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舰导弹使用概略射击方式射击,需要综合考虑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特点、导弹自控飞行散布误差、目标机动、目标方位误差等因素,重新确定导弹的有效射击距离.根据反舰导弹的自控飞行误差建立了导弹航迹拟合模型,对航迹模型的自控终点散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并对导弹的动态捕捉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反舰导弹概略射击方式的捕捉概率,分析得出概略射击方式的有效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的射击方式是影响其捕捉概率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选择射击方式,以提高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问题.在分析目标散布的基础上,建立了反舰导弹2种射击方式下的捕捉概率模型,并在设定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比较分析了多种目标要素对2种射击方式下捕捉概率的影响,为反舰导弹射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分析结果来看,目标要素中目标速度和距离对射击方式选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星载微波散射计测量海面风场技术可以提高反舰导弹的射击精度。文章分析了海面风场对反舰导弹射击精度的影响,由于现有修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即利用星载散射计测量海面风场,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超视距导弹射击中,可以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从而提高导弹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基于导弹捕捉概率的卫星信息时效需求计算模型基础上,实现了单一卫星信息引导下导弹超视距攻击对信息时效需求定量计算,提出了导弹超视距攻击“后置点”射击的方法,并利用实例对计算结果和方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特点,建立了单次射击杀伤概率计算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单次射击杀伤概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一个目标通道连续单射、连续齐射和多个目标通道集火齐射对目标杀伤概率模型,并对各种射击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齐射导弹数量和集火齐射目标通道数量等射击参数优选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载弹炮结合武器和反舰导弹的特点,建立了导弹射击效能仿真模型和火炮射击效能仿真模型,最后建立了弹炮结合武器射击效能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目标的毁伤概率进行了仿真。该模型能较精确地对射击效能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7.
火力分配是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射击指挥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最大毁歼概率原则,探讨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准确把握导弹发射和高炮的射击时机,使弹炮结合武器系统达到最大毁歼概率,发挥其最大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反舰导弹导引头外场试验输出数据,通过对导引头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得到导弹航控量,用于反舰导弹自导段弹道仿真,最终给出导引头完成任务概率。形成以导引头捕捉概率、稳定跟踪概率和导引头完成任务概率为评估参数,外场试验与数字仿真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解决了一些现有的评估方法不能直观反映导弹抗干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对空中目标的抗击过程,分析了舰炮与导弹火力交接、舰炮射击时机等问题,基于全航路命中概率以及舰炮武器系统自身特点,提出了舰炮杀伤区的数学模型。模型包含舰炮武器系统全航路命中概率、最大跟踪角速度、射速、装弹数,目标运动速度以及最大航路捷径和高度等约束条件,可以为射击试验方案制定、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提供参考。为了形象说明问题,文章进行了部分仿真验算。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舰空导弹武器转火射击种类基础上,构建了单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的一次转火射击方法、逐次转火射击方法与越批转火射击方法,以及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的通道转火射击方法与扇区转火射击方法,为舰空导弹武器转火射击组织实施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导弹命中给定区域的模拟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得到导弹射击落点偏差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分位数法和K-S检验法确定误差分布样式、模拟得到制导误差具体分布的方法,对误差分布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弱相关的相关系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出导弹单发命中给定区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次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过程的分析,对单目标通道建立了射击次数模型。对单目标通道射击次数模型经过适当变换,求出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第一个目标通道的射击次数,并根据一次射击周期中可用目标通道数受弹目遭遇时间和各目标通道作战空域不同的限制,建立了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次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编队防空反导作战拦截次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过程的分析,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从被攻击舰和掩护舰两方面着手,建立整个编队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来袭目标的射击拦截次数模型.为进一步计算舰空导弹射击效能提供了方便;同时,仿真参数对射击次数的影响也能为部队作战训练和武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俄罗斯海军反潜导弹的发展、系统构成、战技性能和弹道控制,分析几种典型反潜导弹武器系统及射击、引导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单舰和水面舰艇攻击群反潜导弹战斗使用方法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反潜导弹的研究、发展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转火射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转火射击的概念,提出了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最小通道内转火射击周期、最小通道内转火射击周期、通道间转火射击周期概念,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中口径舰炮反导能力,提出了高射速下中口径舰炮层层拦阻射击的方法,利用多发炮弹在反舰导弹运动航路上同时空炸,形成若干破片域,经过破片域等效分析计算在120发/min、240发/min、360发/min、480发/min的高发射速率下,对不同运动速率的反舰导弹在该种射击方法下的毁伤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舰炮的高发射速率,在层层拦阻射击方式下,全航路对目标的毁伤概率相对于传统的跟踪射击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冲淡干扰对抗导弹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干扰过程和效果进行仿真和评估,分析冲淡干扰方式、导弹制导方式、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距离、箔条云发射距离和箔条云发射时机对冲淡干扰成功概率的影响,对提高舰艇自卫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舰载火箭炮实施海上攻击时,命中概率是衡量火箭炮射击效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舰载火箭子母弹对海射击为例,在分析了射击误差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发火箭子母弹命中概率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3,(9):134-138
通过计算发现直航两雷平行航向齐射有关射击参数的计算方法不能使无误差条件下各雷与目标舰首及舰尾相遇,并证明鱼雷平行航向齐射不可能满足这一性质。考虑以舰首及舰尾为瞄准点和总以观测点为瞄准点的2次独立射击方式,就射击组织方式的简单性、参数计算、2条鱼雷可能相互干扰等问题进行定量描述。就一些概率指标,将这2种方式与平行航向齐射进行比较。数值实验发现,特定条件下,当误差水平较大时,几种方式差别较小,而随着误差水平变小,似乎不应使用原平行航向齐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