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重型载重汽车保险杠开展低速碰撞安全性研究.利用Hypermesh建立有限元模型,再用LS-DYNA显式动力分析有限元软件求解分析.分别建立重型汽车保险杠系统与刚性墙低速正碰,与摆锤偏碰2种工况,得到保险杠的变形、加速度等参数,分析了某重型汽车保险杠的低速碰撞性能.根据碰撞能量相等原理进行了保险杠与刚性墙正面碰撞的台车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型汽车保险杠在低速碰撞时变形较小,对前围部件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保险费用,要求车辆的主要结构在低速碰撞过程中不会产生永久性破坏。因此,文章基于RCAR试验标准,建立了某车型的低速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该车型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前保险杠的吸能盒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系统试验与整车试验,验证了设计结构的有效性,为相关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轿车保险杠横梁的碰撞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产某轿车保险杠横梁的正面碰撞仿真计算,对保险杠结构进行了修改,对比了前后两种结构保险杠的性能,为保险杠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对深入研究汽车正面碰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边楠  于航 《上海汽车》2023,(7):53-58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需要兼具行人保护、造型以及轻量化等优点,所以汽车保险杠大多数是由塑料制成的,称为塑料保险杠。塑料保险杠在事故中极易受损,在前期开发阶段如果能够针对低速碰撞工况对保险杠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损伤风险或者减少损伤范围,则可以大大降低发生低速事故的维修费用,提升用户满意度。文章利用PAM-CRASH系统对保险杠在低速碰撞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建模和碰撞模拟,设计高低温摆锤工况模拟低速碰撞工况,并在台车试验中验证仿真结果,为前期汽车保险杠结构的开发设计提供前瞻性的优化建议,降低维修成本,提升客户价值。  相似文献   

5.
汽车低速正面碰撞过程中,保险杠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依据国家强制性法规,利用ansvs/dvna软件对某保险杠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后的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保险杠的碰撞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汽车正面碰撞时撞击力的传递路径、变形吸能及主要的车身评价指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无乘员的汽车正面碰撞。采用HyperMesh前处理软件,建立了某款车的整车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了100%正面碰撞仿真;运用后处理程序LS-PREPOST定量分析了计算数据,得出了车辆保险杠、前纵梁等正面碰撞主要部件的吸能能力、部件连接处的稳固性以及乘员舱的完整性方面需要改进,通过采用非凸截面多胞管梁及增加焊点等方法对局部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再次仿真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柳柽 《汽车杂志》2008,(1):146-149
其实,保险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保护车辆在低速碰撞中不受损伤,合理的保险杠设计对于保护行人在碰撞中的安全也十分重要,之前我们已经谈过保险杠对汽车本身的保护,这期我们便顺理成章地谈谈对行人安全的保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柳柽 《汽车杂志》2007,(10):138-141
汽车保险杠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部件了,它的作用是在碰撞时帮助吸收和缓冲来自外界的冲击力。降低对车辆和行人的伤害程度,同时在低速碰撞中尽量保护车头和车尾不受到损伤。然而,IIHS今年新的针对汽车保险杠的测试却显示,原来我们的保险杠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保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FFS法应用于汽车保险杠碰撞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一般CAE分析技术判别汽车保险杠碰撞吸收能量性能精度较低的问题,首先通过某轿车前保险杠结构低速碰撞法规试验对其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之后采用快速精细仿真分析方法对上述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快速精细仿真分析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汽车保险杠碰撞CAE仿真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汽车低速碰撞中对各种零部件的损伤,降低维修和保险费用,在产品开发阶段应控制汽车前部关键部件设计结构。文章介绍了欧盟RCAR标准中低速保险杠碰撞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手段,从汽车安全性和可维修性方面对前后保险杠、防撞梁和吸能盒等主要吸能部件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出了8点建议。合理的车体前部结构设计有利于各方面安全性能的满足,希望我国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低速碰撞法规,用以指导新车型前部结构的设计研发。  相似文献   

11.
吸能保险杠系统在汽车低速碰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列举了现今汽车吸能保险杠的类型,分别说明了各类型保险杠的结构、工作原理、对汽车和行人的保护作用及在汽车上的应用状况,探讨了未来保险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方法的思考.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车辆结构改进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某型保险杠横梁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显示有限元法,再现了保险杠横梁正面低速碰撞变形过程。针对横梁结构抗弯性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横梁截面形状改进方案,并进行模拟试验验证,选取了最优改进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保险杠横梁侵入位移,改良保险杠横梁碰撞特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轻型载重汽车正面碰撞时安全性差的特点,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某轻型载重汽车的保险杠进行了正面刚性墙碰撞模拟分析,找出其耐撞性不足之处,并对原结构进行修改,该方案具有改动小,成本低,质量增加少的特点。数值计算表明,在整车前部长度不增加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结构有效地改善了保险杠吸收撞击能量的效果,对提高轻型载重汽车碰撞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前后部的防护装置.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可以降低对车辆和其它部件的损坏程度,从而降低车辆在碰撞发生后的维修成本。但IIHS的测试显示.大部分小型车和微型车配备的保险杠没有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而在所有汽车事故当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以上。汽车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减少碰撞时对人员的伤害?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制定日趋严格的碰撞试验方法和标准。相信大多数的读者都没有见过车辆的碰撞试验,对国内目前乘用车所做的碰撞试验种类以及试验方法也缺乏了解。为了能让大家全面、细致、直观地了解关于乘用车碰撞试验方面的知识,笔者深入碰撞试验的第一线,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碰撞实验室同事的帮助下,将目前国内所做的所有乘用车碰撞试验总结整理出来,与大家共赏。“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是目前国内在汽车碰撞方面惟一强制实施的标准,所有车辆都必须通过此项试验。自2006年7月1日开始又有两项碰撞标准将实施,分别是:“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另外,还有一项推荐性标准是“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3、5年后很可能也会被纳入国标当中。除此之外,还有四项碰撞试验偶尔也会做,不过都是厂方的行为,主要是作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匹配试验和车辆研发阶段的性能试验。对于以上八项碰撞试验,本文都将从国内外情况、试验方法和考核指标三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大约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在我国。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交通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也在大幅上升。因此,汽车碰撞安全性已成为汽车设计和修理时的主要课题。汽车碰撞通常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面碰撞,还有滚翻和撞行人等情况。在交通事故中,发生不同形式碰撞的比例和人员死亡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正面、偏侧面碰撞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轻型货车前部吸能区短、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效果差的特点,提出了改进货车车架和保险杠之间缓冲吸能区的方案.通过分析改进前与改进后各测试点X向位移、整车加速度及保险杠系统能量变化情况表明,在整车前部长度不增加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结构有效降低了正面碰撞中的加速度,改善了吸能效果,对提高轻型货车碰撞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2.侧面碰撞承载式车身侧面抵抗碰撞的能力相对薄弱。为此,车身前、后下部横梁,一般比较坚固,形状平直,不会设计吸能区。前、后保险杠骨架,采用了高强度钢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有足够的强度。这样,当车辆受到侧向撞击时,以便将碰撞力通过横  相似文献   

20.
轻型载重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及结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轻型载重汽车前部吸能区短,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效果差的特点,在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其进行正面碰撞模拟仿真,分析其安全性能,找出结构设计不足之处。在不改变主要结构的原则下,通过改进保险杠缓冲吸能柱的结构形式,有效地改善了汽车保险杠缓冲吸能区的吸能能力,为提高轻型载重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