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粮食进出口是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港口接转工作又是粮食进出口的重要环节、必须途径。做好港口进出口粮食接卸、中转、运输,按时、保质、保量、安全、经济,合理地完成接转任务,意义十分重大。 天津市津港粮油进出口接运公司前身为天津市新港粮食转运站,始建于1961年,是在国家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进口粮中转企业,30多年来为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整个华北地区的粮食供应、军需民食、稳定市场、救灾粮的紧急调运补充各地粮食库存、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 进口粮工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 立,进口粮由计划调拨转变为代理制,在转运秩序、费用收取、工作衔接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上述问题,对于保质、保量、安全、按时完成进口粮食的发运与接收,确保粮食总量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粮食是国民经济重要战略物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在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和地方粮食总量平衡中,进口粮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口粮食是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平抑价格、稳定市场的措施之一。因此提高进口粮食接运质量,做好进口粮食  相似文献   

4.
<正>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特殊的战略地位。进口粮食是在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和地方粮食总量平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平抑价格、稳定市场的措施之一。做好进口粮食接运工作十分重要。进口粮食接运工作中的商务处理直接关系到接运工作的好坏。商务处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检疫对象中的疫粮、虫粮。二是在海洋运输中造成的残损。三是在国内运输途中的雨湿、霉变、短少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将  相似文献   

5.
<正> 进口粮食是我国粮食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粮食总量平衡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进口粮食接运工作,对保证军需民食,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粮食价格和经营的放开,市场机制正  相似文献   

6.
<正> 粮食运输是商品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口粮食运输又在整个粮食运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搞好进口粮食的合理运输对确保国家粮食供需平衡,保证军需民食、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给进口粮食的合理运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中国加入WTO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一旦成为世界经济组织体系的一员,中国也就 更有机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更有能力影响世 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使之和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一致,这也是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 所在。 一、加入WTO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贸易将会呈现进口 量大且持续稳定、出口稳步增长的态势。 1.从我国的粮食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和对WTO的承诺三个方面看,我国的进口粮食 将会呈现进口量大且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丁一 《综合运输》2001,(7):41-44
<正>口岸粮食转运是粮食经营部门为方便、快捷、连环、经济地实现粮食销售(出口)在沿海港口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吉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省,多年来粮食商品量、人均占有量、出口量以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调出量均居全国之首。为有效地促进吉林经济的发展,确保吉林粮食的产、销、储形成良性循环,解决制约吉林粮食外销的瓶颈问题,建立外销、出口畅通的物流通道,经过多年的努力,吉粮集团在大连、秦皇岛、营口、锦州、丹东等沿海港口相继建立了粮食中转机构,并逐步形成了仓储、保管、化验、报关、结算以及装船平仓等一系列专业化较强、年转运能力近千万吨的粮食转运体系。自1999年集团出口公司获得玉米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宁波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按照国家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港口今后将重点建设集装箱,进口铁矿石、进口原油中转运输系统和煤炭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粮食运输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九五”期间,粮食生产能力基本保持在5亿吨左右,消费量大约为4.8亿吨,购销形势出现重大转折,实现了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有余,扭转了短缺时代长期依靠省际间余缺调剂和国外适量进口保证粮食供给的局面。近年来,国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加快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1998年开始进行的以“政企分开,中央和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挂帐分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根本上优化了粮食商流和物流的运行机制。粮食资源配置方式由计  相似文献   

11.
袁秀伟 《综合运输》1996,(11):35-36
<正> 1995年是湛江口岸接运进口粮工作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年共到进口粮船27艘,共计到货118万吨,比年度计划增加18.1%,到货量和疏运量比历史最高的1989年增加 15%,再创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国家税制、计划、外贸、外汇投资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台,进口粮食的管理也从过去的统一计划调拨改为代理制进口,各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粮食运输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粮食运输是保证粮食供需的重要环节。在生产领域,农户将收获的粮食移向堆场、储存点,要靠运输来完成;在流通领域,产区收纳粮库收到农户交来的粮食经过储存、中转移向销区粮库、加工厂,再移向销售网点、连锁店,要靠运输来完成,长距离的还要经过火车、船舶、汽车等运输工具来实现粮食物体的位移;在消费  相似文献   

13.
<正> 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势趋缓。1996年全国外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3.69亿吨.为年计划的111.5%,比上年增长0.3%。在进口大宗货物中,粮食、化肥、钢材分别下降了41.5%、5.5%和24.6%:出口货物中,除煤炭、水泥有所增长外,其它大宗货物均比1995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归纳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系统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煤炭中转基地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根据对煤炭中转基地的财务、经济效益、社会影响、风险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依托沿海港口建设煤炭中转基地、有选择地建设内河港口煤炭中转基地是必要的,但建设陆路煤炭中转基地应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00,(1):37-39
<正> 粮食很重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价格是百价之本,“牵一发,动全身”,粮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其他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所以说,粮食既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2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49000万吨,增长了4.3倍,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的20年,平均每年增长1038万吨,比前29年的平均增长量高40%。我国粮食总产量占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比重,由1949年的  相似文献   

16.
关志远 《综合运输》2001,(6):39-40,26
<正>自60年代初开始进口粮食转口任务以来,口岸转运机构经历风风雨雨到今天,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WTO在即,进口农产品的关税、非关税壁垒措施及内外贸易体制的调整,今后的路子到底怎么走已切切实实摆在我们面前。一、转运机构面临的问题1.管理体制变革我国加入WTO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和国外资源)、两个市场(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整合来解决人民食物消费多样化需求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贸易方面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农产品平均  相似文献   

17.
<正> 湛江金海粮油总公司是50年代初建立的国有粮油储运企业。现有职工361名,离退休职工96名,主要业务是粮食储运和中转。多年来都是靠政策、靠计划吃饭。近年来,由于进口粮中转量减少到历史上最少(几乎接近零)和计划储运、储备逐年减少,面临着职工人数多、离退休人员多、工作岗位少、经营场地少的严重困难。企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保持生机和活力,是摆在公司面前十分严峻的问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后,我省粮食流通体制和购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了步伐,一些地市已相继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真正走上了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之路。笔者就粮食经营市场化的粮食运输谈点粗浅看法。 一、对粮食计划调运的回顾 建国后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粮食完全实行的是统购统销的经济模式,对粮食运输采  相似文献   

19.
林星 《综合运输》2000,(2):37-38,36
<正> 粮食运输旨在平衡产销余缺,实现粮食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保证军需民食,保持市场稳定,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及时、合理、安全地实现粮食实体的空间位移是粮食运输必须遵循的原则。自古以来,粮食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合理改善膳食结构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改革开放让世人瞩目,国家在农业生产上投入大量资金,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粮食产量逐步增加,尤  相似文献   

20.
徐云来 《综合运输》1999,(12):41-43
<正>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1998年全国要进行的五项改革,其中第一项便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如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方面要保质、保量、按时接好到港的进口粮食,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口岸粮食接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成为一个急需探索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上海口岸的实际情况阐述一些拙见,以期与同行共同商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