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扁担垭隧道是沪蓉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隧道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详细介绍扁担垭隧道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对其他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2009,(3):28-28
2009年5月10日,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酒家垭隧道开始试通车,这条四川灾后复工的首个交通建设项目大大缩短了青川灾区与外界的距离。全长3015m的酒家垭隧道,是四川省最长的地方公路隧道,也是浙江援建青川的第一批工程项目。2008年8月12日,酒家垭隧道正式复工。中铁二十局施工人员冒着严寒酷暑,在条件异常艰苦的工地上战胜了各种困难,在2009年3月31日实现隧道全线贯通。酒家垭隧道区间跨越断裂带6个,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5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武神公路控制性工程——天门垭隧道洞身掘进正式开挖。 天门垭隧道全长1370m,按单洞双向行驶设计,设计速度60km/h,净宽10m,净高5m,最大埋深达365m。隧道位于红坪镇塔坪村与红河村交界处,从天门垭上下穿越接209国道。  相似文献   

4.
依托张桑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麻栗垭隧道,根据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浅埋偏压隧道开挖工法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全断面法、上下台阶法以及环形预留核心土法三种不同开挖方式,比较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围岩应力、应变规律,确定一种适合麻栗垭隧道的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公路桃树垭隧道工程为例,针对桃树垭隧道YK38+398~YK38+460初期支护变形和ZK38+245特大塌方事故,分析了层状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和塌方发生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并确定了初期支护变形和塌方的综合处治方案。同时,对初期支护变形和塌方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工程实践证明综合处治方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崇遵高速公路凉风垭隧道工程发生的地质灾害,从地质情况、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出发,探讨凉风垭隧道塌方机制及初期支护大变形破坏的原因,分析了其与断层破碎带围岩、地下水、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针对灾害特点,研究地质灾害段隧道的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提出相应的灾害治理对策,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保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本文对类似条件下的隧道修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常张高速关口垭隧道张家界端洞口地质松散,隧道浅埋,存在偏压,采用长管棚配合明洞较快安全进洞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对正在建设中的酒家垭隧道造成严重破坏,而破坏最严重的部位大部分发生在区域性断裂带上,因此在灾后重建方案设计时应将隧址区断层构造带作为处治的重点,才能保证隧道的安全。对酒家垭隧道震害最严重区域的恢复重建提出了四个处治措施进行比较后,认为拱部拆除重建措施可保证原设计建筑限界,虽施工难度较大,但整治效果好,可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长管棚配合明洞进洞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应麟  邱喜华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2):118-119,123
介绍常张高速关口垭隧道张家界端洞口地质松散,隧道浅埋,存在偏压,采用长管棚配合明洞较快安全进洞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04,(8):301-301
20 0 4年 7月 2 8日 ,贵州崇遵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长 4 1 0 7m的凉风垭隧道顺利贯通 ,过去 ,汽车翻越此地要半个多小时 ,现在通过隧道只需 4 min。贵州崇 (溪河 )遵 (义 )高速公路地处遵义市境内大娄山脉的崇山峻岭中 ,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国道主干线的重要路段 ,是贯通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工程。凉风垭隧道是崇遵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 ,开工以来 ,建设者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等科学施工方法 ,经过 758d的艰苦奋战 ,攻关克险 ,完成开挖土石方 77万 m3,浇筑混泥土 2 0万 m3,顺利贯通了这条目前贵州最长的公路隧道贵州凉风垭公路隧…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6月24日12:58,国内隧道建设史上瓦斯突出风险最高的隧道——渝黔铁路新凉风垭隧道安全穿越煤系地层段,攻克了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煤层层位不稳定等难题,标志着揭煤工作顺利完成。渝黔铁路是连通重庆、贵阳两地的铁路,全长344.4 km,设计时速200 km,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渝黔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新凉风垭隧道全长7 618 m,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列为Ⅰ级高风险瓦斯突出隧道,堪称"地质博物馆"。煤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朱家垭隧道大塌方发生的原因做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加固及穿越坍塌段开挖和支护的处理方案,对隧道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塌方及塌方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张高速公路关口垭软弱泥质页岩的特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受力特征、隧道洞室及围岩的稳定性,从而为软弱泥质页岩隧道工程的修建提供依据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弹塑性理论对曾家垭隧道的围岩松动圈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现场声波测试结果,合理确定围岩松动范围,为隧道围岩支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湖北省十漫(十堰-漫川关)高速公路中最长的二道垭隧道左线冲沟处坍塌段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隧道塌方原因,介绍了隧道位于冲沟处塌方段的处治方案和过程,分析了隧道塌方处治后监控量测数据,并验证了该方案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9,(12)
桃子垭隧道不良地质发育,勘察中运用综合勘察技术,做到了点线面结合,取得了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查明了隧道地质条件。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与勘察成果基本一致,说明综合勘察技术在复杂地质隧道勘察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浅埋偏压状态下软弱泥质页岩隧道洞室及围岩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常张高速公路关口垭软弱泥质页岩的特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受力特征、隧道洞室及围岩的稳定性,从而为软弱泥质页岩隧道工程的修建提供依据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高怀鹏  毛海东 《公路》2005,(10):214-217
以百步垭隧道为例,介绍了浅埋偏压隧道洞口超前大管棚的施工设计和施_亡工艺,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隧道工程的开挖,在开挖区周围岩土体的应力重新进行分布,开挖区的应力释放及变形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基于现场监控量测的结果,以关口垭隧道YK74+450断面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D动态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隧道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凉风垭隧道系崇遵高速公路上单洞长度超过4000m的双洞单向行车特长隧道,本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主要的隧道通风方式进行了定性比选,优选了全射流通风方式和竖井送排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详细的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了本隧道的运营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