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于1957年建成.并于1958年正式开始试验。该试验基地是中国唯一的铁路综合试验中心.也是亚洲唯一的铁路综合试验中心。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线路全长38km.全视图及线路布局如图1所示。在环内设有半径为1000m、600m、350m的曲线。随着中国高速建设的深入开展.高速铁路系统试验、综合联调联试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在环行铁道试验基地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遂渝、胶济、京津、合宁、石太,甬台温、温福、武广等铁路客运专线的高速正线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开展了试验方法和标准的研究.为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世界轨道交通》2007,(9):65-65
2007年8月10日下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中机国际招标公司和庞巴迪公司签署了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提供铁路信号设备和系统合同。根据合同,庞巴迪Interflow 450 ERTMS2级系统将用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与设备配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轨道工程应用了从德国引进的RHEDA 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该技术对于我国还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也需要使用新设备,目前没有一套系统成熟的施工技术,需我们在建设中边施工边总结以供今后借鉴。研究结果:根据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实际,结合前期参与同德方技术交流和施工设备引进谈判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施工方法,为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概述 2005年,随着京津、武广、合宁、郑西等铁路客运专线的陆续开工,我国掀起了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高潮。铁路客运专线对线型要求高,桥梁及隧道所占比例也相应较大,其中32m、24m、20m双线整孔箱梁作为主要桥型,大量采用整孔预制架设施工方案,对制梁、提梁和架梁设备提出了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中,各工程的施工工期都比较紧张,信号施工的工期尤其紧张,在短时间内信号施工单位要完成沿线的信号电缆敷设、室内外设备的安装及信号设备的接地等。除了信号本专业的设计、施工及监管单位等的自身努力外,做好与站前同步施工的信号接口预留方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接口预留是否满足信号需求,对信号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石武客运专线郑武段线路特点,参考已开通运营的武广、郑西、京津等350 km/h客运专线的宝贵经验,对郑武段信号在站前工程需要预留的接口分别从桥梁、隧道和路基地段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于炳炎 《铁道建筑》2012,(9):116-119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铺轨工程实践,在介绍工程概况和轨道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铁路客运专线路基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18号高速板式道岔在武广客运专线上第一次大面积应用,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新汩罗和新赤壁站现场施工,对18号高速板式道岔板的组成、铺设方法、施工机具、关键技术、质量控制以及自流平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等站后四电专业在路基、桥梁、隧道工程中的综合接地接口预留方案,探讨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的具体实践,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目前综合接地工程实际,提出了接地方案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以武广客运专线XXTJⅢ标轨枕厂双块式轨枕预制生产为背景,总结了成品轨枕出现的一些混凝土品质、预埋件等质量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只有不断进行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创新才能在国内生产出高质量的双块式轨枕。  相似文献   

10.
刘勇 《铁道建筑技术》2008,(5):14-16,30
武广客运专线XXTJI标制枕场,在总体布置和方案上采用了新的施工理念,按照精细化、工厂化的思路规划和设计制枕场,以保证预制产品质量和工期。对本制枕场预制双块式轨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客运专线制枕场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供今后铁路客运专线制枕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武汉综合试验段施工,重点对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和探讨,指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配合比受环境影响及变化规律,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据《人民铁道》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经过4年多的拼搏奋战,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已全部完成;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铺设分别完成96%和98.9%;kL道的精确调整、站房建设和四电工程分别完成66.7%、76%和75%。从6月27日开始,武广客专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截至7月20日,在武广客运专线公司和武汉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第一阶段即乌龙泉东站至长沙南站的联调联试已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较系统概述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高速接触网的技术方案和设备特点,并结合目前国内外不同类型进行分析比较,说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独特性和共性。同时,根据工程实践,对系统的可靠性给予评估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莫志松  聂影 《中国铁路》2003,(7):36-39,51
总体描述秦沈客运专线信号综合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并就速度2.00km/h的客运专线信号设备与普速铁路的区别,及我国首次引进的列控联锁一体化TVM430/SEI设备特点等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CTCS-2级地面列控中心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设计研发,设备已经在武汉局武襄线下辛店站成功开通运用,即将在京津城际、合武客运专线和武广客运专线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与高架桥上无碴轨道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秦沈客运专线运营条件为基础,建立了包括高速列车-板式轨道-桥梁,高速列车-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桥梁的两种车线桥系统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高速列车以200km/h,250km/h、300km/h速度通过高架桥上板式轨道及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时机车车辆,无碴轨道及桥梁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砟轨道形式,对结构物工后沉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填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以高效、保质、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8.
CRTSⅠ型钢筋混凝土框架板(RF)预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站工程无砟轨道板预制及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实践,重点介绍了CRTSⅠ型钢筋混凝土框架板(RF)预制施工技术,并对轨道板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可供今后相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招投标信息     
《世界轨道交通》2009,(8):43-43
代发“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武汉站屋面系统聚碳酸酯板(阳光板)采购招标公告” 工程概况:武广客运专线968正线公里。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站及配套工程(WGZFI标)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杨春湖东侧容家咀附近。起点里程DK1188+372.终点DK1194+100.全长约3公里。  相似文献   

20.
双块式轨枕预制场建设为系统性临建工程,需要根据工程数量、工期周密计算各种资源配置,从总体布局、土地利用、人员投入、工装设备配置等方面着手,确保建设方案最优。结合贵广客运专线贺州轨枕预制场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大型轨枕场的规划布局、建设施工及设备配置选型等方面的经验,以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