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的支司长,各位同行、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经历了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摩托车产业,在理念上、技术上、产品上、管理上、组织架构上等方面都呼唤着转型升级,实现又一次涅槃式的突变。因此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来谈谈我们对中国摩托车产业在转型升级上的看法。一、中国行的消费需求呈多元化。中国是各类交通工具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年制造自行车7000万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定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属性,在充分调研出行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消费需求及消费习惯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区消费行为分析,提出服务区"经济融合、功能复合、模式多元"的发展定位思路和融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模式,并以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服务区出行者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50元以内,消费需求中连锁餐饮和特色购物的需求最大,占比超40%,服务区总体满意度为3. 6,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对南京市场进口水果购买者的调查,分析这一消费群体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南京市场上经常购买进口水果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家庭或个人收入高,对进口水果认知度较高,购买目的是为了自己消费。有些低收入、年纪轻或年纪较大的人群会偶尔购买,主要用于馈赠亲友。选择进口水果的主要原因是其品质好,购买地点主要在超市。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设在美国的英文版《中国汽车要闻》杂志,在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期间,举办了“环球一体化——中国汽车工业和WTO研讨会”,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标致-雪铁龙,以及德尔福、米其林、康明斯、伊顿和法雷奥等外国大汽车公司、大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高层人物,国内一汽、二汽、上汽、北汽、长安和悦达等汽车企业集团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研讨。 现将会上提出的问题及其回答,作一摘录,供读者参阅。 1.中国私人消费汽车的潜力很大,为什么没有出现私人消费汽车的热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部部长刘世锦认为,一是车价太高,二是价外税费太多。 2.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机电系统现状,分析了其将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升级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梁达 《经济导报》2010,(1):25-28
2009年,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力”之一的最终消费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小於预期,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的强劲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丁外需的下滑。2010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面的继续转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将会更加有力,消费需求继续向好的势头将会持续,最终消费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经历了几多艰辛,几多纠结。一年来,拉动中国经济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内需)速度减缓,摩托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在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趋弱的大环境下,受消费周期性影响及助力车、电动自行车和汽车消费的替代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行业内销和出口双双下滑,降幅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10年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中国自行午协会2011年的主要工作.关于电动自行车方面的工作主要做好:一是强化给力,加快电动自行车标准的修订;二是强化创新,推动锂电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三是持续做好电动自行车下乡服务.提出了电动自行车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各种挑战,TE将—如既往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把更多绿色解决方案带入中国。在日前上海举行的2014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TE汽车事业部展示了包括端子、连接器、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继电器以及中央电器盒等在内的一系列汽车产品和解决方案。过去几年来TE汽车业务快速发展,苏州生产基地的扩建使得TE中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此外TE汽车业务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中国研发团队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目前的300多人。TE中国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沈伟明表示,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各种挑战,TE将一如既往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把更多绿色解决方案带入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秀婷  管顺丰 《北京汽车》2003,(2):20-23,27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宏观经济、市场主体、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市场绩效等特点的分析。对中国汽车市场营销与消费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发育我国汽车市场,使之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娜 《中国电动车》2021,(3):150-151
箱包产业作为白沟的第一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白沟快速成了全国最大箱包产销基地,具有极大发展潜力.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出口贸易受阻、国内消费缩水等严峻形势下,白沟箱包产业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进程,在目标市场、销售方式、线上平台、自身建设各方面探究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宏观环境对汽车服务产业升级的影响是很大的。分析宏观经济离不开投资、消费和出口。未来5年,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不可能显著改观,原因很简单,大家的收入虽然在提高,但传统的就业机会在减少,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实际上减少了低端就业岗位,这部分人最有消费潜力,但失业会让他们无力消费,而互联网产业创造的就业普遍满负荷运转,IT民工们基本没时间消费。中国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会导致出口竞争力降低,未来几年出口竞争力降低的问题很难缓解。综合来看,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在“3.15”消费权益日前夕,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车用润滑油制造商一统一石化以“中国,加油!”为主题,突然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产品升级风暴:从2004年3月15日起,统一润滑油将中高档产品的基础油升级为“加氢基础油”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经济发展和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是转变生产和消耗方式,节约能源;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低碳可再生能源,树立以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为核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分析了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和我国汽车消费现状,提出了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清泰 《汽车工程》2008,30(5):377-379
中国汽车工业顺利渡过了人世过渡期,大众汽车消费不断升温;汽车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已经显现;中国汽车产业的布局初步形成;市场竞争愈加充分;汽车消费和生产对全社会的渗透作用和影响力快速扩展.此文为作者2008年4月27日在清华大学2008年校友汽车行业主题论坛"汽车强国之路"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汽车产业是原油消耗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共识。文章深入研究了国内外能源发展现状,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消费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以发展新源汽车优化能源消费革命为突破口,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技术革命,综合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媛 《汽车纵横》2022,(3):27-30
2021年是中国越野车市场走向火热的一年.长期被定义为小众市场的越野车,随着消费升级、疫情带来的出行需求变化和汽车个性化出行时代的到来,在用户参与共创的共同作用下,越野车市场拓圈增量.这个曾经的小众市场终于迎来"爆发"期.  相似文献   

19.
朱毛斋 《经济导报》2007,(50):48-49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在连续十年保持20%的高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9月又保持高增长态势,手机、家用电脑,携带型电脑等主要消费电子产品仍保持30%左右的增长,电视机增长平稳,但产品结构调整在加快,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也保持较高的增长,中国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因经济环境疲软而面临"拐点"的中国汽车业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高油价灼烧的痛楚,这也迫使政府主管部门开始伸出调控之手,以至于影响汽车发展和消费的政策措施频出.首先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点工作的通知>,其中对于汽车行业提出更多要求: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加强运输节能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随后.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出通知,自2008年9月1日起,调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旨在鼓励节能环保型高性能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