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20的9个粗集料级配进行粗集料间隙率试验,结果表明,级配与粗集料间隙率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不同测试方法测值差异明显,且不同方法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际运用中可根据需要选取.  相似文献   

2.
SMA骨架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观点认为,粗集料的干插捣间隙率VDRC大于压实混合料中粗集料间隙率VMix是SMA骨架结构形成的标准,但是VDRC与VMix在压实方法、测量精度、换算密度指标等方面存在系统误差,导致VDRC在多数情况下都大于VMix,失去了优选级配的作用。试验及结果分析表明,用体积法测量的毛体积密度换算的VMix较合理,用VMix随细集料增加的突变点判定骨架形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矿料间隙率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了各种混合料组成参数时矿料间隙率的大小,提出了通过控制矿料间隙率来进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的方法,并通过马歇尔实验和车辙实验来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4.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级配设计一般凭经验和参考试验参数来保证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孔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的间隙率等。对于LASM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设计;国内目前无系统的理论并及技术规范可循,该混合料的独具特点对解决曰益严重的抗车辙问题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了各种混合料组成参数时矿料间隙率的大小.提出了通过控制矿料间隙率来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通过马歇尔实验和车辙实验来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体工程LSMA-13混合料的设计,介绍了该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通过绘制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DRC、VCAmix与4.75mm筛孔通过率变化曲线确定粗集料用量的方法,能够为同类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施工过程中对下面层Superpave25、中面层Superpave20两种类型的混合料现场取样,在实验室使用旋转压实成型试件测得试件体积指标,通过抽提试验分析级配与生产配合比的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矿料间隙率(VMA)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回归公式的正确性。影响下面层VMA的4个主要因素为筛孔0.15 mm通过率、筛孔0.6 mm通过率、筛孔0.075 mm通过率、筛孔4.75 mm通过率;影响中面层VMA的4个主要因素为筛孔0.6 mm通过率、筛孔1.18 mm通过率、筛孔0.15 mm通过率、筛孔19 mm通过率。  相似文献   

8.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的级配组成 ,笔者采用配方均匀设计方法对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VCA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粗集料的合理配比组成 ;利用沥青裹覆集料试验确定了最小沥青用量 ,用体积法和填充理论对细集料和矿粉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并对设计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给予了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 :文中设计的SMA级配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技术性能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限制区对Superpave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由实际设计过程的分析和室内试验可知,走限制区上方、穿过限制区和走限制区下方级配并不一定影响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设计沥青用量主要取决于矿料间隙率的最低要求.3种级配的不同对旋转压实和马歇尔击实体积指标的差别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对3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穿过限制区的级配比避开限制区的级配有同样或更好的性能,当不使用天然砂且原材料指标和混合料体积指标都满足要求时,可以取消限制区的要求,这为利用难以压实的集料生产Superpave混合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为了正确计算矿料间隙率VMA,对影响其计算大小的单因素(计算公式、采用密度和成型方式)进行了组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细集料密度对其影响最大达到57%,成型方法对其影响居其次达到33%,计算公式对其影响最小达到10%。对于采用我国目前规范推荐的计算VMA方案,建议应适当增大VMA标准以达到控制与优化级配和路用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