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摩托车技术论坛"于11月15日在重庆圆满落幕。中国是世界摩托车第一产销大国,中国摩托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摩托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摩托车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节能、环保、安全"的摩托车是未来中国先进摩托车的发展方向,也是本届摩托车技术论坛的主题。在本届论坛中,来自中国摩托车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摩托车与客车的两种境遇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东南亚各国市场,日本品牌摩托车与中国品牌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价格大战,日本高价摩托车几乎要被中国低价摩托车挤出市场,然而,这两年日本品牌摩托车又卷土重来,牢牢占据了其高端市场。论销售数量中国领先,论销售额日本遥遥领先。中国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与相比,在质量、技术上差距不大,但日本摩托车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所以中国摩托车靠低价竞争策略尽管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撼动日本摩托车世界名牌地位。由于中国摩托车靠低价促销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低质低价不良印象,所以,日本摩托车借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摩托车销售是一个规模不小的行业,中国摩托车市场上混杂着各色人等,中国人卖摩托车也会各种各样的手段,这里是人声鼎沸的江湖,形形色色,五彩斑斓。所以,摩托车在中国的销售,又很有中国特色。但是,中国摩托车营销好还是坏,  相似文献   

4.
刘云 《商用汽车》2007,(1):42-43
日本摩托车的卷土重来与日本客车的一落千丈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东南亚各国市场,日本摩托车与中国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价格大战,日本高价摩托车几乎要被中国低价摩托车挤出市场;然而,这2年日本摩托车又卷土重来,牢牢占据着高端摩托车市场.日本摩托车单价在1 000美元以上,中国摩托车大都在500美元以下,最便宜的仅两三百美元,每辆摩托车利润不足50美元.论销售量中国领先,论销售额日本则遥遥领先.其实中国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相比,在质量、技术上差距不大,但日本摩托车是世界名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因此,尽管中国摩托车靠低价竞争策略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能撼动日本摩托车世界名牌的地位,而且低价促销还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中国摩托车"低质、低价"的不良印象,日本摩托车借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5.
王学峰 《摩托车》2009,(5):32-35
在中国,提起弯梁摩托车人们就会想到大阳,大阳作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是中国弯梁摩托车的领跑者,是中国弯梁摩托车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12月18—19日,由中国摩托车商会和《摩托车技术》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摩托车技术发展国际论坛暨2017中国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研讨会",在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成功召开。该研讨会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也是目前中国摩托车行业最高层次和水平的技术交流会。共有来自环保部,四大国家级摩托车检测机构,主流摩托车整车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06,(6):61-62
宗申摩托车队八年赛车运动生涯,成就了中国摩托车赛车运动。八年的赛车经历,宗申摩托车队将中国摩托车赛车运动推向了世界前沿,赢得了全世界车迷的瞩目和尊重,宗申更成为中国摩托车赛车技术研发、论证、改进、应用的最大赢家,宗申成为中国摩托车赛车技术民用化的典范。宗申进入  相似文献   

8.
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我是摩托车行业队伍中的一名老兵,很高兴并衷心祝贺"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暨《中国摩托40年报告》首发仪式"在重庆隆重举行。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这40年是光辉的40年,是中国摩托车人以不屈精神拼搏的40年,又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取得累累硕果的40年。我们摩托车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40年。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既是中国摩托车工业精英们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盛会,又是中国摩托车工业步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是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提到弯梁摩托车人们就会想到大阳, 这不仅仅是大阳DY100弯梁摩托车作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鼻祖, 为中国摩迷带来的全新体验, 更是因为大阳弯梁始终是中国弯梁摩托车的领跑者, 是中国弯梁摩托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申车队在燃油车运动领域里征战了12年,历经了无数国际国内大小战役。从国内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到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再到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亚洲杯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直至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WSBK)和世界摩托车大奖赛(MotoGP),都烙下了中国宗申车队深深的足印。他们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其中最骄傲的是摘取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的年度总冠军,创造了中国车队在世界摩托车运动中最好战绩。2011年,中国宗申车队转变新思路、新观念,迈向新能源运动领域,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以下简称为"中国摩博会"),创办于2002年,属中国摩托车行业国家级博览会范畴。在去年的第十届中国摩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后,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2012年10月18~21日于山城重庆举行,以求集中展现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国外摩托车行业之近况。  相似文献   

12.
就中国摩托车产业历史而言,湖北是中国最早、最成熟的摩托车消费市场之一。不管从摩托车生产还是消费角度,湖北对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记者在湖北摩托车市场采访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了湖北摩托车市场培育出的成熟、理性的消费模式和巨大的潜力。单从摩托车产业角度,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山城,欢迎大家回到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发源地——重庆。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40年,这是一个特别值得记住的年月,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月。今天,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摩信网策划并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天津国家摩托车  相似文献   

14.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09,(11):54-56
江门,一个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历程中曾经,也将继续谱写华章的摩托车工业重镇,它海纳百川的气概孕育了一个完整的摩托车产业链,并形成了以大长江为龙头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它用激情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中国摩托车文化前行。没有了摩托车,江门的声名或许将大打折扣;没有江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历史也将改写。而今,江门与摩托车已经互为依存,不可割裂,而中国(江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恰是此种关系的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技术》2005,(4):23-23
由于2004年下半年老挝政府对摩托车进口政策 有所放松,2004年全年约进口中国摩托车2.5万辆。 据预计,2005年老挝进口中国摩托车可望突破5万 辆。2000年以前,老挝摩托车市场主要进口泰国生 产的本田125 mL、铃木110 mL摩托车整车及散件,本 田摩托车平均售价为2000美元/辆,铃木摩托车的平 均售价1600美元/辆。2000年以后,中国摩托车由于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10,(8):100-101
《摩托车》杂志:您从事摩托车行业的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在中国工作也有四五年了,请问您怎样评价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和中国的摩托车市场?尾形淳史:我在1996~1998年期间开始着手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相关工作。从行业情况来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市场,现有100多家整车企业。随着技术的日益革新,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的一次历史性盛会!这是引领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走向世界的一次高峰对话!4月18日,开创行业先河、引领时代步伐的"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发展(偃师)高峰论坛"在河南省洛阳偃师市胜利召开。此次高峰论坛由中国摩托车商会、偃师市人民政府主办,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承办,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相关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权威嘉宾集结畅谈行业发展大势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王敏,偃师市市委书记刘尚进,偃师市市长宋义林,中国嘉陵集团董事长洪耕,力帆集团总裁尚游,广州大运摩托车集团董事长远勤山,宗申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马尔蒂尼 《摩托车》2012,(3):128-128
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以下简称为"中国摩博会"),创办于2002年,属中国摩托车行业国家级博览会范畴。在去年的第十届中国摩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后,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2012年10月18~21日于山城重庆举行,以求集中展现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国外摩托车行业之近况。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1月7日,中国摩托车行业开年以来的首场盛会——"2019中国摩托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在摩托之都重庆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国内摩托车行业最具权威、专业、影响力的媒体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与摩信网联袂主办,并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国家(天津)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西安)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技术》2010,(10):45-45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之列。但是相比国外摩托车企业,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品牌和产品整体形象、产品附加值、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