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文章根据攀西干热河谷地区特殊自然气候条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不仅对西攀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也为相似地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平西高速公路绿化为例,从实践中分析植被恢复中遇到的问题,在本地区进行绿化,其覆盖率比较低,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原理,结合生产实践,考虑到本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盐碱比较重,通过筛选抗逆性强的植物,特别是耐盐碱能力强的植物材料,采用土表覆盖和改进植被恢复工艺,提高植被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固沙技术和自我开发的沙袋沙障、土工方格沙障及沙埂沙障对对路域工程扰动区所产生的沙害进行了治理,同时结合植物措施恢复植被;结果表明:砾石沙障中植被恢复明显有所好转,沙障内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5%提高到了25%,物种丰富度增加了4倍。在两年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低立式沙柳沙障的植被恢复效果最为明显,其生长的植被以较高级的生物种组成,生态稳定性较强,低立式菱形沙柳沙障、土工方格沙障次之,沙埂沙障以及化学固化剂的效果较差,化学固化剂沙地的植被盖度仅为8%,植被组成单一、多样性不高、盖度低。在沙障内随机栽种的樟子松的成活率达到90%,保存率达到了85%,樟子松长势良好,在固化剂沙障中樟子松的生长较差。1.0m×1.0m沙袋沙障中人工植被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也达到了80%和70%,优于1.5m×1.5m和2.0m×2.0m沙袋沙障。通过两年的生长扰动区内沙害已基本消除,植被恢复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保证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全桂路、桂阳路基本概况和景观特点,对现有主要植被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采用融合设计的思想,建立了旅游区的公路景观与环境融合的规划设计框架体系,提出绿化景观与边坡植被恢复融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三江源区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三江源区公路建设植被恢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塔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恢复设计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塔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为例,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在高原地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地貌的情况下,结合高速公路的特殊要求,以本地的自然植被为参考,并根据公路边坡、互通立交和收费站等公路构造物的特点,以恢复地带性植物为目标,建立具有青海省特点的高原生态旅游公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天山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综合分析了公路改扩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运用生态恢复的理念,根据边坡所属的不同地貌类型和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公路沿线的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土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天山公路沿线的边坡和取弃土场,因地制宜的采取相适应的恢复措施进行了方法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贵阳市南环线边坡绿化护坡为例,从植物选择、施工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乔、灌、草植被砼护坡绿化关键技术。通过采用该技术可解决贵阳南环线高等级公路岩石边坡防护与植被恢复的技术难题,快速绿化岩石边坡,形成"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结构"的近自然生态景观,从而达到对高速公路岩石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坡面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工程是线性建设项目,对原地形地貌存在巨大扰动,破坏了原路域的生态环境,于是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就日显重要。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的综述,系统阐述各国对该技术研究发展的过程和技术特点,最后对3种当今常用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半干旱区路域边坡生态恢复初期土壤一植被系统演替特征,文章以山西太原绕城高速边坡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对象,结合对该示范工程边坡土壤一植被所开展的连续6年的野外定点生态监测实践,运用室外监测和室内数据分析,研究了土壤肥力、植被群落等特征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半干旱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植被(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和植被(植物)对气候的反馈作用,通过对区域范围的本土主要植物和植被的调查,分析研究区域范围的气候特征,指导道路通道选择,从而避开不利于道路建设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路段,提高道路的抗灾防灾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础,提供着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植被同时也参与土壤的形成,改善土壤的性状。黄土丘陵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主要黄土地貌形态。它是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加之黄土高原地区雨季集中于七、八月份、降水强度较大,被地表流水冲刷形成的。由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成为我国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严重制约着该区域农林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植被恢复建设成为国家、地方政府及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以植被恢  相似文献   

14.
吉延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景观恢复与再造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边坡类型,采取不同的人工导入方式为自然恢复创造条件,加速自然恢复,形成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水土流失的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土壤流失成因与侵蚀作用方式;其次以绥满公路(301国道)黑龙江境内海林至亚布力段为研究区,利用测钎法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边坡进行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最后提出相应的边坡防护措施,建立以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有效防治高速公路边坡引起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建设填挖方工程导致大量的山体表土裸露、原生植被破坏、自然景观切割、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植被作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主体具体工程措施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植被恢复关系着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公路正常运行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丹拉国道主干线宣化至老爷庙(冀蒙界)段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边坡应用紫穗槐进行绿化,介绍了特殊地理特征的一些边坡防护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宁杭高速公路边坡客土喷播绿化防护技术施工的应用,总结出公路建设中岩石边坡开挖创面的植被恢复技术能起到稳定边坡、恢复坡面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景观的作用.为今后生物防护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公路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高填深挖、开山通路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工程建设所面对的气候、地质状况也更加复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环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破坏沿线生态系统、植物覆盖层消失、边坡裸露在大气环境中,不仅可引起水土流失,还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行车安全。采用植被固坡可以弥补传统工程措施的不足,在实现固土护坡的同时,还能恢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公路边坡的植被防护技术展开研究,介绍植被防护技术理念、技术的发展,提出植被防护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提出边坡植被防护设计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青藏公路茶卡至诺木洪段路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青藏公路建设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借助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青藏公路茶卡至诺木洪段公路两侧300m范围内的土壤类型、植被情况、野生动物分布、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沿线区域河流数量很少,水热条件差,植被自我恢复能力较弱,植被覆盖度中等,荒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格网挡土墙防护结构在植被恢复、吸收噪音等环保方面存在的优点,简要对格网结构物在受力、稳定性、经济性、简易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