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避免某车型侧面刚性柱碰撞中存在的车身结构变形过大,胸部压缩量超标的问题,优化和改进了该车身结构。根据座椅安装横梁、地板严重扭曲,乘员生存空间不足的试验结果,建立车身结构及约束系统侧面柱碰撞模型;根据侧面结构耐撞性的设计原则,变更了车身结构和材料等级。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侧面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侧柱碰前车门的最大侵入量降低13%,增加了侧面约束系统的缓冲空间,降低了假人胸部的伤害值。因而,这些改进,满足了整车侧面碰撞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款车前期开发时,侧面碰撞假人胸部伤害值过大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优化车身结构改进措施,改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证明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准确预测和评价整车侧面碰撞结构侵入情况下的乘员伤害是目前的工程难题。文章针对E-NCAP侧面碰撞规程,采用Ls-dyna有限元与Madymo多刚体耦合计算方法建立整车有限元与ES一2FacetQ假人耦合模型,仿真分析车身侧面碰撞变形,评价结构侵入后的乘员伤害。耦合计算结果表明,车身侧面结构变形和假人伤害与碰撞试验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证明了耦合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可为改进车身侧面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原型轿车结构的概念轿车侧面碰撞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和底盘结构的用于侧面碰撞的原型轿车有限元模型,在其基础上通过加长轴距构建了概念轿车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侧面碰撞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概念轿车车身结构进行了局部更改,对改进后概念轿车重新进行了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身更改后的概念轿车与原型轿车侧面碰撞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概念轿车车身也具有优良的侧面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比分析了美国FMVSS214和欧洲ECER95法规,阐述了我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GB20071-2006)的相关内容。在汽车侧面碰撞研究方法上,说明了FMVSS214和ECER95法规中移动变形壁障的几何尺寸,以及ECER95法规中移动变形壁障的力的变形特性,并且在汽车车身结构方面对提高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概述了一些提高车身结构抗撞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输出B柱加速度曲线并与实车侧面碰撞结果对标,使有限元模型能够表征物理样车,仿真结果具有可信性及预测性。进行CAE侧面碰撞仿真,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车身侧面结构中的7个零件,考核各零件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指标的影响,寻找出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及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AE仿真手段来验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判断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和区域,以及影响因子。能够快速、合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车身结构优化,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7.
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输出B柱加速度曲线并与实车侧面碰撞结果对标,使有限元模型能够表征物理样车,仿真结果具有可信性及预测性.进行CAE侧面碰撞仿真,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车身侧面结构中的7个零件,考核各零件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指标的影响,寻找出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及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AE仿真手段来验证优化方案.通过该方法,能够判断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和区域,以及影响因子.能够快速、合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车身结构优化,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的关键技术,探讨了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的难点和对应的解决措施。首先从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搭载的重要零部件角度出发,揭示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不同点,然后阐述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区别于燃油汽车车身设计的困难点,进一步对每项难点给出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解决措施,包括车身底板梁系架构完整连续设计、侧面柱碰撞的结构耐撞性设计、车身前后悬架安装点设计、车身防水设计、铝合金车身设计、整车换电锁止技术和动力总成悬置技术。综上分析表明掌握这些关键技术,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易于达成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白车身的有限元模态及其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相关模态提取算法计算其前10阶自由模态和振型,通过分析车身不同阶的模态频率和振型,以及车身局部振动特性,再结合模态灵敏度分析,为使车身具有较合理的动态特性,提出相应结构或尺寸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5.车身构件局部更换的维修技术汽车轻微碰撞只是损坏了车身外部覆盖件,因此只需对车身外部覆盖进行维修和拆换。如图39所示,车身碰撞损坏部位在车身后门与门框部位。这样的碰撞损坏,车门可以单独进行维修,车门框因为是圆弧和阶梯结构,采用整形机进行修复很难操作。以下介绍这类碰撞损坏的维修技术。汽车车身侧围可供压缩的空间很小,所以需要整体的刚度较大,汽车侧面结构都会制造成箱形盒子结构。这些结构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高强度合金材料,硬度较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approach is suggested for predicting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s and weight reduction rate of a car body with a box-type section when its material is substituted with a lightweight material for weight saving. For the material substitution design of a car body for rolling stock, bending, axial, and twisting deform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constant stiffness and strength conditions. To compare the weight reduction effects on different material applications, some new indices were derived from a structural performance point of view. The derived indices provide good measures to estimate weight reduction by material substitution design and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a car body.  相似文献   

12.
轿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问题,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中国产某轿车车门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应用美国ETA/VPG及LS-DYNA软件,建立了车门有限元模型,参照美国侧面碰撞法规FMVSS 214,对车门结构侧面抗撞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对车门结构进行改进,探讨了相应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改进措施。由改进前后的仿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改进后车门向内的变形减少了,该车型侧面抗碰撞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侧面碰撞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轿车车身结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轿车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改变车身结构情况分析计算,研究了车身结构与其固有频率和振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管式骨架式轿车车身,可改变钢管外径来解决共振问题。钢管外径和壁厚对其振型改变很小。进行局部加强也可改变整个车身结构的频率,而且对减小局部大变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轿车碰撞安全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某一由普通轿车改装的氢燃料电池轿车,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其正面、侧面及后面碰撞进行仿真,分析了该燃料电池轿车相对于其原型车在碰撞安全性方面的变化,以及其部分高危零部件在碰撞中的表现,并做了相应的改进设计。最后总结出改装型燃料电池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相对其原型车的碰撞安全性的变化趋势,为燃料电池轿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汽车改装最早源自汽车赛车运动,几乎所有的改装方式和改装部件都在赛车运动中通过不断的测试、改进,并经过长时间的试用,在解决了安全、稳定、合理、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后才向大众推广。根据car2100权威定义,汽车改装(Car modification)是指根据汽车车主需要,将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原形车进行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动,主要包括车身改装和动力改装两种。一辆车的改装效果代表了车主的品位以及他对驾驶的看法。一般来说,改装可以分为外观、机械、音响等几个方面,当我们进入一个新时代时,汽车改装也增加了一项新内容:ECU智能。不过在众多改装项目中,最令人心动的还是机械改装,它把车主的想象力和汽车有待开发的无穷潜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如果有任何一项作了修改,马上会感受到汽车本身受到的影响与改变。相信通过分析会更加了解改装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桑塔纳轿车后视镜产生的车外气流辐射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镇 《汽车工程》1995,17(6):379-383
本文根据Lighthill的声模拟理论推导了轿车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外部气流辐射声的计算方法。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桑塔纳轿车后视镜产生的脉动压力场的分布情况,测出在相当于90km/h的车速下,作用在车身表面的脉动压力级最大处达132.5dB。最后,用本文导出的计算方法求出了当车年为146mg/h时,单由后视镜产生的距轿车中心7.5m处的外部气流辐射声即已超过60dB。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判定运动型多功能乘用车(SUV)受到同款车型以确定速度侧面碰撞时驾驶位附近车体耐撞性最差的工况,参考2018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的相关要求,联合Hyper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某款福特SUV侧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撞击车在50 km/h的速度下以4种角度碰撞静止车辆侧面6个位置时被撞车驾驶位附近车体侧围构件的侵入量数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若两辆此款SUV发生侧碰且碰撞速度一定,则被撞车驾驶位附近车体侧围构件在碰撞角接近120°且碰撞位置处于法规侧碰处向前0~200 mm范围内的工况下所产生的侵入量最大,即被撞SUV驾驶位附近车体的耐撞性在这样的工况下显得最差。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lightweight railway vehicles, a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system using piezo-stack actuators is proposed and studied in simulation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ctuators and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car body. Via a feedback control loop, the output signals of the sensors which are measuring the flexible deformation of the car body generate a bending moment, which is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car body by the actuators. This bending moment reduces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car body. Sim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vibration level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lightweight railway vehicles, a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system using piezo-stack actuators is proposed and studied in simulation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ctuators and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car body. Via a feedback control loop, the output signals of the sensors which are measuring the flexible deformation of the car body generate a bending moment, which is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car body by the actuators. This bending moment reduces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car body. Sim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vibration level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