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航 《电气化铁道》2023,(S2):35-37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接触网作为提供电力的重要设备,对于高速铁路安全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接触网建设效率和质量,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智能建造装备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建造装备的研究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接触网建设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施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本文围绕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建造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接触网智能化预配车间、接触网吊弦自动化预配平台、高速铁路接触网户外平板车腕臂组装平台等智能化装备,提高接触网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轻人力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黄骅港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可靠运行,减轻设备维护人员工作强度,设计并实现了黄骅港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运行维护(简称:运维)平台。该平台基于Spring Boot+Vue的集成开发框架,实现设备在调试、运用到报废整个运营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利用SNMP、SSH、WMI、Syslog和JDBC等协议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基于客户端代理模式实现文件传输功能;搭载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相应的智能化分析模型,为设备管理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借助可视化技术实现设备监测数据的直观展示。该运维平台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黄骅港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设备的维护效率、降低设备运维管理强度,为制定系统设备的运维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框架基础上,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多Agent系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智能化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分布式控制和多Agent体系用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智能体单元功能设计。该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可以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运营管理、列车控制、安全、电子付费等多个角度对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最新提出的智能铁路系统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追踪。从系统的角度规划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了以"高服务、高安全、高效率"为核心,以"先进的用户信息服务系统、铁路电子商务系统、多式联运系统、综合化的营运管理系统、先进的运输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智能化紧急事件救援与安全系统"为基本组成的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作为中国“智能铁路”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提高隧道施工智能化水平,保证衬砌及断面整体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以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为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复杂大断面隧道衬砌智能化建造及质量控制技术。二衬结构混凝土智能振捣和浇筑技术可实现混凝土的自动化施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降低现场数据记录耗时90%;自主设计了一套以智能温湿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衬砌智能养护台车,智能控制和调节养护区域内温度和湿度,显著降低人工投入和减少人为质量缺陷,提高施工效率;提出二衬防脱空自动报警、防顶裂技术,有效防止衬砌空洞和开裂的发生,使空洞发生概率由16%降为6%,二衬开裂概率由22%降为8%;衬砌智能化建造及质量控制技术在新八达岭隧道的成功应用,提高了隧道衬砌的施工质量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潘金 《中国铁路》2014,(9):95-97
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正成为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高清IPC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当前监控系统建设的主流。Smart IPC在传统IPC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编码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保障高清视频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高清视频码流和视频存储空间,集成丰富多样的智能功能可满足不同环境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列车智能化的现状以及智能列车与智慧城轨关键子系统间的密切关系,探索了智能列车实现信息共享技术路线。展望了集约型的新一代控制技术、时间敏感网络等支持未来智能列车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打通各关键子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推动城轨列车智能化的提升以及智慧城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外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的发展及我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智能牵引变电所的技术方案。对智能牵引变电所一次设备智能化方案、设备配置,保护测控系统的设备构成、两级保护功能配置,智能辅助系统总体技术架构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适合电气化铁路的智能牵引变电所技术方案,并提出了智能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智能高速铁路的创新应用,基于中国智能高速铁路战略发展规划和当前时期的体系架构,结合成渝中线(重庆—成都)高速铁路主要特点和全生命周期应用需求,提出了以智能铁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平台为核心,包含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3大板块智能应用的成渝中线高速铁路智能化方案,阐述了智能高速铁路AI平台主要功能、智能应用主要工程内容和通信网络构成。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以车辆装备为核心的复杂大系统。在历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装备始终走在科技革命的最前沿,推动着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文章从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轨道交通在智轨快运系统、重载机车智能驾驶和智能运维等领域开展的智能化应用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及轨道交通在运输安全与高效方面的提升。最后,从单体智能、群体智能和系统智能3个维度对轨道交通未来的智能形态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视频监控系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从客专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出发,引入智能视频技术,讨论其先进性,并针对客专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论述智能监控系统服务客专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智能监控系统在客专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深埋超大跨地下车站智能建造技术,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从隧道智能化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四方面展开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研发基于掌子面自动化素描系统的定量化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实现掌子面地质信息智能图像预报与围岩精准分级;应用BIM技术搭建多专业协作的统一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集成协同智能设计;构建实时人机定位管理系统,实现复杂地下车站人流-物流的高效协调和智能施工;采用隧道结构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状态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实时监测。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在八达岭长城站的成功应用,极大提高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提升隧道的施工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对铁路各专业领域进行综合优化,其最大特点体现在以"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综合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系统中列车、线路、控制中心等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智能性,且彼此间有着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根据智能程度的高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可分为初级、较高级和高级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三个阶段。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需加强信息共享、信息通讯、安全监控、调度指挥等方面的研究,以智能化用户导航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综合运输系统、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智能化铁路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营运管理系统、智能化行车控制与调度系统等组成的服务框架为基础,构件系统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通用技术平台框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轨道交通照明系统的特点,通过对比研究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给出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推荐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智能建造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当前接触网工程施工现状及特点,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在接触网施工中的应用,通过BIM、物联网、大数据、GIS等技术应用,使智能建造技术与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充分融合,彰显智能建造技术“机械化、工厂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目前网络考试系统发展的现状,提出基于Flex与J2EE多层架构的RIA智能网络考试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应用Flex作为表示层实现,Hibernate作为持久层实现,并结合Spring技术作为业务层搭建富英特网应用(RIA)系统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智能组卷,设计出一套多层次、高性能、智能化的网络考试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智能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应用数据大容量传输、计算处理的实时性、安全性提出的更高要求,文章研究移动边缘计算(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框架,分析其关键技术、应用场景;针对铁路MEC业务需求,总结MEC在智能运营、智能装备、智能建造场景下的应用方案;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MEC未来发展的技术趋势,为提升铁路智能化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号召下,铁路行业正经历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融合,将全面提升铁路建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建设向"智能建造"转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铁路路基工程信息化技术成果,详细阐述了铁路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系统功能、技术方案及其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铁路路基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铁路路基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为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是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京张高铁重点工程—官厅水库特大桥工程,研究并整理了该桥建设期所采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将贯穿建设期、联调联试期、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检修车装备结合形成了智能运营维护体系。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建设中获得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可复制和推广,为后续智慧铁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字铁路、智能铁路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数字铁路、智能铁路及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内涵、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回顾以铁路运输智能自动化为起点的铁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提出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完整技术体系框架,明确其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及智能自动化相关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