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书介绍     
《公路》2005,(4):85-85
书名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条文应用算例《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已经交通部批准 ,于2 0 0 4年 1 0月 1日实施。为了便于应用该规范条文 ,特编著此书供作设计参考。本书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条文应用算例。在设计中较为常用的需要进行计算的条文 ,本书均作了算例。本书可供公路桥涵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公路桥涵时参考。本算例中凡涉及作用 (或荷载 )部分 ,以最新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  相似文献   

2.
与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相比,新修订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对矩形和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及承受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作了较大的改动。在推荐的公式中修正了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的取值并充分考虑了混凝土的抗扭作用,并通过设计实例说明了新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桥涵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墩台基础的沉降计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多年来我国桥涵设计中使用的计算方法(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不尽合理,因此,交通部在新颁发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中对此做了较大的改进。为了配合新规范的使用,并结合我国目前微机的普遍应用,笔者拟就墩台基础沉降计算的电算问题做一讨论,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桥规》)总结了建国以来公路桥涵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它不但提供了比旧《公路设计准则》更加成熟的计算原理,而且还提供了一些符合我国桥梁生产实际的工程数据,它对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起着促进和指导作用。但是,生产建设和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因而,对《桥规》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是必要的、有益的。本  相似文献   

5.
结合一座PC连续刚构桥的徐变分析,对中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徐变系数的计算和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晓娣  李会驰  赵君黎 《公路》2021,(1):162-16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现已发布,并于2020年4月1日实施。该规范是对《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的修订,此次修订着重在贯彻"绿色发展"、体现质量安全和完善计算参数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规范修订背景、工作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及相关测试验证情况进行介绍,供广大使用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某立交桥南引桥为例,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体系下,同时考虑《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的温度梯度作用,按汽车荷载最大偏载布置车道荷载,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对原设计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倾覆验算;并在计算的基础上,对桥梁进行顶升箱梁、更换支座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73-173
现发布《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别采用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的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连续梁桥进行可靠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靠近边支座1/2跨径范围内截面的可靠指标而言,按JTJ 023—85规范进行计算的结果略大于按JTG D62—2004规范进行计算的结果,其余截面则相反。该结果可为类似桥梁设计和旧桥加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8):152-157
圆形地连墙在基坑开挖期间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是悬索桥锚碇基坑常用的支护形式。目前软土中圆形基坑围护计算相对成熟,而岩质地基中对于圆形基坑土压力的计算则存在较多争议。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中推荐计算模型分别对岩质地基中龙门大桥东锚碇基坑土压力和内力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计算得到的坑内土压力以及坑外土压力均大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计算结果;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两种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土压力大小差异也在逐渐增大。同时,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计算得到的圆形地连墙最大弯矩值较大,为9 034kN·m;对于较深的锚碇基坑,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弯矩将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方便快捷地求解矩形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弯矩,基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给出的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出了矩形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并进行相应的算法理论分析。还采用了有限元程序Midas进行比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满足桥梁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的偏心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η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前我国大跨径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开始采用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体系,该体系突破了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结合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足尺模型试验及张拉工艺模型试验对该预应力体系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现行规范对跨度大于96 m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徐变计算的适用性,通过试验并结合工程实例对CEB-FIP(1990)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中交04规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简称中铁05规范)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与《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欧洲规范)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异同点,并依托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徐州段的桩基静载试验及地质勘察资料,提出一种基于铁路桥涵规范的桩基设计计算方法,以直接得到欧洲规范设计值的近似值,解决了中方和外方设计结果相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开裂恶化了箱梁的受力条件,还降低了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导致箱梁结构安全度严重降低。因此有必要开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混凝土抗裂计算分析。在介绍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基础上,运用体杆耦合有限元模型模拟预应力钢筋,温度模式分别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新西兰桥规,开展S249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0#块混凝土应力的精细化仿真分析,分析竖向预应力未损失和全部损失工况下的混凝土抗裂性能,发现在竖向预应力全部损失工况,箱梁0#块箱梁腹板顶部加腋处出现较大的主拉应力,导致该处混凝土开裂。因此,在施工中要确保竖向预应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依据新版《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空间桩基础计算理论和专业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设计研发了功能强大的三维基础设计软件,对提高桥梁基础设计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通过双层板应力分析,研究在合理的基层厚度与面板厚度范围内,进行基层应力验算的必要性。利用等刚度原理和几何推导的方法,分析了基层板温度应力,并验证了基层应力验算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在合理范围内的累计荷载作用下,规范建议的基层与面板厚度范围内,由于面板的模量远大于基层的模量,在进行刚性、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时,仅需验算面层板的应力,而无需验算任何材料基层的应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现行公路桥规中城市桥梁设计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较85规范在很多方面有实质性的改进,但是,<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及<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与其存在着脱节的内容.探讨上述规范中城市桥梁的设计基准期、荷载组合及冲击系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过程徐变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本文介绍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中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 2004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过程徐变的结构分析方法,并给出一些对比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