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运管理》2012,34(7):15-15
有全球海运界"达沃斯"之称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2"将于9月19—21日在厦门召开。届时,全球航运产业链利益相关方将汇聚一堂,就当下航运市场困局把脉问计,共商良策。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复苏缓慢、市场运力增长过快、燃油成本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2012年航运业艰难前行;而诸如低价竞争、投机炒作、盲目扩张运力等无序发展的种种行为正不断加剧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制约行业调整与变革的步伐,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营商环境,如何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复苏缓慢,市场运力增长过快,燃油成本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一下,2012年航运业可谓举步维艰!而诸如低价竞争、投机炒作、盲目扩张运力等无序发展的种种行为正不断加剧着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制约着行业调整与变革的步伐,阻碍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2月份,班轮运输业在中国因素的推动下提前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市场总体表现活跃。需求的持续强劲和供给的适度回暖在班轮市场上交相辉映,市场运价在供求博弈中出现反弹迹象,暗示着淡季不淡将可能成为今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需求市场看,欧地线需求持续强劲。急于节前出货的心态不断充实着需求市场的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国造船业继续坐稳全球造船的第一把交椅。随着全球航运与造船市场持续低迷,人们期待2015年能成为走向复苏的重要之年,但毋容置疑,影响复苏进程的可变因素依然较多,从船舶行业的整体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供大于求的矛盾和格局仍将是船舶行业的最大制约。从全球经济看,缓慢复苏、各经济体分化将对海运需求带  相似文献   

5.
《船舶工程》2012,(6):113
欧美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已经严重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市场表现,焊接行业也不例外。焊接行业因为与造船、钢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产业紧密相关,受到的关联影响尤为明显。据了解,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焊接行业呈现出整体低迷的态势,很多企业与往年相比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在宏观经济持续下滑、行业市场需求不振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正>VLCC供需出现转机的同时,左右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也颇为明显,其具体走向理应辩证地观察。当前的油运市场形势与2014年前后上行周期情况类似——市场运价对供需的弹性得到验证,需求逻辑清晰、供给增速下滑——上行周期或可得到持续。这是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闫海给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20条政策措施着力于改善市场运力结构、促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内容平实,操作性强. 据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今年第二季度干散货运输企业亏损面近六成,航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航运业运力过剩矛盾突出.目前,金融机构已将航运列入高风险行业,航运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全行业面临着生存危机,亟需政府引导行业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疏浚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行业发展的弊端及影响因素,并从项目成本控制的角度对我国疏浚市场提出了包括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尽管受世界经济发展缓慢、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拆船市场总体仍将比较活跃。但是,一些拆船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香港公约》)和《欧盟拆船新法案》等对拆船业提出了很多挑战,拆船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变绿”压力。  相似文献   

10.
刘慧 《中国水运》2002,(12):14-15
我国内河航运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内河运输市场受运力大幅增长和运量相对缓慢增长的双重影响,运力大于运量的矛盾较为突出.老旧船舶充斥市场,专业航运企业运力闲置,大货主纷纷自办船队,引发业内过度竞争,导致运价持续下跌.这些矛盾是我国航运市场供求总量与结构不平衡的表现.具体地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法律手段强化水监行业管理王宝林规范有序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是保证水运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一时期以来,由于“建港热”、“买船热”的兴起,水上运力过快增长,产生了两个负面的连锁反应。一是水上安全状况不稳定,形势严峻。1995年,秦皇岛海...  相似文献   

12.
彭红 《水运工程》2017,(2):45-48
着重回顾目前我国汽车滚装码头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如码头建设和布局、业务规模和进出口市场形势等进行详细的分析。重点研究我国汽车滚装码头市场发展的方向,并定量预测这些影响因素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发展趋势提出滚装专业码头建设和运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德明 《海运情报》2006,(1):21-23,29
综合2005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状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市场供需情况良好、箱货贸易量与运力投放量同步上升、市场运价继续上扬、船公司收益普遍增长、租船市场持续火热、中国因素成为世界海运的核心动力。展望2006年,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望继续处于强势盘整期。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海员数量庞大,但受国际化进程缓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海员的职业发展需求与海运市场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从职业发展看,改革开放前后,海员的收入优势与海运业的发展保持相似的节奏,海员职业的终身化现象比较普遍。随着老一代海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时代海员对自我价值和职业价值的追求以及社会认可度的诉求愈发强烈。海员作为终身职业的可能性不断降低,"登陆"与转行成为发展  相似文献   

15.
2月份,班轮运输业在中国因素的推动下提前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市场总体表现活跃。需求的持续强劲和供给的适度回暖在班轮市场上交相辉映,市场运价在供求博弈中出现反弹迹象,暗示着淡季不淡将可能成为今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需求市场看,欧地线需求持续强劲。急于节前出货的心态不断充实着需求市场的利好消息。至中旬,船公司在亚欧西行航线上的舱位利用率普遍超过95%,淡季爆舱多少令船公司始料不及。目前,港口缺箱是制约出口贸易的主要瓶颈,北方港口小箱供不应求的矛盾尤为突出。2月份,美线需求逐步回暖。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增长刺激了进口贸易需求稳步增加。至中旬,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回升到90%,环比上月上升了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运河使费上涨的影响,美东需求向美西回流趋势更加明显,美西线需求比重的进一步上升将成为大势所趋。2月份,日本航线货量反弹力度较大。至月中,  相似文献   

16.
正在疫情常态化下,邮轮行业发展信心并未受挫,邮轮企业巨头纷纷公布2021—2022年邮轮市场布局,在不确定性中寻突破,邮轮旅游市场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而游客对邮轮旅游的意愿、信心、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理念也产生了诸多变化进入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疫情持续的时间和范围不确定性仍在,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依然在持续,多个邮轮企业对邮轮复航日期多次延迟。但邮轮行业发展信心并未受挫,  相似文献   

17.
正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国际航运市场总体仍处于低迷的长周期。作为港口经营人,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正确应对船公司经营不善所带来的巨大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仍然呈现放缓趋势,全球化进程受阻、区域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港航市场持续低迷、港口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科技进步、转型升级加快等诸多因素使港口主业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8.
自世界金融危机以米,运力和产能过剩始终闲扰着全球造船产业。同时船舶新标准、新规范层小不穷,人民币升值,造船成本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也给造船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企业因此步履维艰。然而,在这样严酷的市场环境下,作为行业领跑者的南通中远川崎却一路高歌,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装箱行业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增长速度放缓,供需矛盾加剧,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在持续低迷的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下,我国集装箱行业面临新局面,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在市场低迷时期影响加剧.《报告》重点分析了集装箱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新的经济版图上和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历史时期,对集装箱行业提出新的需求,引导行业前瞻性的布局新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邮轮旅游业,分析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的特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量不断上升,挂靠母港的邮轮大型化趋势明显;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港口的国际邮轮接待能力提升;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推进邮轮旅游市场创新发展。针对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旅游需求多样化与邮轮旅游航线单一性的矛盾、邮轮旅游快速发展与经济贡献度有限的矛盾、中资邮轮的发展现状与国外邮轮企业始终掌握市场主动权的矛盾等问题,给出对策及建议: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土邮轮旅游;加大对本土邮轮企业购置邮轮的政策支持;延伸邮轮产业链,提升邮轮产业经济效应;不断优化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环境,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