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泛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12,(3):86-86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30位安徽代表团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尽快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竞争力,扩大中国产品全球影响力,鼓励在中国境内产品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卓越绩效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3.
构筑我们完整的海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印关系的缓和,中国长达20000余千米的陆地边境线趋于和平稳定。与此相反,在濒海方向,台湾问题、海洋争端以及海上交通的安全正日益成为挑战中国国家安全与和平稳定环境的隐患。尤其是最近,美日联手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频频出招,暗显美日联盟在地缘战略上对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势。因此,加强海上防御已成为中国国防战略中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本刊作者以敏锐的思想触及到了这一主题,并从地理的角度对中国海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发表此文,意在抛砖引玉,激励读者树立海权意识,热爱海防事业,并积极投身于建设海疆、保卫海疆的伟大事业中去!构筑完整的国防是指在国家所属领域和涉及本国利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和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有效威慑和抵御外部势力的干预和入侵,有力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海内外各种权益的归属,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对中国而言,构筑完整的国防就是加快推进海防建设,发展中国的海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及300多万平方千米辽阔的海洋国土。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并未充分认识到海洋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长期闭关锁国,渐而形成一种无视海权的思维定式。即使郑和七下西洋也未使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打开眼界,放眼全球,其后果便是中国近现代悲惨的海防历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军队并未彻底改变陆强海弱的传统格局。近年来,随着168、169、170等几型先进导弹驱护舰艇,“宋”级改和“元”级潜艇以及海军航空兵歼轰-7A、B型、SU-30MKK的不断入役,中国海军装备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如日本、美国(主要潜在对手)相比较、中国海军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经验方面来看,仍属世界二流、尤以海军航空兵为甚。时至今日,中国的海航仍以近岸防卫为主要任务。中国现今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是统一问题,面对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和日本右翼民族主义的甚嚣尘上,加之背后美国暧昧的态度,我们以现有装备能否有100%把握打赢这场统一战争? 以中国现有的人员装备对付台独是没有问题的,即今加上频繁叫嚣“协防台湾”的“日本海上自卫军”也有不小胜算,问题是如何有效吓阻美军的正面介入,若能达成这一战略目的,中国解放台湾将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化》1993,(7):19-20,22
正当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走向低潮的时候,中国广东省却凭借其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正掀起一股经济热潮,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亚洲四小龙匹敌的供应世界市场的“工厂”。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来,围绕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国际社会正在开展一场大辩论。一些主要西方国家趁机向中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并对我国经济、贸易、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无端指责和百般诋毁,说什么“中国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  相似文献   

7.
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量、军事打击力量和经济惩罚力量,以航空母舰战斗群为核心的海军力量更是稳居世界首位。基于美国国家战略目标、世界地理特征和海运船队技术经济特征,作为“两洋大国”和“海权理论”的发源地,对海运船队在促进经贸发展、支持国家安全的双重作用十分看重,称其为“第四武装力量”,并在历年航海日总统文告中年年重复告知全体国民海运在国家安全和经贸发展的作用。为了保障全球战略投放能力,美国十分重视海运业的发展,组建了国家安全船队,通过一系列立法保证这支船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顿贺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4):131-134
中国古代建筑文物,现在仍然保留许多,并得到国家的保护。中国的古典建筑与西方比较,西方石结构居多,而中国木结构居多,中国木构技术榫构法,斗拱技术等,堪称世界之最,至今仍使世界不少专家学者“着迷”,并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四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加入WTO已为时不远了。现在是“几家欢笑几家愁”。有人认为只要加入WTO就能使中国经济突飞猛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洋货会冲跨国货。其实这些都有偏颇之外。WTO只是一套完整的贸易规则体系,它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法律环境,使中国与其他国家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中国的企业只要真正了解WTO规则,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就能够作到“知己知彼,而战不殆”。  相似文献   

10.
<正>"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当初,海权论鼻祖马汉的惊世之言震撼了世界,惊醒了美国。美国在马汉理论指引下,从控制海权到获得世界霸权,可谓一路凯歌。美国用事实告诉世界:海权维系着  相似文献   

11.
丁力 《海运情报》2004,(11):26-26
据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发表的中国大型设备计划等的调查结果,2015年20万载重吨以上造船坞将扩大到23个,“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大型建造设备的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12.
主要海洋国家涉海管理体制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宁 《世界海运》2012,35(3):38-40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实施及世界各国海权意识的加强,沿海国家相继建立完善了海洋管理体制。对美国、韩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4个国家在海洋管理、海上执法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完善中国涉海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韩红月  舒小安 《航海》1997,(2):1-1,1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其近40年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军事思想占有很大比重。他不仅在陆军方面的贡献卓著.对海军建设的战略思想也很有建树。事实上,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海权最早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4.
NIKING 《游艇业》2011,(5):27-27
时间:2011年5月27日-29日 地点: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 已经在这里成功举办了8届的中国(青岛)国际船艇展览会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船艇制造商、水上运动与休闲设施生产和销售商的广泛关注,2010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26家企业参展,实物展示船只300余艘。2011年5月27号,第九届中国(青岛)国际船艇展将如期举行,展会规模比上一届有明显扩大,以“助力蓝色经济,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在船艇行业互通有无提供了又一个理想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5.
张荣忠 《世界海运》2008,31(6):20-21
让我真正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永远离不开世界海运这个理念,不是在上学的时候,而是起始于亲身参加远洋运输船员队伍,大连海事大学1978年10月创刊的《世界海运》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理念。我觉得以“世界海运”为刊名,富有远见卓识。因为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需要世界海运,而世界海运也不可一天缺少中国。  相似文献   

16.
王银琼 《珠江水运》2012,(19):74-74
总体上,中国不具备美国海权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其注定取代不了美国海洋霸权,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这个客观现实在可预见的将来均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中国无法发展美国式海权,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但作者在冰冷地分析了一系列客观条件之后,在断了读者们称霸海洋,复  相似文献   

17.
邢丹 《中国船检》2012,(10):43-45,130,131
站在国家整体利益上,他们各自的坚持宛如“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201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拥有和控制油轮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巨大石油进口量与中国油轮船队运输比例的失衡。那么,这种失衡背后到底是何因素在作怪?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世界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遭受重创,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遇到了沉重的打击。作为原材料市场最大的进口国的中国,去年原材料进口量却增长了30%。中国国内对原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将原材料进口来源地扩大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加拿大,正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航务》2010,(9):58-58
2009年,世界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遭受重创,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遇到了沉重的打击。作为原材料市场最大的进口国的中国,去年原材料进口量却增长了30%。中国国内对原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将原材料进口来源地扩大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加拿大,正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古老造船历史和造船传统的国家之一,据专家测定,中国的造船史至少为7500年。中国在木制船历史上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是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远洋船队,充分展示出我国当时的先进造船水平,更显现中国古代造船业的辉煌。清晚期成立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并由中国人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标志着中国近代以钢质机动船舶为主的船舶工业的诞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的造船技术开始超越东方,中国船舶制造业逐渐落后于世界,近代中国也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