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效率和能力始终是用于柴油机的大型涡轮增压器所追求的目标。涡轮增压器的高效率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提高热效率。同样地,涡轮增压器能力的增大可以使涡轮增压器的尺寸达到最小化,而这对于降低发动机的成本和节省空间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涡轮增压器的设计者有时又不情愿改变设计,因为新的设计很可能就是产生技术问题的原因,而传统设计的可靠性已经被许多运用经验所证明。然而,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还是作出决定,对其MET型涡轮增压器进行必要的设计修改,即改变涡轮叶片、涡轮进气壳与出气壳以提高涡轮增压器效率和涡轮能力。对已被理想的运用经验所证明的目前的设计的机械强度进行了核实并与新设计进行了对比。上述新部件的计算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性能要比目前的设计高得多。另外,为了降低进气消声器处的噪声水平和压力降,根据分析结果亦对消声器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新设计的优点已由涡轮增压器台架试验所证实。尽管上述设计修改不是很大,但对于改进性能却是有效的,并且对设计相容性或者对已得到证明的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只有最小程度的影响。整篇文章勾划出下一代三菱涡轮增压器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马云亮 《中国铁路》1996,(10):38-40
阐述了混流式涡轮增压器的特征,并从国外混流式涡轮增压器流式涡轮增压器的对比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混流式涡轮增压器的先进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建议我国铁路内燃机车采用混流式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提高单缸功率和增压压力及降低柴油机价格的要求将日益迫切,这就要求未来增压器的增压压力能提高到4.5。文中阐述了压气机转了叶片数对压气机特性场的影响,以及对一种新开发的涡轮叶片的计算结果和测试工作,介绍了一种新系列涡轮增压器的详细结构及有关振动和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ABB公司TPL为代表的压比达5、总效率达70%的现状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当代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和涡轮通流元件以及轴承密封的设计计算项目和要求,必要的试验和测试对提高涡轮增压器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制造商所承受的要求降低发动机单位功率价格、提高整机总效率的压力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涡轮增压器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发动机制造商正在提高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因而促使涡轮增压器压比和效率也需提高。功-热联合循环装置(以下简称CHP装置)给发动机和增压器制造商提出了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那就是发动机/增压器系统效率的提高导致废气温度降低,因此废热利用度得更加困难。本文论述了涡轮增压器制造商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冲和四冲程柴油停机的比功率,要求采用能以4.5和更高压比可靠工作的涡轮增压器,近年来,MANB&W柴油机公司开发了一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的新一代涡轮增压器,文中介绍了新开发的采用轴流式涡轮的NA系列涡轮增压器和采用径流式涡轮的NR系列涡轮增压器的主结构特点和一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功能,重点论述了涡轮增压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工作原理,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冷却,以及正确使用与保养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8.
Concepts NREC公司推出一种旨在填补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之间的工程设计空白的新软件产品——TurboMatch。该软件为设计涡轮增压器以及分析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涡轮和其他组件与柴油机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整套方案。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涡轮增压器的最新发展,其中包括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有限元分析(FEA),新型软件等设计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新型材料等,使涡轮增压器能够满足柴油机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外内燃机车》1994,(6):47-52,F003
随着中速柴油机的持续发展,对涡轮增压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的设计师面临着需要提高压比,提高效率和扩大使用重油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对涡轮增压器的要求和提供介廉,可靠涡轮增压所需的设计特点。着重介绍了为满足这些要求的增压器系列中的一个最近产品-纳产尔457型增压器。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内燃机车用柴油机基本上采用具有轴流式涡轮的涡轮增压器。这些涡轮增压器基本上可分成三种形式。文内对这三种涡轮增压器的结构、性能参数及其优缺点作了介绍,并附有TK系列涡轮增压器Д49型和10Д100型柴油机用的涡轮增压器、2THA型二级涡轮增压器组成和机械驱动容积式气机的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ABB公司VTR184型涡轮增压器的滑动轴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Д.  РС  沈虹 《国外内燃机车》1998,(8):12-14
介绍了ABB公司开发的新系列TPL涡轮增压器用的滑动轴承,这种轴承将取代该公司生产的VTR系列涡轮增压器的滚动轴承。计算分析表明:这种滑动轴承的寿命可以提高到15000 ̄20000h,制造成本可下降约50% ̄66%。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要实现小型化与高功率化,需要采用涡轮增压器等有效装置。近年来,汽油机在应用直接喷射技术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涡轮增压器的应用,而柴油机配装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实例则更多。日本IHI公司正在开发乘用车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并将涡轮增压器的小型化,以及改进结构部件的质量和外形尺寸列为开发目标。通过应用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出的涡轮增压器相比其他机型,可减轻质量22%,同时,发动机起动15S后的催化器入口温度上升了40℃。  相似文献   

14.
美Arnold  S 《国外内燃机》2011,(1):36-41
涡轮增压柴油机以超低排放达到了较高的平均有效压力水平。传统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与压气机的匹配要达到期望的性能和响应特性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采用超高水平的废气再循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采用柴油颗粒过滤器控制碳烟和颗粒排放。这些技术使涡轮修正流量减少到压气机修正流量的一半,从而使压气机与涡轮的匹配恶化。介绍一种通过改变压气机作功一转速关系来显著改善涡轮性能的新设计理念。通过使用双面压气机叶轮,使压气机的1个叶轮停止工作,从而改善压气机的流量范围。由于压气机的流量范围得到改善,叶轮后弯曲率得以减小,进而改善了高压比能力。与球轴承相结合,该理念会使单级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效率改善几十个百分点,压力高、流量范围大、尺寸小的压气机能提供传统结构的涡轮增压器所无法达到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秋季以来,汽车行业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同时,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数量也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近年来备受关注。但不管怎样,对于提高功率及降低燃油耗的目标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仍是极具吸引力的,因为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内燃机仍将是汽车的主要动力装置。因此,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在持续不断地研发各自的涡轮增压新技术,例如可变截面涡轮增压,以及扩大工作范围的压气机等。基于大量的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简要介绍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车用涡轮增压器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ABB涡轮增压器系统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可满足当前和今后几代功率在1000kW以上的低、中、高速发动机需要的TPL新型涡轮增压器系列。该系列涡轮增压器的压比、效率、通泫能力上均得到提高,且这种结构紧凑的新型涡轮增压器优先考虑了用户对可靠性好、寿命长、大修期长和检修方便的要求,已有300台TPL系列涡轮增压器装机使用,发动机的运用经验证实了在试验室内获得的热力学性能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瑞士巴登ABB Turbo Systems公司新近研制出的TPS系列涡轮增压器的设计结构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8.
MAN B&W公司在成功地将它不久前开发的用于2100kW以上大功率四冲程和二冲程柴油机的TCA系列涡轮增压器投放市场之后,最近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用于较小功率发动机的TCR系列涡轮增压器。该系列涡轮增压器可满足目前和未来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市场需要。新系列涡轮增压器包括6种不同的尺寸规格,适合脉冲或定压增压,覆盖的发动机功率范围为390kW-5000kW。预定的应用范围包括船舶推进,发电机组、固定式和铁路牵引发动机。它的主要开发目的是高效率、高压比、高比质量流量、低重量、小外形尺寸、长寿命,易维修、运行安全、低产品成本和低寿命期成本。为了实现所有这些目的,MANB&W公司必须完成一个广泛的开发和试验计划,以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和具有高的运用可靠性。除了已经将一些模拟工具,诸如用于对所有相关的涡轮增压器部件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的3D—CFD(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或用于静态和动态负荷计算以及转子动态模拟的FE(有限元)法,作为一种标准而加以利用外还在开发阶段初期首次进行了密封安全性计算。为了掌握顾客的特殊需要,在经过了复杂的QFD(质量功能开发)分析之后,提供了用户要求的技术务件。此外,涡轮增压器样机亦在燃烧器试验台上进行了广泛的试验以验证预期的按照一典型的柴油机特性曲线的工作特性。本文描述TCR系列涡轮增压器的开发过程和由它所提供的新的机会。另外,还介绍了通过台架试验和发动机试验所获得的初步结果,这些初步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用户可从该系列涡轮增压器获得的主要好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机车涡轮增压器叶片表面晶粒细化技术进行了探索,从晶粒细化机理,熔模铸造高温合金细晶铸造常用方法,表面孕育工艺,晶粒细化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表面细化技术加以论述,这项技术的实际采用对改善涡轮叶片铸造工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Wilson  K  苏明 《国外内燃机车》1995,(4):24-26
简单介绍了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MET涡轮压器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侧重介绍了MET-SD系列涡轮增压器的结构改进和性能特点,并披露了该公司为满足未来高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的需要目前已开发和构想MET-SE系列和SE系列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