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海量客户需求和高频率、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特性为订单拣选业务带来巨大挑战。在物流智能化的趋势下,大量电商企业采用移动机器人拣货系统(Robotic Mobile Fulfillment System,RMFS)进行订单拣选。订单分配和拣选路径规划是影响仓库订单拣选效率的关键决策。为了提高电商RMFS系统拣选效率,降低仓库运营成本,基于电商企业多订单、多货架、多拣选站下的拣选业务场景,以最小化机器人负载距离为目标,构建订单分配与路径规划联合优化模型,设计两阶段的A*算法和自适应大领域搜索算法(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ALNS),在ALNS算法原有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移除和修复算子以适应订单分配问题,并针对30个不同规模算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收敛快、性能稳定,能够有效缩短机器人行走距离,相比先到先拣选策略最大可缩短47.6%的机器人负载距离。同时,也可在更短时间内获得与CPLEX求解质量相近的解。尤其是当订单数量增长时,相比CPLEX具有突出时间优势,可以实现电商仓储资源的合理调度和配置,从而为...  相似文献   

2.
进路搜索是计算机联锁软件的核心模块,搜索算法直接影响进路搜索的效率。为提高进路搜索效率,采用A*搜索算法进行进路搜索,为测试算法性能,使用C#编程语言搭建城轨联锁仿真平台进行仿真研究。在该仿真平台上,主要模拟城轨联锁系统中的进路处理过程,构建站场型数据结构,将A*搜索算法应用到进路搜索过程中,利用启发信息指导搜索,使搜索更高效、智能化。最后完善仿真平台的联锁功能,实现联锁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3.
城轨车辆用多股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检测系统通过采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多自由度柔性机械臂控制技术、高清光学成像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实现对地铁车辆车底和两侧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国内外室内定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在铁路车站内基于iBeacon实现定位、导航,构建站内导航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iBeacon的指纹匹配定位算法,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融合多源系统异构数据,提出并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及网络架构。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的功能,满足了旅客在站内对位置服务的需求及对站内外导航接续服务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为铁路车站工作人员提供了站内商业智能分析。通过系统的建设能够解决旅客在站内“迷路”的难题,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改善客运服务质量,降低客运服务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传统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Rao-Blackwellised Particle Filter,RBPF)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在进行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SLAM)时易发生粒子退化导致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不准确以及地图一致性较差的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车载乘客信息系统(PIS),分析了目前国内车载PIS部分现状,设计了智能车载PIS,增加了智能APP(计算机应用程序)、微信小程序等显示手段,将最短时间路径搜索算法和基于视频图像人流密度的估计算法相结合,增加智能的线路规划和显示功能,使PIS设计更实用、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着眼于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冬奥会)京张高铁旅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全行程智慧信息服务,提出以人脸识别、出行服务推荐、服务信息推送、站内导航为主要内容的京张高铁全行程智慧出行服务构想;重点围绕进出站闸机人脸识别检票、全方位站内导航服务、基于旅客行程智能化消息推送服务3个典型应用场景,对基于MTCNN模型的人脸识别、行程服务信息采集与融合、出行服务信息推送、站内导航底图绘制、车内蓝牙i Beacon定位装置部署、指纹定位、基于A*算法的站内导航等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更好地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服务需求,有助于改善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推动京张高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日本于2000年提出的综合利用通信、信息技术构件未来日本IT铁路系统研究计划———Cyber Rail。该系统是一个参考的模式,用以建立标准和通用的框架,其基本理念在于旅行的个性化服务。综合利用需求、车辆和线路类信息,实现联运旅客援助和个人导航、运输计划优化以及智能列车控制的功能;以连续定位、实时高效通讯、信息智能处理和分类管理、服务终端等为关键技术。目前已经完成用户需求、总体结构和Cyber Navi试验系统等若干基本技术及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和建立。提出中国RITS中联运旅客智能导航、智能列车时刻表和基于安全的智能列车控制的研究内容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自主检测动车组结构件已成为铁路行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个在动车运用所用机器代替人工智能巡检的方案,执行动车故障检测任务.将移动机器人平台与工业机械手集成在一起,并提出一种与其适配的自主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硬件设备层、软件数据处理层和行为规划层组成,硬件设备层使用传感器构建执行智能巡检任务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各种计算机联锁系统所采用的进路搜索方法经实践发现其搜索效率低、占用资源大,针对此问题,结合进路搜索的实际要求,采用带启发信息的A*算法进行进路搜索。使用Visual C++搭建计算机联锁软件的实验平台,对A*进路搜索算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进路搜索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搜出所需基本进路,动态生成进路表,并且搜索时间短、占用空间小,相较其他算法具有更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目前铁路客运发展趋势和旅客服务需求,提出将服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应用于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概述多功能旅客服务机器人架构、应用服务场景设计,总结其实现中所采用的自主导航定位、降噪、既有设施设备物联等关键技术.多功能旅客服务机器人通过语音交互、触控交互、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交互方式,结合铁路既有固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传统客运乘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敏捷开发框架下,借助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乘务管理移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乘务管理围绕“生产、服务、管理”三大核心业务需求,通过集成既有信息系统、拓展研发新应用等方式构建乘务信息化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辅助生产作业、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能,大力推进客运乘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智慧乘务”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客运服务人员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水平,文章基于超宽带定位和健康监测技术,设计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从系统架构设计角度出发,对系统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业务功能架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从系统实现角度出发,提出定位基站和系统软硬件部署方案,实现对客运服务人员的定位、轨迹追踪、健康状态监测和应急调度管理等功能,为提高车站运营管理效率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铁路人像检索平台建立之初,对业务地址的管理是通过Apollo配置中心手动修改的方式完成。操作流程复杂,运维效率低下。流量智能导航可以有效解决业务地址的均衡调度问题。文章描述人像检索平台的功能组成与技术架构,指出既有平台的运维效率低下与流量调度不均衡等问题;通过配置改造,形成业务路由地址池,并以各车站预估的日客流量作为参考,提出车站的等级划分,形成车站权重值;设计依托权重的流量智能调度策略。业务流量智能调度的实现,简化了运维工作,使得人像检索平台的业务流量调度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琼州海峡铁路轮渡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铁路港口生产作业效率,通过对现有南北港口安全生产作业、旅客服务及调度指挥等作业现状的分析,提出构建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客货运港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方案。通过对过海旅客、车辆及设备设施的调度组织和管理,实现港口作业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如何对铁路客运车站(简称:客站)设备进行更高效、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管理的问题,搭建了智能客站设备大数据运维服务平台,介绍了其功能架构和设备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特征主动识别、故障预测、运维趋势推演、多属性健康状况评价等功能,提升了客运设备健康程度和智能客站设备管理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下一步客站设备健康评估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扩大面向铁路旅客服务的语音识别应用,文章研究适用于铁路旅客服务应用的语音识别模型,使用基于卷积增强的Conformer编码结构和RNN-T模型结构,构建基于Conformer-Transducer的语音识别模型.由于卷积网络容易忽视输入信号整体与局部间关联,在Conformer结构中的卷积模块加入注意力机制,用以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