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经课题组研发的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详细阐述了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视觉效果、陶瓷骨料性能、施工流程以及在湖南衡桂高速公路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和应用,一种既有震动减速又有视觉提醒作用的新型减速标线,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独创性,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研究组研发的陶瓷减速标线的性能,特点,详细剖析了陶瓷减速标线的结构形式以及生产工艺,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分析,陶瓷减速标线是一种性价比高,耐耗性能优异,施工便捷绿色环保的优质新型道路标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开发价值,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减速措施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视错觉减速标线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及宽度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重要设计参数,通过定义组合设计参数,确定了新型组合标线的样式和形式。基于UC-win/road道路三维仿真试验系统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验证了具有最佳减速效果的标线。结果表明,组合型减速标线可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应用道路规划软件对标线进行仿真设计,通过室内模拟仿真试验进行实验,并对优化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提出了减速效果更好,更加人性化的视错觉减速标线形式。研究成果可为道路管理和设施设计部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视错觉标线类减速设施减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VC++编程环境和DirectX技术建立了公路减速标线仿真实验系统,针对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推荐的行车道纵向和横向减速标线进行了减速效果验证及标线参数优化,并进行了行车道纵横向减速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和梳齿形减速标线减速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道路环境条件下,各类标线中相邻标线间距相同时,鱼刺形减速标线和梳齿形减速标线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减速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交通标志标线对机动车驾驶员减速效果的不足,在对交通平静化的减速措施——减速带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无破损减速带,分析减速带控制驾驶员行驶车速心理,提出了减速带设计流程,确保车辆以低速通过减速带设置区域并保障车辆通过的安全性。最后在南方某城市几条道路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减速带试点工程,进行尺寸设计以改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9,(11)
为了提高道路的行车安全性,以交通工程心理学、色彩学等为基础,通过SP/RP调查,分析人行横道色彩与安全的关系,得到了三维立体标线的最佳配色;以透视原理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对大货车停车视距分析视角与相邻标线间距关系,得到相邻标线间距值;以佐尔拉错觉原理为基础,利用三维标线的不同高度对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分析,可见随着三维标线"高度"的增加,引起人紧张的颜色面积也逐渐增加,从心理上警示驾驶员路段会比较危险,达到提醒驾驶员减速的效果,得到三维立体减速标线优化设计,为道路安全设施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效果和影响范围,选取南宁市6处视觉减速标线路段进行了实地车速采集,获取了视觉减速标线上下游各500m范围内13个断面的地点车速,共计样本约6 300个。利用断面车速数据构建速度-距离曲线,研究了车速的变化规律和视觉减速标线控速影响范围;采用t检验和比例检验分别检验了视觉减速标线上下游控制点及标线末端车速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和超速比例的差异显著性,验证了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效果,并通过与对照组数据的对比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结果表明,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范围为上下游约250m;车辆平均速度下降程度为2.4~4.2km/h,超速车辆比例下降9.4%~15.6%。  相似文献   

8.
张强  申波 《公路》2024,(1):282-285
基于驾驶人动视觉特性以及视觉错觉特性,综合现有驾驶员视觉的相关特性以及目前的减速标线研究现状和有关规程、规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优化的视错觉控速标线,通过UC-win/Road软件和模拟驾驶对驾驶人开展了室内仿真驾驶,对减速效果进行评价。新型视错觉标线可以对驾驶人造成车速增加和车道变窄的错觉,控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在所有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超速以及速度不当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死亡交通事故的1/3。本文从驾驶员心理角度出发,考虑驾驶员的视错觉特性,选择一项或多项视错觉生成原理,以此找出三维空间中驾驶员视线与道路标线的交汇点,按功能需要人为改变交汇点处的视觉效果,进而引导驾驶员驾驶行为。从而将视错觉理论应用到道路减速标线设计中,并试验判断设计标线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公路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公路危险路段,如果不进行道路线形改善,则通过采用限速设施,有效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文中结合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机理分析,基于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仿真试验系统,以鱼刺形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部分研究结论为依据,分析了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重要设计参数,确定了标线的样式和形式,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已引起广泛关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行车安全性,已成为道路交通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重庆市渝涪高速公路维修工程的交通安全设计,介绍在事故多发路段采用彩色抗滑层并配合传统的警示标线,可有效增强车辆减速效果,缩短车辆的刹车距离,并具有降低侧滑几率及提醒减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预防和降低交通事故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公路》2021,41(2):338-343
为了能够使驾驶员识别到更多的信息获取充足的道路环境状态来保证安全行驶,驾驶员在行驶时需要关注道路上的各种目标,驾驶员视线点在其视野范围内呈一定分布规律,视错觉减速标线的应用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实车试验的方法对设置纵向减速标线的鹅公岩匝道路段和未设置标线的匝道路段的交通流量、区间速度、驾驶员瞳孔指标和轨迹横向偏移量等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再结合鹅公岩大桥的道路线形等数据,分析试验路段的交通流特性、驾驶员生理行为指标和轨迹规律,得到在鹅公岩匝道路段设置纵向视错觉减速标线后对驾驶行为及交通流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匝道路段设置纵向减速标线可以使区间速度的均值降低8.48%,大部分车辆轨迹偏移量一般为0.5~1 m,小于对比路段的1~1.5 m;利用聚类分析结合车辆结构和道路线形,将驾驶员前方视野平面划分为左前方、右前方、左远前方、右远前方、近前方和远前方6个区域。  相似文献   

13.
公路弯道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尤其是在冰雪环境下,车辆事故数是非冰雪天气环境下的14倍。在死亡交通事故致因中,车辆超速和速度不当约占1/3,因此合理控制速度是保障公路弯道处行车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驾驶员的操作行为主要由获取的视觉信息决定,视觉是驾驶员重要的速度感知源。为了减少冰雪天气环境下公路弯道处的事故发生率,从驾驶员视觉信息角度出发,通过视错觉减速标线的合理设置,提高驾驶员的速度感知能力,达到控速的目的。基于视错觉减速标线作用机理和恒定闪现频率,对标线的颜色、宽度、形状3个设计参数进行正交组合,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参数组合方案。采用3ds Max建立仿真试验环境,将驾驶员感知加速率作为指标对不同组合标线的减速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冰雪弯道施划减速标线可使驾驶员产生感知车速偏高的错觉,且纵向宽度为0.1 m的绿色梳齿形减速标线具有相对较好的减速效果;在显著水平α=0.01的条件下,减速标线的颜色、宽度及形状对驾驶员的车速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颜色因子形状因子宽度因子。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公路交通技术》2022,38(2):151-155,162
结合广州市环市东路品质提升项目,对内嵌式预成型标线带应用的综合成本、施工效率、环保及职业健康、耐久性等方面与涂料型标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内嵌式预成型标线带缩短了因路面施工而导致的交通拥堵,综合效益成本更低;2)初始反光亮度高,提高了夜间驾驶者的可视距离,提升了夜间行车安全;3)施工过程中无VOC排放,减少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城市地下互通左出匝道分流区减速车道长度的合理区间,研究减速车道长度与主线、匝道的交通量和设计速度的交互作用对左出分流区交通冲突的影响,该文以武汉市两湖隧道工程地下互通立交为例,开展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试验,并提取冲突率(RCR)和碰撞暴露时间(TTE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减速车道长度增加,分流区冲突率减小而TTET增大;(2)随着主线交通量或匝道交通量的增大,分流区冲突率未呈现显著变化,而TTET有不同程度的增大;(3)随着主线设计速度的增大或匝道设计速度的减小,分流区冲突率和TTET均呈现增大的趋势;(4)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减速车道长度是引起冲突率和TTET变化的关键原因,且综合来看地下互通立交左出匝道分流区减速车道长度的一般合理区间应设置为120~170 m,考虑工程经济性最大长度宜控制在195 m以内。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道路错觉相关研究,并提出对光线错觉的理论补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光线可能导致道路错觉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立体标线来解决道路错觉问题,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减速的有效方法.并对三维立体标线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实际工程的参数;再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三维立体标线的减速效果,得出正向设置减速34%,反向设置减速27%的结论.通过展望表明了三维立体标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超速行驶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提出点车速和线车速的研究理念,分析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减速标志标线和减速带的减速机理及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驾驶员心理效应提出控速措施,最后对减速带横断面轮廓曲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研究,可为道路设计和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与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车速控制措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性和适应性2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并根据实际道路上的车载实验数据,分析了限速标志、振动减速标线、减速丘这3种典型车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车速控制措施的实时速度曲线均为"不完全对称V形",瞬时心率曲线随时间而下降;有效性方面,减速丘的减速效果最明显,限速标志最弱,但其作用时间最长,对驶出速度影响最大,振动减速标线对驶出速度的影响最小;适应性方面,限速标志对驾驶人造成的紧张感和不舒适感最弱,减速丘最强。  相似文献   

19.
对保腾高速公路创新设计的道路雾区标志、半月状车距确认标线、道路能见度标志三类引导设施的应用背景、设计要求、综合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国内外山区公路雨雾气候条件下系统性引导尚不成熟;新型道路雾区标志、半月状车距确认标线、道路能见度标志可以综合协同发挥引导效果,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8,(11)
为构建城镇出入口道路切实有效的车辆减速设计方案,缓解城镇出入口道路各种交通问题,分析了欧美国家基于交通稳静化理念减速技术的特点和设计要点,将其中几项技术应用于我国城镇出入口道路的减速段设计,并通过驾驶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案的减速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类"稳静"型的减速设计,不仅能有效控制车辆进城前的运行车速,还能让车辆减速过程变得均匀、平顺,对改善城镇出入口道路的交通安全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