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的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船的存在造成严峻威胁,针对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的特点,通过对雷达/红外复合干扰技术的研究,分析现阶段对抗现状及对抗手段的缺点,提出了复合对抗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末制导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生亮  林龙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3):98-100,105
箔条冲淡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雷达末制导反舰导弹的重要手段之一,冲淡干扰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分析了方位搜索角和距离搜索波门等末制导雷达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消除影响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可能面临的干扰手段。将受干扰阶段分为开机搜索阶段和跟踪阶段。按照敌方施放干扰的战术意图,将开机搜索阶段可能面临的干扰分为迷惑干扰和冲淡干扰两类,将跟踪阶段可能面临的干扰分为转移干扰、质心干扰、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四类。研究了开机搜索阶段重新搜索时目标的选择方法和依据,以及跟踪阶段对抗各类干扰可采用的措施及预期对抗效果。对研究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分析烟幕的特性出发,研究了烟幕对抗光电制导导弹的过程,建立了舰艇运动,烟幕运动,反舰导弹运动,以及舰艇编队作战时烟幕伴随干扰反舰导弹的数学模型,得出了烟幕遮挡舰艇效果判定的步骤与方法.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得出了影响水面舰艇烟幕干扰效果的主要因素,用图形的方式表示了干扰效果的角度区域.最后提出了编队条件下水面舰艇烟幕干扰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代导弹大量采用单脉冲末制导雷达,使得传统的舰载有源角度欺骗干扰完全失去干扰效果。针对其特点,论文研究采用投掷式有源干扰诱饵对其实施干扰,从理论上证明采用这种干扰对抗单脉冲导弹可以有效保护已方舰艇,同时,也通过仿真计算证实它的有效性,并总结出了使用此干扰时的限制条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和运动轨迹,计算了掩护大型水面舰艇所需的干扰能量,论述了舷外有源干扰机在电子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生亮  杨庆  贺静波  刘忠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2):88-90,117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普遍采用单脉冲跟踪体制。尽管质心干扰最终效能受多方面影响,但舰艇和干扰源的目标散射特性是影响质心干扰效能的最基本方面。因此,从目标散射特性和单脉冲末制导雷达对目标信号处理过程入手,是研究质心干扰效能一条可思考的途径。本文从信号级入手,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研究了质心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跟踪方位概率密度函数,并通过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跟踪方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对比,验证了本研究思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出色的软杀伤能力作为水面舰艇自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对抗反舰导弹攻击,是提高舰艇生存能力的途径之一,它体现为舰艇特征信号与对抗之间的平衡。为了对这个平衡进行优化,评估未来水面舰艇的软杀伤概念,必须对反舰导弹的攻击和舰艇自防御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当代和未来水面舰艇的雷达反射截面的预测问题,并针对不同反舰导弹的雷达自导头、特定的水面舰艇雷达反射截面数值和对抗系统的数据,研讨对反舰导弹的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毫米波的特点,给出水面舰艇针对毫米波制导雷达进行无源和有源干扰一些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箔条干扰是三种无源干扰方式中最廉价、高效和使闲广泛的一种。由于这种干扰降低了反舰导弹的命中概率,因而各军事国家纷纷仿效研制,使其发展完备、种类繁多。箔条干扰的发展又使世界军事家和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致力于研究抗箔条干扰措施,从而又促进了末制导雷达抗箔条干扰技术的发展。两者的相互依存和作用,不断孕育着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与箔条干扰武器的新对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对抗反舰导弹威胁,大力发展舰载电子对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舰载电子对抗技术主要包括舰艇隐身、电子侦察告警、一次性干扰与有源干扰机、激光致盲与烟幕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有源干扰影响反舰导弹命中概率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典型有源干扰对反舰导弹各个阶段的干扰方式和作用机理,提出有源干扰对反舰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影响的干扰模型,解决有源干扰影响反舰导弹命中概率的综合效能分析问题,对提高我军舰艇电子对抗反导能力,保证部队战斗力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复杂电磁环境下反舰导弹面临的多种干扰样式,研究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可以采取的抗干扰技术,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并对如何提高反舰导弹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舰艇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战术运用的要求,推导了平面干扰、直线干扰两种使用条件下的干扰方程,结合舰艇和来袭导弹的实际参数,以直线干扰情况为例,计算了舰艇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的发射功率,讨论了舰艇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的发射功率与诱饵布放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舰艇雷达有源干扰战术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面舰艇雷达有源干扰的任务、特点、分类等问题出发,研究舰艇雷达有源干扰的战术运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雷达有源干扰方程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对抗日趋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大力发展舰载电子战技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舰载电子对抗技术主要包括舰艇隐身、电子侦察告警、一次性干扰装置与有源干扰机等等。本对此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提高舰载箔条干扰效果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攻击过程和水面舰艇运用箔条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三种方式,从技术和战术角度研究了提高舰载箔条干扰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数字仿真、实物和半实物仿真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直接信号注入”的方式,设计实现了反舰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围绕导引头末制导雷达回波信号的生成、注入,以及导引头输出数据的建模分析,详细研究了目标回波、箔条干扰、杂波等雷达信号环境模型的建模仿真方法,设计了导引头信号注入装置,并实现了根据导引头输出数据模拟反舰导弹机动弹道及反舰导弹性能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9.
建立冲淡干扰对抗导弹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干扰过程和效果进行仿真和评估,分析冲淡干扰方式、导弹制导方式、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距离、箔条云发射距离和箔条云发射时机对冲淡干扰成功概率的影响,对提高舰艇自卫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舰载软杀伤武器一般称为电子对抗和干扰武器,依靠电子对抗资源来破坏敌反舰导弹对舰艇的捕获和跟踪,致使反舰导弹攻击失效。对目前海军水面舰艇广泛装备和使用的、专用于对付反舰导弹的舷外无源干扰和舷外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形式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未来舰载软杀伤技术及武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