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张拉力和伸长量计算方法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张拉前,为了给预应力腱(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丝绳、预应力钢筋的合称)施加正确的张拉力,估计预应力损失(包括摩擦、管道局部偏摆、锚具回缩等)和伸长量的计算作为复核锚具的油表压力的双控手段,承包商工程师或安装人员需要提供计算书给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审查,其中张拉力即油表压力和预期伸长量是张拉的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采用拉脱法检测预应力钢绞线受力时, 张拉力荷载测试曲线突变段和夹片咬合力的关系, 在夹片脱开时, 采用电阻式压力传感器高频采集技术测试了预应力混凝土梁锚具下方和锚具外侧钢绞线的受力, 共测试了20个样本; 设计了夹片咬合力测试方案, 共测试了326个样本, 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建立了考虑张拉力的夹片咬合力计算公式; 通过37个样本的验证性测试, 研究了咬合力修正结果的测试精度; 在实际工程中检测了257个样本, 并将实测结果与提出的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当钢绞线伸长超过4.5 mm时, 夹片会脱离原有咬痕, 而实际测试中夹片脱开时会及时停止张拉, 因此, 拉脱法测试不会改变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 不会影响工程质量; 夹片安装时, 若夹片与锚杯锥孔不完全贴合, 会使夹片在横向产生较大的弹性挤压力, 形成附加摩擦力, 该摩擦力需要在夹片退出至与锚杯分开时才能完全消失, 此时锚外张拉力变化不明显, 因此, 拉脱法测试所得张拉力曲线中峰值拉力后的下降段斜率存在离散性, 与夹片安装精度有关; 拉脱法测试中夹片与锚杯的咬合力由锚下和锚外瞬态内力重分布累加组成, 提出的夹片咬合力计算公式能剔除由夹片与锚杯间咬合力产生的测试误差, 可使测试精度提高6.78%;实际工程现场实测夹片咬合力大于拉脱法测试所得张拉力曲线突变段, 因此, 采用拉脱法检测预应力钢绞线时, 锚下有效预应力为拉脱法测试所得张拉力曲线峰值与咬合力的差值。   相似文献   

3.
在大型多跨连续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是最为重要的分项工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某大跨度连续梁工程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较大,超出规范设定的±6%的允许范围要求。分析查找原因,进行了现场孔道摩阻试验,发现锚具锚圈口和锚下垫板口预应力损失大,且变化范围也很大,张拉力损失率平均约为10%。经过分析及认真的核算,为了保证连续梁的工程质量,确定对已经张拉的钢绞线采取补拉的措施,并启用备用束张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跨线桥跨径为20+2×25+20m跨径,该桥梁的下部结构采取柱式桥墩、∪型台,上部结构采取预应力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基础采取明挖扩大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100%时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0d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和压浆工作。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制,两端同时张拉。为了有效地确保张拉施工质量,本工程队预应力张拉采取的程序为:0→0.1σcon(初应力)→1.0σcon→持荷2min锚固。  相似文献   

5.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跨线桥跨径为20+2*25+20m跨径,该桥梁的下部结构采取柱式桥墩、∪型台,上部结构采取预应力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基础采取明挖扩大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的100%时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0d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和压浆工作。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制,两端同时张拉。为了有效地确保张拉施工质量,本工程对预应力张拉采取的程序为:0→0.1σcon(初应力)→1.0σcon→持荷2min锚固。  相似文献   

6.
介绍现浇曲线箱梁预应力钢绞线施工工艺过程。阐述6^#-9^#跨(26m 36m 26m)曲线箱梁钢绞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固定端P型锚具制作,孔道预留,张拉,压浆几个环节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因此,在预应力张拉前,需对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在贵刊第10卷第5期上,看到古兰玉工程师所写《孔道线形复杂预应力损失及力筋伸长量的试验研究》,拜读之后认为:在施工实践中遇到预应力长束在穿过多个反向S弯的孔道中摩阻力过大致使预应力筋伸长减小,无法满足规范规定的伸长量,采取在施工现场做相应试验,得出符合实际的摩阻值,并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可,改变张拉控制力使得预应力束压到预应力混凝土梁体的实际预压力更加接近设计的预压力数值,解决了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应该说是可行的,效果也是较好的,这个成效是肯定的。针对预应力长束问题,我提一些个人看法。按照我国规范的规定和相关文献,多个反向S弯孔道的长束都要降低预应力束的效果,使实际压到混凝土梁体上的预应力相应要降低,从而预加应力值大  相似文献   

9.
前言 混凝土质量问题对于路桥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许多质量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预防和及时处理.作为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后张法是对于构件进行制作.并且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通过留有一定的孔道.使得混凝土强度在满足相关标准的时候,通过预应力筋的穿八增加预应力.最后再进行孔道灌浆.混凝土构建由于锚具传递的张拉力而具有预压力,台座在后张法中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通过分块制作大型构件.在现场进行拼接,通过预应力筋使其连成整体.  相似文献   

10.
工程概况 某桥梁结构形式为变高度连续箱梁,单箱单室截面,其中截面中心处梁高3.83~6.4m,箱梁顶板全宽12.2m,箱梁采用斜腹板型式,截面中心箱梁顶板厚42cm,底板厚45~80cm,腹板厚45~80cm,于支承处箱梁顶、底、腹板局部加厚。全桥共设5道横膈板,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中跨跨中截面。结合本桥梁箱梁采取预应力张拉工艺,从工程实践情况表明,纵向钢绞线的张拉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在梁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即可进行张拉,横向张拉在挂篮前移就位后进行,竖向粗钢筋的张拉待纵向、横向张拉完成后进行。但纵向与竖向张拉梁段数之差不得大于3节,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千斤顶、油表进行检测。张拉采用“双控”法进行,即根据“0→10%σk(初张拉)→105%σk(超张拉)→σk”来控制张拉力,以伸长值来校核。对于张拉完成后采取压浆施工也是一个重点环节,现将针对主梁预应力施工中的张拉以及压浆环节来进行深入探讨,为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路桥梁施工中若干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很多,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裂缝病害也不断增多。针对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砼早期强度、预留孔道质量,超长柬张拉工艺、扁锚的应用、夹片式锚具的尺寸和夹片长度对锚具质量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对施工中发生的若干预应力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尤其在桥梁建设领域中应用更为广泛。在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理论伸长值计算是一个必须的步骤。预应力的施加是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张拉应力的校核,即采用双控法控制。通过预应力筋的实测伸长反映预应力值的大小。伸长值的应用在预应力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6):127-128
针对预应力桥梁施工技术,首先阐述了技术应用现状与优势,同时提出张拉力过大、钢筋管道堵塞、收缩较大、张拉力控制等常见问题,明确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的具体应用,包括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碳纤维片、受弯构件及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以此得出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领域的全面应用,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实现预期施工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高压油泵和液压拉伸机(千斤顶)配套机组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予加应力的设备。用它先将力筋(钢筋)拉长,再在其周围浇筑砼,让力筋与砼结合在一起,待砼经养生、硬化,达到一定强度后,才放松拉伸机(或者切断力筋(钢筋))。力筋是弹性体,欲回缩,但它被砼握裹着,不让其回缩,于是形成了砼受压,力筋受拉的状态。这就称之“先张法”。另一种就是“后张拉法”,顾名思义,就是待结构砼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将拉伸机支承在砼结构物的端面上,开始张拉力筋,利用张拉力反向作用,使砼结构受压,通过锚具将伸长了的力筋(钢筋)固定在砼结构的端面上,然后拆除张拉机,让这种予应力(使砼受压)状态保持下来。无论“先张法”,还是“后张法”,都是基于力筋采用钢材料(钢丝、钢绞线、粗钢筋),是弹性物质,服从虎克定律,当其弹性模量E一定时,其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关系,即σ=ε/E关系式成立。所以张拉力(σ)大,伸长量(ε)也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曲潭大桥7孔20m跨预应力空心板简支梁桥基本情况及采用的锚具、钢绞线和张拉机具,计算了施工前张拉应力及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并阐述了施工预应力 的控制方法、张拉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管道压浆等过程。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应用及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张拉施工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是保证桥梁质量、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而传统的张拉技术受到监测手段的限制,无法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在同等条件下制作2片T梁以及在三角岩连续刚构大桥的节段预应力张拉施工中采集的50组数据,从伸长量、张拉力及预拱度三方面对传统人工张拉技术与智能张拉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智能张拉技术在现场施工中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钢筋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的过程及施工操作的注意事项,预应力张拉是预制梁的主要环节,为了保证张拉后预制梁有足够的起拱高度,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误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并采用双控原则,还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结合拱式连续梁桥预应力张拉施工,介绍了预应力钢绞线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前期准备、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和伸长量的基本计算原理、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通过现场张拉记录,控制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并对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以后类似预应力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预应力张拉及程序、预应力松驰损失控制、预应力校核和伸长值测定等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