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量硫酸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用药方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常量硫酸镁。正常组20例,为成年健康献血员。按预设时间抽取肘静脉血,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Mg2+浓度。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分别记录GCS评分。3月随访记录GOS评级并量化评分。观察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伤后5 d的不良反应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 sTBI后对照组患者血清Mg2+浓度立即下降,24 h内最低,7~14 d基本正常。治疗组患者伤后2~3 d血清Mg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14 d基本下降至正常。患者治疗2周后的GCS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月GO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TBI后5 d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量硫酸镁治疗sTBI的近期疗效良好;伤后24 h内用药、连用5 d的用药方案是科学、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了解糖尿病患者术后泪膜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设计自身配对研究。选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检查48例48只眼),无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随机检查80例90只眼)。采取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 d、7 d、1月、3月依次行Schirmer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两组SIt、BUT有明显差异(P<0.001),其中糖尿病组的患者泪膜稳定性较差。与术前相比,术后1 d两组BUT均明显缩短,Schirmer-I值明显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下降明显(BUT:P<0.05;Schirmer-1P<0.001)。两组Schirmer-I值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BUT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01),糖尿病组BUT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恢复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为阴性~+,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 d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稳定性较差,术后其泪膜稳定性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恢复较慢,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眼干涩、畏光、视力波动等。术前应常规检查SI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腹内压监测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空肠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疾病积极治疗及空肠营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态腹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病死率、营养状况、恢复普通饮食时间及空肠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患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肠道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腹内压监测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空肠营养,能更合理指导空肠营养,有效降低空肠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所需热量的摄入,维持患者肠道功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衰竭(ARF)时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7例ARF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滤过(HF)组,测定治疗前、治疗1、4h后血浆中D-D含量及t-PA、PAI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为14例健康人。结果①ARF患者D-D含量及PAI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t-PA活性明显降低(P<0.05);②HD治疗过程中D-D含量和PAI活性持续升高,t-PA活性持续下降,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F和HF治疗过程中D-D含量和PAI活性先升高后下降,t-PA活性先下降后升高,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治疗4h后,HDF和HF对D-D含量及t-PA、PAI活性的影响与HD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RF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HD可以加重这种改变。采用HDF或HF治疗可以降低或避免对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尿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肾脏Fn的表达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14周龄SHR 16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组)和氯沙坦治疗组(T-SHR组),每组8只,T-SHR组氯沙坦灌胃30 mg/(kg.d);另选14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WKY组)。1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收缩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尿Fn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Fn表达。结果①SHR组收缩压和尿Fn水平明显高于WKY组(P<0.05),血Fn水平明显低于WKY组(P<0.05),肾脏Fn主要表达于肾间质、部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球囊,其肾脏Fn表达明显高于WKY组(P<0.05);②T-SHR组收缩压及尿Fn水平较SHR组明显降低(P<0.05),血Fn水平较SHR组明显升高(P<0.05),肾脏Fn表达较SHR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SHR尿Fn水平升高,血Fn水平降低,肾脏Fn表达水平上调;氯沙坦可能通过部分抑制SHR肾脏Fn的表达,对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不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出院后随访的96例HFrEF且不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组联合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cTnT)、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Q)、心衰再住院、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cTnT、NT-proBNP、LVEDd、LVPW、LA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LVEF值明显升高(P<0.05),MLHFQ和MACE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的FBG、HbA1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方法1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中MDA、SOD和TAOC的变化。结果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41.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血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TAOC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治疗4周后,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组患者SOD活性明显升高,TAOC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中MDA、SOD及TAO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可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流感应电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焦虑症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直流感应电治疗,1次/d,20min/次,10d为1疗程。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10、20d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4.7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d时研究组的减分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直流感应电治疗焦虑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躯体症状,缩短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LVD)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108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LVD 100 mg/d,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随访时间为(28±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6.9%和14.0%(P<0.05),Child Pugh评分下降≥2分的患者分别为89.2%和62.4%(P<0.05)。肝癌发生率分别为3.4%和4.0%(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Child Pugh评分、改善肝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HBeAg和HBV-DNA转阴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12、24个月时发生YMDD变异率为24.1%和35.2%,但多数发生变异的患者继续治疗肝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LVD治疗可以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阴囊冷敷贴联合敏感抗生素对存在精道感染因素的死精子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来我中心男科就诊,精液常规检查2次以上确诊为死精子症、且行精液细菌培养为阳性的患者。选择药敏结果中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联合阴囊冷敷贴及左卡尼汀口服液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每日冷敷贴使用次数不同分为实验A组(1次/d)和实验B组(2次/d)。选择单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作为对照组的患者分别统计治疗4周、8周及12周不同组患者的精液细菌培养转阴数和精子参数改变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145例,按随机化原则分实验A组49例,实验B组49例,另有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第4周,实验组在禁欲时间、细菌培养转阴、精液pH、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及精子存活率方面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在精子存活率方面,实验B组(53.1±14.1)优于实验A组(46.2±16.4,P<0.05)。治疗第8周,细菌培养转阴数实验组(74/98)高于对照组(26/47),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14,P<0.05)...  相似文献   

11.
l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at salt is oneof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j. The heterogenousresponses to salt have led to the concept of salt. tsensitivity['j. Renal natriuretic defect underlies thenumerous pathophysi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Ssubject. ET--1 participates in the blood pressureregulthen,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and,most importantly,may have relevance to the per-turbations in renal sodium handling of Dah1 SSrats[3J. Sev…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弱阳离子交换纳米磁珠(WCX-MB)分离血清蛋白并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比分析临床上难治复发与治疗敏感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以期为阐明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9例MM患者,按实际疗效分为难治复发组(11例)和治疗敏感组(8例),以WCX-MB捕获各自的血清蛋白质组分,MALDI-TOF-MS检测蛋白质谱,再利用ClinprotoolsTM 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与耐药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分子。结果在分子量0.7~10ku的范围内,共得到5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P<0.05);与治疗敏感组相比,难治复发组MM患者的血清多肽峰有34个表达上调,有25个表达下调;将区分难治复发组与治疗敏感组MM患者能力最强的10个质谱峰建成了一个诊断GA模型,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利用CLINPROT系统筛选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能够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和临床预后判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 BP 3)水平与骨密度、骨折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0 例,对照组60 例,进行血清IGF 1和IGF BP 3检测及髋部、腰椎骨密度测定,同时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及既往骨折史调查。结果 ①骨质疏松组较对照组血清IGF 1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血清IGF 1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③低钙摄入(<500 mg/d)、非负重户外运动时间减少和长期吸烟可使骨折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增高;④血清甲状旁腺素(PTH)与髋部骨密度值呈负相关,血清IGF 1下降幅度与髋部骨密度值呈正相关,血清IGF BP 3影响不大。结论 不良生活方式及血清IGF 1降低,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ast,cervical prolapse of intervertebraldisc,a more common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wasoftentreated withremoval of nucleus pulposus com-bined with autogenous iliac crest graft(AICG)andtitaniumplate.In recent years,cage becomes moreand more popular and is accepted gradually.Goodclinical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treat mentof cervical prolapse of intervertebral disc by usingSolis cage.However,at present few reports havebeen available 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ea-ti…  相似文献   

15.
对氧磷-酶1192位Gln-Ar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对氧磷酶1(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动脉造影确诊的222例冠心病患者和164例非冠心病患者,采用PCR-酶切法检测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群等位基因R和Q频率分别为60.23%和39.77%,其中CHD组RR、QR、QQ基因型分别占41.44%、39.64%、18.92%,对照组RR、QR、QQ基因型分别占35.98%、45.73%、18.29%;CHD组等位基因R频率占61.26%,Q频率占38.74%,对照组的等位基因R频率占58.84%,Q频率占41.5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间等位基因R和Q频率及RR、QR、QQ基因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陕西汉族人群PON1192位Gln-Arg基因多态性与CHD发病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兔在体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再灌注加生理盐水2 mL/(kg.h)组(B组)、缺血再灌注加异丙酚8mg/(kg.h)组(C组)和假手术对照组(D组)。各组于再灌注后306、0 min测定肝组织和血浆中ET-1与NO水平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于再灌注后30 min及60 min时,肝组织和血浆中ET-1均呈上升,但C组的上升程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1);同时肝组织和血清中NO呈下降,但C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1);血清ALT、AST均升高,但C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改变,C组的肝脏淤血明显较A、B两组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异丙酚通过保护肝窦内皮,降低机体内ET-1水平,提高NO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HIR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826例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某些病原检查,发现霉菌感染者86例(10.4%),溶组织阿米巴感染者17例(2.1%),兰氏贾弟鞭毛虫感染者8例(0.96%),肠滴虫感染者5例(0.61%)。并对各类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针对病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BCRF-1mRNA及病毒白介素-10(VIL-10)蛋白质的表达,明确VIL-10对鼻咽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炎症组织中,分别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CRF-1mRNA和蛋白产物VIL-1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比例。结果①BCRF-1mR-NA在34/40例(85%)鼻咽癌组织和16/20例(80%)鼻咽炎症组织中表达阳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0/40例(75%)鼻咽癌组织VIL-10呈阳性,10/20例(50%)鼻咽炎症组织VIL-10呈阳性,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4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VIL-10阳性组和VIL-10阴性组,VIL-10阳性鼻咽癌患者组CD4+T细胞及CD4+T/CD8+T比值明显低于VIL-10阴性鼻咽癌患者组(24.99%±3.88%vs.35.92%±6.31%,0.86 vs.1.99,均P<0.05),而VIL-10阳性鼻咽癌患者组CD8+T细胞明显高于VIL-10阴性鼻咽癌患者组(30.61%±3.34%vs.20.10%±7.68%,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BCRF-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VIL-10;VIL-10使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细胞发生偏移,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科1982年~1992年住院确诊为脑囊虫所致的癫痫52例,占同期住院的癫痫患者395例的13.16%(52/395)。作者对其诊断及治疗的资料做了分析,结果在明MRI/CT是诊断脑囊虫病先进可靠的方法。血清及脑脊液快速酶联免疫抗体测定有助于定性诊断,脑脊液的阳性率较血清高。丙硫咪唑、吡喹酮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后者的副作用高于前者(P<0.05),应首造丙硫咪唑。从而看出近10多年来诊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脑囊虫病的防治前景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