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道路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的城市道路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P89LPC952单片机作为各路口控制器,通过RS-485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I2C总线接收由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实时车流量信号.上位机根据实时车流量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优化的信号配时方案,传送给各路口控制器,控制各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实现各路口通行、禁行时间的倒计时显示.各路口控制器可工作在单机控制和通信控制2种模式下,既可根据上位机指令进行路口控制,又可独立控制路口,实现区域内多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顺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提高车辆在城市路口的通行效率,本文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车辆实时延迟时间最小、城市路口通行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智慧城市路口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以多属性决策算法得到最优配时方案,并通过更新信号灯参数,实现了信号灯的动态优化。通过SUMO交通仿真平台搭建了城市路口仿真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经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城市路口配时,路口的通行性能显著提升,平均通行能力提升约3.69%,平均车辆延迟时间降低约21.35%。  相似文献   

3.
基于CA方法的交通流数值模拟及信号灯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陈建桥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6):122-127,135
采用细胞自动机方法(Cellular Automata:CA)模拟含4个路口的城市道路交通流状态,并通过离散方程描述车辆的运动过程.研究了信号灯控制策略(同步定时控制及感应控制)对交通流状态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信号灯对交通流的影响与道路中车辆密度有关,同时,感应控制参数的选取存在一合理的取值范围,可优化交通流通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路网的城域多路口交通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路网抽象出道路连接特点,考虑每个路口及其相邻路口的车流情况,提出一种多路口的模糊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模糊规划库实时地控制要的绿信比,协调和平衡各路口之间的车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案可达到减少全局等候车辆总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性规划的干线模糊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干线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采用递阶结构将传统的控制方法与模糊控制结合在一起对交通干线进行实时协调控制。由上层的中央协调单元通过传统的线性规划对交通中的确定性因素进行建模,得到干线控制所需要的信号周期、各个路口之间的相位差和绿信比等参数作为初步配时方案;然后针对交通问题中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模糊控制对得到的初步方案进行补偿,主要通过模糊逻辑对相位差进行调整,并最终由路口信号机根据路口的实际情况对绿信比进行调节,使整个干线控制得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能更有效地提高干线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平交路口在一般道路上就像串起的冰糖葫芦,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由于各条相交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在此交汇.造成平交路口上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之间相互干扰.极易出现交通阻滞、行车速度降低、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的隘路。从近年来交通事故发生的路段来看.平交路口也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有的平交路口甚至还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死亡路口”。因此.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延误模型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法是根据检测器得到的实时交通流数据,以区域范围内交通的总延误最小为目标,搜索一组最佳的组合参数,从而获得信号的控制参数——绿信比、周期和相位差。它不仅兼顾了各路口的车辆延误,而且还考虑了路口之间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延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区域交通控制中的车辆总延误。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道路主干线路口增设左转信号灯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主干线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中增设一个左转向指标信号灯,实现路口过往车辆无交叉行驶,可改善路口的交通环境,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道路交叉口通行延误问题,基于智能网联环境下的行车定位和轨迹共享技术提出无信号交叉口交通自组织方法,旨在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行车轨迹以及车速等信息实时计算进入交叉口车辆间的冲突时间差,使得各个方向车流互相预知对方驾驶行为,以实现车辆自组织穿插通过交叉口,以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实验选择重庆市南岸区白鹤路与桃源路双向四车道典型交叉口为研究案例,根据调查数据和Vissim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所提出的交叉口交通自组织方法比现有信号控制交通组织方式通行时间平均减少了6.39 s,平均通行效率提高了43.6%。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交通路口排队长度检测方法,该系统以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作为数据检测来源,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了一种互联感知的分布式检测系统.系统以多检测节点协同工作的模式,由点到面,实现排队长度等深度路交通流信息获取,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路网交通流数据.系统基于交通流特性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及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实现交通路口各方向排队长度检测.可实现红灯期间实时排队长度检测及绿灯放行期间队首位置判别及实时排队长度检测.通过绿信比优化,均衡各相位绿灯时间的分配,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单交叉路口信号的动态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固定相序的单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控制,提出基于车流量预测动态调整相位最大绿灯时间的模糊控制系统结构。以车辆平均延误时间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当前相、后继相的车辆排队长度,以此决定绿时分配。对上述控制器进行4相位交叉口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有效地进行单路口多相位的闭环控制,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定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路口感应控制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路口交通流秩序,从而提高路口通行能力,这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感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检测器布设原则的基础上,总结了路口感应控制的常用实现方式及事件检测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交通流的优化模型是城市交通控制和管理问题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合理的道路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平均速度,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本文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用于城市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中,通过灵活的agent自主控制算法和Multi-agent协商策略,构造交通流的优化模型,从而解决车辆阻塞和交通疏导问题。这种新的优化模型和相应控制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路口的车辆阻塞问题,提高交通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干线公路主要提供机动性功能,承担着较多交通负荷,通过提高干线公路路口的协调控制能力,可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和停车次数,对改善相关路网的交通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江苏太浏干线公路太仓段交通压力陡增,为改善路况质量,方便市民出行,太仓市交通部门对S339省道太仓段进行养护改建.交通部门在该路段5个交叉口试点引进了绿通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该控制器内置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采用代理控制技术,可实现多种网络通信方式,通过设置在路口的摄像机,获取实时车辆排队长度,按照主路优先通行的原则,自适应实现交通信号灯切换.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控制设备与原有控制设备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干线公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小了排队长度和停车延误,提高了道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单点交叉口鲁棒优化信号配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消除单点信号控制不适应交通流波动的缺陷,提高信号控制的稳定性,建立了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平均延误时间最短,通行能力最大,以及鲁棒性最好即流量波动时车辆延误标准差最小为目标,以有效绿灯时间、总时长、各方向最大滞留车辆数为约束条件,对定时信号配时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该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逐步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智能网联车辆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进行智能网联车辆的通行行为优化,对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行车效率,避免事故发生和交通拥堵至关重要。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将受到很多环境及运动因素的影响,而现有的通行优化模型难以准确表达各类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行驶环境。为此,基于风险场理论建立由环境场和运动场组成的信号交叉口行车风险场,表征信号交叉口中每点的实时行车风险程度,从而引导车辆驶向风险值低点,并提供下一步长的位移及速度指引,实现车辆的动态轨迹优化及速度控制。典型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优化模型的控制下单车的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其中直行方向车辆单车平均通行效率提升最高,平均提升6.35%,通过对交叉口面积内所有车辆进行通行行为优化,交叉口通行效率提升了9.3%,这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准确表达交叉口行车环境并优化车辆通行行为。研究结论可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交叉口通行控制,并为网联环境下的行车环境表达和安全驾驶控制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特殊车辆的优先通行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相关控制措施存在实施难度较大、道路空间利用率低和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智能网联汽车(CAVs)技术特点,提出考虑特殊车辆优先通行的CAVs专用车道控制方法,按应急车辆、一般优先级车辆和CAVs的优先通行顺序设计车辆通行规则。通过预测特殊车辆到达下游交叉口时的路口排队长度,建立“满足不同优先级特殊车辆通行需求”的动态清空距离模型,其中应急车辆以速度损失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一般优先级车辆以均衡车辆通行需求为优化目标。针对CAVs在专用道上可能成为其他车辆通行障碍的情况,考虑换道安全和不同换道动机,设计CAVs进入和离开专用道的规则,建立换道决策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不同优先级车辆的专用车道通行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控制效果予以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不考虑特殊车辆优先通行的控制方法相比,虽然该方法的车均出行时间和人均出行时间分别增加了3.9%和2.8%,但特殊车辆的车均延误时间减少了59.6%以上;与IBL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车均出行时间和人均出行时间分别减少16.7%和14.6%,特殊车辆的车均延误时间减少13.5%,专用车道利用率提高36.3%以上,并且在CAVs渗透率大于0.4时获得最佳控制效果。该控制方法在特殊车辆优先通行方面,减少了单一控制策略的局限性,为交通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较大的缘石半径有利于提高路口转弯车辆的车速,但同时使得交叉口范围扩大,车辆在交叉口的清空时间延长,从而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该文通过对典型交叉口的清空时间分析证明,交叉口缘石半径越小,交叉口通行能力越大,最小缘石半径就是最合理的缘石半径。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无锡市蠡湖大道-周新路路口为例,介绍可变车道在信号交叉口的应用方法,包含可变车道检测器的布置、信号灯控制机理,以及交通安全配套设施的设置等,最后通过饱和度指标评价可变车道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实施可变车道能够合理分配道路资源、缓解路口通行压力、减小车辆排队长度,对于潮汐车流明显的城市,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交叉路口是车流,人流汇集,转向和通过地点,是道路的咽喉。改善交叉路口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加行车安全性和减少阻滞的关键。改善交叉路口的措施有:改善相北道路线型,拓宽交叉路口,渠化交通组织,健全交通控制,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设置行人天桥,立交等。可供参考。 改善道路交叉口的方法,国内外经验表明,只要抓住消除平交路口的行人与车辆,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点和提高路口通行力着手,采取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