,对既有大桥在行车振动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大桥承载能力评定或加固整修提供参考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纵向弯曲、刚性扭转、畸变及横向挠曲 4种基本变形状态。阐述了连续箱梁截面几何性质的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全站仪的智能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利用全站仪观测桥梁挠度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并对全站仪观测桥梁挠度的精度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了分析;对青银高速黄河大桥荷载试验的全站仪挠度观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试验观测结果可靠,表明利用全站仪测量大桥挠度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苏通大桥主跨为1 088 m,结构轻柔,抗风问题在大桥的设计阶段备受关注。大桥通车后,通过桥梁风场数据,发现虽然遭受了几次严重的台风袭击,但风致振动并不十分明显。2012年8月台风"海葵"对苏通大桥的风致振动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为此对其作用下的桥梁风场特性及相应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桥梁结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台风作用下桥面最大风速为24.0 m/s,最大响应表现为主梁横向变形19 cm。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相比较,发现桥梁风振响应能够与全桥气弹模型试验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3.
结合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采用3向杨氏风速仪实时监测大桥桥址风场。依据实测数据进行大桥平均风特性(平均风速、风向和阵风系数)和脉动风特性(紊流强度和风谱)的统计分析。并结合GPS桥形监测系统,根据实测的CPS测点坐标数据和风速数据对风栽作用下的大桥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台风"麦莎"经过江阴大桥期间的风场特性以及与大桥跨中位置的横向位移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斜拉桥的应力与变形的关系极为复杂。结合荷麻溪特大桥主朴的监控,建立了施工控制的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自重、挂篮和施工荷载、斜拉索张力、收缩徐变对斜拉桥施工挠度的影响,确保了大桥顺利合拢及成桥线形顺畅准确。控制结果与实测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梁桥因受力特点,将产生挠曲变形,为了控制桥面高程和铺装层设计厚度,应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或通过适当降低墩台帽顶面高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刘萍 《交通标准化》2008,(21):157-159
土的侧向荷载对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具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发生挠曲甚至破坏。通过总结侧向变形土体常见的位移模式,分析桥台桩的变形机制,在阐述不同模式下桩侧压力的产生机理及桩的几种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桩土间相互作用力与桩土间相对位移的双曲线关系模型和理想弹塑性关系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的侧向荷载对桥台桩基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具有重大影响,往往导致桥台桩身发生挠曲甚至破坏。通过总结侧向变形土体常见的位移模式,分析桥台桩的变形机制,在阐述不同模式下桩侧压力的产生机理及桩的几种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桩土间相互作用力与桩土间相对位移的双曲线关系模型和理想弹塑性关系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首先建立了苏通斜拉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文献报道的静三风力系数,计算了大桥在风荷载下的静力变形.并分析了静力变形和内力对大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桥在设计风荷载作用下主梁位移处于线性状态,具有良好的静风稳定性.静风下的变形和内力对结构模态参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变截面连续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并阐述了变形连续箱梁的扭转、畸变及横向挠曲应力的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和普通钢筋砼梁桥因受力将产生挠曲和变形.为控制桥面标高和保证铺装层设计厚度。应在相应的大梁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或通过适当降低墩台帽标高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