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在公路路线的测设中常遇到大半径长曲线的施测工作,按常规的偏角法,支距法或弦线偏距法尤其不足。 本文测设方法,采用分段施测,逐段闭合;先整体后局部。把大半径长曲线分段为200m-300m为宜,找出曲线的分段点;然后根据道路沿线导线点放出分段点;最后在相邻的分段点内,利用分段点放出各加密点。这既保证了测设质量,又加快了测设速度,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带缓和曲线的复曲线边桩问题,推导了各边桩的坐标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可编程序计算器对公路测量中的缓和曲线,圆曲线测设数据进行编程计算,外业工作中,只需输入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转向角及相应的弧长,便可快速,准确地获得曲线综合元素数据以及偏角法或切线支距法详细设曲线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用全站仪坐标法测设带缓和段平曲线,解决了用传统的支距,偏角等方法测设中线时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公路测设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带缓和曲线的长大曲线实用测设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缓和曲线的长大曲线在实际测设中,为了避免由于曲线过长造成的测设误差,通常采用双交点或多交点分段测设的方法测设;针对带缓和曲线的大偏角长大曲线(α>90°)和小偏角长大曲线(α≤90°)的不同情况,给出了一种用双交点测设的实用、简便、快速的测设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道路线路设计时,为适应特殊地形,常设置两个不同半径和不同缓和曲线同向相接的复曲线。对于复曲线的计算,相关文献都有各自的方法。根据对缓和曲线构成原理及选线测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种复曲线的计算和敷设方法,较为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7.
论述采用偏角法进行公路曲线测设时 ,由于视线受阻等原因 ,无法用常规方法测设时的特殊测量方法 ,并对其测设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三级和三级以上公路的平曲线,当半径R小于规范规定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要设置缓和曲线。在路线勘测中,测设缓和曲线和测设圆曲线一样,常用偏角法进行测量。所谓偏角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坐标法,它借助经纬仪控制偏角,用弦长控制曲线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确定曲线上各点在地面的位置。实地测量中,由于地形地物影响经常遇到经纬仪不通视的情况,为了克服不通视的问题,唯一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带缓和曲线的复曲线问题,推导了各局部坐标系间的坐标换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复曲线中间缓和曲线插法通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作容 《公路》1991,(3):10-13
两个同向且半径不等的圆曲线直接相接,中间不插直线段,这种曲线称为复曲线。由于两圆曲线半径不等,且两端设有缓和曲线,内移值不相等,因而在两圆曲线接口处平面上错开一段距离,曲率半径突变,外侧纵断面上超高也发生突变。因此两圆曲线中间必须用一段缓和曲线连接起来,这个问题的解,已见到的有:①《铁路曲线测设用表》(第三册);②童大埙著《铁路曲线与土方》。前者是一种误解,后者是一种特解,要求三段缓和曲线等长。本文导出这个问题的通解以及中间缓和曲线的测设方法并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公路》1990年3月号刊登的李鲁卿同志“用公路曲线测设用表求虚交点”一文,对于解决虚交圆曲线与基线相切的情况来说是大有帮助的,这种方法常称之为“切基线法”,或称“同半径复曲线”和“双交点单曲线”的计算法。它是测设虚交点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王守彬 《国外公路》1994,14(6):8-10
在公路、铁路、渠道及管线定位测量中,转点处采用的平曲线常为圆曲线。描述圆曲线有7个基本要素,在常规测量时,先给定曲线半径并实测转点偏角来计算其余的曲线要素。然而曲线半径和偏角在野外有时是求知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牛顿一拉裴逊数值计算法。应用此法,只有给定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计算出曲线半径和偏角。  相似文献   

13.
谭国祥 《公路》1990,(3):45-46
在公路测设中,一般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进行缓和曲线的测设,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在测设过程中均不够简捷,尤其是在恢复定线和施工测量中更为不便,因为切线支距法中的 X 值为零数,y 的方向常用十字架定出,难以控制准确,左右偏差较大,同时在量距中也不便。用偏角法架设仪器较麻烦。因而笔者用一种较简单而又适用的弦长斜距交会法来代替。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改造老路提高等级中遇到不对称曲线的测设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公式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测设经常所遇的断背,曲线及立交匝道的线形设计问题,提出了可供实际测量应用的双卵型曲线的计算公式。可适用于允许在特殊地形,地物受到限制的困难线形时所采用的复合型缓和曲线的设计。文中还列举了计算实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圆曲线的测设方法较多,主要有直角坐标法(如切线支距法)、极坐标法(如偏角法)、角度交会法、解析坐标法等。诸法各有长短,一般前两法较常用。本文介绍三种新的测设法。新方法较现有的测设法简便。详述如下。一、交点偏角法如图1,J、Z、Y分别为曲线的交点、起点和终点,P_i为曲线上的任一  相似文献   

17.
不对称缓和曲线的测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不对称缓和曲线在公路中的测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计算公式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凤兰 《东北公路》2001,24(4):87-90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有缓和曲线圆曲线的简便测设方法,利用一个测站点同时测设有缓和曲线圆曲线的中心线、内外边线,主点和细部点同步测设,并具有放样数据计算方便,操作简便点位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娅娅 《东北公路》2000,23(1):92-94
本文介绍一种曲线测设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测站点到曲线上任意点的直线距离和此直线方向与测站点到曲线起点的方向线的夹角,用角度和距离极坐标法交会定点,同时测设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相似文献   

20.
利用广湛高速公路一复曲线坐标测设过程中的实例数据,通过数学分析和推导,得出计算复曲线逐桩坐标的公式,此公式操作性强,在复曲线的设计、施工放样和施工图的审查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