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深,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成为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目前出现的全球能源短缺危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运用海洋波浪能进行发电的波浪能发电装臵。简要介绍该装臵的基本组成,完成转换装臵的结构设计,并对装臵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结合波浪理论和计算原理,运用AQWA软件优化浮体的形状。假设装臵在规则线性波的作用下,通过理论计算,该装臵在以波浪周期为3s,波高为1m,水深为50m为例的海况下,浮体的吸收效率可达到0.472,具有较高的一级转换效率,并且装臵的可靠性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桩码头桩基冲刷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地形冲淤情况的测量需求,基于二维激光测距仪设计了地形测量系统。该地形测量系统包含硬件及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激光测距仪、二维移动平台组成,软件部分为数据采集软件及分层设色地形图软件。对该地形测量系统进行标准化测试,通过测试发现,激光测距仪与二维移动平台配合良好,数据采集与处理高效可靠,操作性强;地形测量系统的整体性能稳定,测量速度快,测点密度高,误差小,测量精度可控制在1mm以内,能够满足试验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海洋钻井要求利用一个井位钻多口定向井,需要井架底座能在一定范围内沿纵横两个方向移动。采用双层式底座通常是解决井架可移动性的措施。底座分为双层,上层沿下层上的导轨做横向移动,下层沿布置在平台甲板上的导轨做纵向移动,而这些运动都是通过井架移动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在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中转平台集装箱台座上设置可移动导板,使集装箱在台座上的位置得到准确定位,有利于中转平台自动拆装锁系统的实现和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中转平台交互效率的提高,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一、中转平台台座导向装置的设置情况和存在的问题1.台座导向装置设置情况自动化双小车桥吊已经成为自动化码头主流配置设备。中转平台是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中间转运平台,也是两小车交互平台。平台设置在下横梁的上方,在平台上设有两个集装箱箱位,也称集装箱台座。为提高中转平台的交互效率,在集装箱台座的海、陆两  相似文献   

5.
结合苏北滨海海域实际海堤防护工程,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柔性混凝土铰链排和刚性混凝土槽型块两种护坡形式分别展开各海堤断面中消浪平台及以上堤身结构在规则波及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波压力研究,并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铰链排护坡对消减波能的效果要优于槽型块护坡,更有利于海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波压力分析结果对混凝土铰链排护坡式海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船舶在冰区航行时,经常会发生碎冰在艏部下沉,并沿着船体滑入螺旋桨前的流场中,导致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与冰发生切削作用,使得螺旋桨桨叶发生严重变形和损坏。为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螺旋桨-冰切削过程中的各种载荷,文中首先在拖曳水池中搭建了螺旋桨-冰切削试验平台,详细叙述了测量设备和模型冰推送装置。然后,通过重复性分析以及与其他学者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试验平台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对螺旋桨-冰在空气中以及在水中切削时受到的载荷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冰切削试验平台的搭建具有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测量螺旋桨-冰的切削载荷;模型冰移动的速度越快,螺旋桨受到的挤压载荷越大;螺旋桨-冰切削过程中接触载荷的详细描述对冰级螺旋桨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陀螺稳定平台姿态精度评估是稳定平台姿态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姿态控制精度的评定不仅仅取决于测量系统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还与所采用的精度评定试验方法有关。针对大负载稳定平台姿态控制精度评估问题,论文对陀螺稳定平台误差机制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播特性的高精度光学测姿系统及相应试验方案,对陀螺稳定平台静态、动态环境下的姿态控制精度进行了评定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光学测姿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实用性好,可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17,(1):94-98
在泥沙室内试验研究中,一直缺少高效、方便的含沙量测量手段。室内含沙量测量多采用过滤烘干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基于OBS 3+传感器开发了含沙量测量系统应用于泥沙试验研究,可以通过控制采集计算机上的软件界面设置测量参数并实现含沙量自动、连续测量,采集的数据经过RS232通讯电缆存储在计算机上。通过系统标定,得到标定曲线和含沙量转换公式,用于将浊度数据转换为含沙量。通过在泥沙试验中测量含沙量,说明该含沙量测量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测量结果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9.
在自安装采油平台项目中,为实现液位、吃水深度、温度、氮封压力等参数进行远程测量和实时监控,设计了一套针对移动平台的遥测系统。主要介绍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分析测量方式的选择、数据处理和操作界面的特点,阐述系统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自锁模块化风力检测试验平台和方法,通过自锁功能将试验平台固定在待测设备轨道上以作为风载模拟装置的支承,采用液压加载方式模拟各类风载,通过测量所得的港口设备产生位移的风载模拟器输出力,即可得到港口设备抗风防滑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并预测港口轨行式设备在不同风力下的防风性能,且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方便,便于在现场对不同设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现有小型码头的散改集卸船工艺系统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卸船工艺系统方案.该方案采用气力卸船机卸船、刮板机输送、自动化装箱、翻箱机移动集装箱上下卡车,符合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可提高卸船效率和装箱效率,减少码头设备和人力投入,实现卸货装箱的流水化作业.  相似文献   

12.
安装于船舶上用于内河航道测量的测深仪设备在工作时会受到波浪的影响从而产生横摇、纵摇及升沉,这严重影响了测量数据的精度。对此开发一种基于内河航道测量的主动波浪补偿平台装置,该装置为新型的串并混联结构,然后提出一种运动学建模与位置求解的方法,最后通过搭建一套试验系统来验证该平台的波浪补偿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耙吸挖泥船舷侧高压冲水装臵在实际使用时常发生故障,造成耙头高压冲水压力和流量不足。本文浅析一种新型的高压冲水装臵,它可高效率地将高压冲水输送至耙头,经实船上使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挖泥效率约5%~8%。  相似文献   

14.
张军  郭军  唐驰  龚道童  郑之初 《中国造船》2005,46(Z1):110-113
本文描述了海上平台采用旋流除砂需要重视和解决的技术问题,介绍了为研究这些问题而建立的可模拟实际工况的实验设备和在该设备上所进行的油砂分离试验和各种油水配比条件下的液固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二级分离,对大于80目的砂粒,除砂效率能达到95%.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因气量增加而导致的渤海BOP平台天然气脱水能力不足问题,急需对平台上的三甘醇脱水系统进行扩容改造。通过对渤海BOP平台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传统三甘醇脱水工艺设备因其尺寸较大,无法满足平台现有空间的需求。若采用外扩平台甲板的形式增加传统三甘醇脱水系统,造价极高。因此,选用处理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的天然气脱水装臵是减少该项目投资的关键。通过与传统三甘醇对比,最终确定以原三甘醇系统改造+旋转床式三甘醇脱水方案为最佳扩容改造方案,该旋转床式三甘醇脱水方案具有吸收塔占地面积小,操作弹性大,扩容改造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RANS方程,采用VOF方法捕捉自由液面,通过自定义函数UDF在Fluent平台上建立了三维数值波浪水池,模拟了规则波的生成、传播和消波,发现波陡对数值造波的精度有较大影响。求解了规则波中顶浪航行的方尾船模型的波浪力,并与试验结果和势流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RANS方程的波浪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势流理论结果吻合良好,在长波中与试验值更接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竖轴潮流能水轮机工作性能的研究,文中采用搭建试验试验平台方法,以竖轴潮流能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波流循环水槽中进行试验。试验平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其具体为:伺服电机、转矩转速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通过此试验系统,可获取转速、转矩等参数,从而对水轮机的工作性能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考船是装配多种调查设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实时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水上移动测量平台。本文基于科考船船体结构特点,提出了构建船体坐标系的方法,便于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基于AHRS(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航姿参考系统体积小、精度高等特点,提出测定AHRS安装偏角的理论和方法;基于船底大型传感器阵列类型,提出测定其安装位置和偏角的技术原理与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VB. NET的CATIA三维参数化船舶设备库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强  陈明 《船海工程》2012,41(5):57-60
为提高设计建模效率,以CATIA系统中知识工程模块为支持平台,给出三维参数化驱动的船载设备模型库构建方案,并使用VB.NET在CATIA上开发建立三维参数化设备库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通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设备模型信息,提高了模型数据编辑修改和更新的方便性,降低了模型数据的冗余度,并可通过网络数据库使设备模型库得到共享,从而显著提高了三维船舶总布置设计建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对惯性导航系统、平台罗经系统等精神导航设备航行试验精度测量的计算机辅助方法。该方法利用计算机对叠标图象和导航设备计算机发送的中行信息进行组合处理,从而能够实时动态地测量出精度导航设备的航行误差。该方法与以前的人工测量法相比,有着精度高、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