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引起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的原因,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的测量要求及设计方法。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进行了调线调坡设计验证,总结了调线调坡及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延晨 《隧道建设》2014,34(4):339-342
在线路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软件,设计人员主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线路调坡设计,但该方法会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地铁限界和桥梁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地铁高架线、隧道线的双边控制线的确定方案,并将地铁线路设计软件应用到地铁调坡设计中,实现了地铁调坡设计自动化、可视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地铁机场线调坡设计中,也可为类似工程线路调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正 《隧道建设》2016,36(4):425-432
设计作为轨道交通工程其中一个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线路专业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前期专业,是整个地铁和轻轨设计中最重要的总体性专业。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阐述线路专业在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线路设计的工作方法。线路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深入仔细地研究线、站位方案,并积极与各市政部门、产权单位对接,逐步稳定线、站位方案,最终确定科学、合理、可行、经济并有利于运营的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欣 《隧道建设》2022,42(12):2122-2130
为解决人工调线调坡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无有效评价指标评判方案优劣的现状问题,从分析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变量入手,依据规范相关规定制定约束条件,创新性地建立带有侵限容忍值惩罚项和合规性惩罚项的目标函数,提出一套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适用于矩形、马蹄形、圆形等多种隧道断面类型的地铁调线调坡数学分析模型,并以此开发地铁智能调线调坡系统。以长沙地铁4号线某区间右线隧道为例,对比人工设计和智能系统的调线调坡结果。由对比结果可知,智能系统在线路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改善侵限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人工调线调坡,且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通过网站首次公布了近期批复的《哈尔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8年)调整方案》。方案新增了1号线三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同时扩大了3号线作为环线的范围。调整后的1、2和3号线组成"十字+环线"的骨架线路,线路总长89.58 km,总投资562.2亿元。新增1号线三期工程,自哈尔滨南站至新疆大街站,线路长8 km,估算投资4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相似文献   

6.
<正>成都市政府网站公布《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及线网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最新的规划修编,共新建线路124.2 km,其中地下线78.1 km,高架线46.1 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工程总投资774.6亿元。按照《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及线网规划》方案,新建项目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后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 km,其中地下线78.1 km,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铁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段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俊芹 《隧道建设》2015,35(10):1034-104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线路穿越城市密集建筑区地段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地铁穿越建构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地铁选线难题,以天津市轨道交通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域为例,对区域内线站位布设方案、区间盾构隧道设计及桥梁桩基托换等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线路采用左右线上下重叠布置方式,较传统的常规方式占用地下空间少,增加线路选线的自由度,可有效避让线路两侧密集建筑物基础,减少拆迁,降低工程造价,解决了拥挤空间内的布线难题。2)上下重叠盾构隧道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及在下洞设置钢支架、采用多孔注浆等设计、施工控制措施,可减少上下洞体的相互影响。3)匝道桥桩基托换采用桩基主动托换法施工,可有效控制桥墩沉降。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0):150-150
<正>佛山市拟于2015年前开工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最近结束了为期3d的专家评估。专家组基本认可相关规划方案,并制订了具体建设方案。到2020年,佛山市规划近期建设项目线路全长91.8km,设站40个,车辆段及综合基  相似文献   

9.
智能照明系统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场段的形式较多,不同品牌设备的系统方案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某市地铁在建线路,介绍了该市不同线路场段的建设方案,分析了各类方案的利弊,对后续线路设计提出场段投运后可直接分时、分区执行既定的照明模式,也可自行编辑新模式表;建议分时、分区控制以提高照明节能效果;在后续新线路设计时需要根据项目实际工程情况灵活选用系统方案,以达到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及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总投资超过4 600亿元。其中,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5年至2021年,建设12个项目,包括3号线工程田村至曹各庄北站、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焦化厂至环球影城站等,总长度262.9 km,总投资为2 122.8亿元。到2020年,全市形成30条运营线路、总长1 177 km的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