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大型化、靠泊作业频繁、管理漏洞以及某些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异常靠泊事故时有发生。目前,码头在异常靠泊情况下的受力及位移特性尚不明确,损伤评估缺乏理论基础,为使现场检测更有针对性,利用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受损码头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桩土间相互作用及橡胶护舷对碰撞的缓冲作用。将模型碰撞损伤结果与码头实际受损情况进行对比,简要分析了碰撞中部分结构受力极值的相对关系和位移情况。结果表明:在该碰撞实例条件下,模型运行基本可反映异常靠泊发生时高桩码头结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2.
贾立校  赵仓龙 《中国水运》2013,(12):109-111
根据某工程新建码头实际情况,船舶停靠该码头时受工程水域风、浪、流等工况影响及系缆过程中使用系缆墩数量的不同,则对于不同等级船舶靠泊时所需缆绳数量、直径有差别。文中就靠泊船舶的系缆力及缆绳配置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正常蓄水后,库区航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由于码头存在靠泊超设计船型船舶的情况,因此,对库区现有码头进行靠泊能力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架空直立墩式码头的靠泊能力,提出结合原有设计和码头实际运行情况,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超设计船型靠泊时码头结构实际响应的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为类似码头靠泊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江下游进江大型船舶停泊系缆特点的分析,提出沿江老桩基码头结构局部改造思路,研究新建系缆墩、靠船墩结构,满足超过原泊位设计船型的大型船舶系靠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增光  吴辉 《水运工程》2011,(1):181-186
通过对长江下游进江大型船舶停泊系缆特点的分析,提出沿江老桩基码头结构局部改造思路,研究新建系缆墩、靠船墩结构,满足超过原泊位设计船型的大型船舶系靠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三峡库区某框架墩式码头工程,通过有限元动力仿真方法,利用非线性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船舶与独立墩式码头碰撞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橡胶护弦的缓冲和吸能作用,更加真实地模拟出船-护弦-码头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船舶速度对墩式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船舶T字型靠泊码头碰撞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道港口》2016,(5):497-501
为评估船舶T字型靠泊码头安全性的问题,文章以某工厂码头为例,采用显式有限元技术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船舶T字型靠泊有限元模型,将得到的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船舶与码头的碰撞过程中码头各构件的最大应力值、护舷的变形及吸能曲线并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通过分析不同船型及不同靠泊速度对靠泊码头安全性的影响,得到10 000吨级船舶的建议最大安全靠泊速度为0.6 m/s,20 000吨级船舶建议最大安全靠泊速度0.34 m/s,30 000吨级船舶的建议最大安全靠泊速度为0.2 m/s。  相似文献   

8.
码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损伤和局部破损情况,需要及时分析破损原因并进行修复加固。本文以浙江龙门码头改造工程为例,根据码头检测所发现的问题,对其帽梁、桩基等进行修复加固;并结合码头现有平面布置情况,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建设防撞保护设施,优化码头平面布置,增加船舶靠泊段长度,对码头现有结构进行保护,可以有效地应对船舶撞击靠船墩和系缆墩的情况,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保证生产安全。本文所提出的改造、修复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蒋庆 《水运工程》2007,(9):123-126,136
对20万吨级以上、动力要素十分复杂的海域,码头轴线的确定需要考虑船舶对码头结构的作用、码头可作业天数及作业效率、航道引水靠泊作业等多种要素。以大连矿石专用码头工程为背景,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系统测量了波浪、潮流、风等动力要素耦合作用下的船舶对码头结构、系缆设施及护舷的作用;给出了波浪和潮流不同夹角时船舶系靠泊状态下的运动量及缆绳拉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文资料及水动力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考虑航道引水靠泊作业之要素,优化确定出码头轴线方位,该结果可为同类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港口工程设计中常见的蝶形布置油码头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规范要求,采用对比分析法解析码头长度、系缆墩位置和靠船墩位置3个要点。其中,因为船体平直段相对船中的不对称,靠船墩位置是最为重要的设计内容。系缆墩位置不合理,只会影响缆绳受力均匀性和船舶运动量;而靠船墩位置不合理,会导致设计船型范围内的船舶无法安全靠泊。因此,结合某海外5万~30万t油码头,阐述靠船墩位置设计关键点,供港口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遭受船舶撞击的码头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估问题,结合船舶与码头发生碰撞的实例,以码头结构现场检测结果为基础,采用水运、公路、铁路行业规范公式推算失控船舶的撞击力,计算船舶撞击后的码头水工建筑物稳定性,综合评估遭受船舶撞击的码头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并给出受损部位修复处理及后续运营期监测措施。结果表明,被碰撞的码头靠船墩结构安全性评估等级为A级,结构适用性评估等级为B级。该安全评估方法可为事故鉴定、受损结构修复和码头后期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船舶系泊问题的试验研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孟祥玮  郑宝友  李焱 《水道港口》2012,33(2):106-112
随着码头及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船舶系靠泊安全是港口设计及使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船舶及停靠的码头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自然环境中的风、浪、流等动力条件以及不同水位、载度和船型的差异均会影响船舶系靠泊的条件,其系泊与作业期间的6个自由度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及其能量分布都是需要关心的重要因素,因此前期的试验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目前船舶系靠泊试验研究技术的发展现状的阐述,分别对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情况以及目前国内外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了相应的探讨与分析,指出船舶系靠泊试验技术的难点与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整船整桥模型的船桥碰撞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在船舶碰撞时受到的动力载荷和响应是复杂的动力非线性问题。近代非线性有限元技术为该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本文简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基于整船整桥模型,对一艘4万吨实船与桥梁的碰撞过程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显示了船艏结构损坏、碰撞力演变、能量传递和桥墩内部应力变化的详细情景,讨论了船—桥碰撞的力学特征。本文演示的方法比传统的经验公式和简化解析法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结果。所提供的桥墩应力状态对桥梁的设计与碰撞后的损伤评估有重要参数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船舶靠泊时的安全性,设计研究一种液压缓冲装置作为码头上的护舷装置。根据液压缓冲原理设计该防撞装置,借液压阻尼作用,通过能量的转换,使船舶靠泊时速度逐渐降低并停靠;设计时考虑船舶靠泊时的撞击力和系缆后风流对护舷的作用力,最终得到防撞装置的结构模型,为后期进行结构建模、受力分析奠定基础,为液压式码头护舷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LNG码头通常是离岸墩式码头,由靠船墩、系船墩、护舷、工作平台墩、引桥和人行桥等组成。墩台与岸边用引桥连接,墩台之间用人行桥连接,系船墩和靠船墩供LNG船舶系靠,工作平台墩供装卸使用。LNG船舶系泊期间载荷的大小和变化情况,会对船舶和码头设施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LNG码头在LNG船舶靠泊前必须分析其系泊载荷,以判  相似文献   

16.
在临江老码头结构改造过程中,在无原结构竣工资料的情况下,为了固定浮码头及确保船舶停靠安全,采用地锚与锚链结构提供的系缆力固定趸船,并充分利用现有结构作为支撑,利用钢撑杆传递撞击力。此方法可以利用现有水域资源及老码头结构,降低改造成本,有效固定码头及靠泊船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型油船码头大都只能靠泊大型油船用以卸油,在靠泊小型油船装油时往往不能满足靠泊要求。文中论述了将蝶形布置的码头适当变形以及采用靠船墩加上靠船桩簇形式,不仅在主要结构部分可以满足小型油船的靠泊,在系缆墩部位也可满足靠泊小型油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靠泊的船舶(尤其是液货船)系缆断裂,不仅可能损坏船舶和伤及船员,而且可能损伤装卸管路而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火灾,后果严重。靠泊的船舶,系缆在船一端,若装有自动刹车系缆机,一般系固在系缆机上;若装有手动刹车系缆机(winch brake),现有规则也不禁止系固在系缆机上。  相似文献   

19.
沈印 《水运工程》2015,(9):84-89
游艇码头在国内是一种较新的结构形式,为便于上下游艇,游艇码头为浮动式结构,定位桩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锚固形式。由于全直桩情况下水平荷载引起的位移较大,浮码头自身质量又较小,在受到简谐波浪荷载或船舶靠泊撞击的冲击荷载时,易引起码头结构的动力响应,从而增加了定位桩的内力、降低了结构安全性。在强迫动力响应理论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定位桩式游艇码头在波浪荷载及靠泊撞击力下的动力响应,并推导出适合游艇码头结构段使用的简化计算方法,为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深中通道桂山岛预制场钢壳卸驳码头水、陆域受限的情况,对受限条件下半潜驳码头平面设计进行研究。采用船舶停泊水域和回旋水域分离布置方案,并布设岸上系缆柱辅助半潜驳多次转向和平移,解决半潜驳大角度转向靠泊问题。半潜驳进港移动轨迹证明该方案满足半潜驳靠泊码头的需要;卸驳码头水域布置突破了常规港池设计,减小码头水域的占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