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通过对潜艇作战过程和作战环境的分析,根据杜派指数法的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影响潜艇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利用指数法评估潜艇作战效能的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军事应用。该模型可为部队训练和作战提供潜艇装备的战斗效能数据,找出影响潜艇作战能力的敏感因素,为发展新型装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系统效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依据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特点,借鉴探索性建模与仿真分析思想,构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框架,讨论了基于探索性分析的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过程。对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多分辨率装备体系结构模型、多层次指标体系及其基于作战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为深入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舰艇编队雷达网的作战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队的作战效能.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舰艇编队雷达网作战能力的因素,建立了基于雷达网作战能力的编队综合作战能力指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数模型能反映编队装备体系效能与编队雷达网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计算几种舰艇编队编成模式下的综合作战能力指数,选择最优的编成模式.该模型对于辅助指挥员进行科学预测,合理编成编队,选择较好的配置方案,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系统效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依据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特点,借鉴探索性建模与仿真分析思想,构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框架,讨论了基于探索性分析的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过程.对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多分辨率装备体系结构模型、多层次指标体系及其基于作战过程的动态评估方法,为深入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的Sobol指数法,将模型分解为单个参数及参数之间相互组合的函数,通过计算单个输入参数或输入参数集的方差对总输出方差的影响来分析参数的重要性以及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并将Sobol指数法应用于一定作战条件下的鱼雷作战能力分析,探讨了相关关键技术指标及其交互作用对鱼雷作战能力的影响,为鱼雷武器的论证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海战中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舰艇单平台装备体系和舰艇编队多平台装备体系的交战模型,分析了信息化海战中海上编队装备体系结构,归纳了信息化海战中海上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海战中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估多层次指标体系顶层框架,并对编队协同作战能力、战场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兵力兵器交战能力等各层具体指标组成进行了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研究信息化海战背景下的舰艇编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面向复杂强对抗作战环境下新一代武器装备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的发展需求,针对多武器系统耦合体系作战缺乏体系框架设计方法、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缺乏科学评价手段等问题,开展基于对象模型的武器系统体系设计、数据驱动的装备建模与学习方法、体系对抗博弈的作战态势动态生成等技术研究,构建强对抗条件下自主可控的武器系统体系设计与评估平台,提高体系作战条件下的武器装备设计智能化水平与体系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8.
水面舰艇反潜作战效能的FAHP评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水面舰艇反潜作战效能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其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反潜作战效能的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法建立了反潜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采用专家组决策法(Delphi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各指标权重,得出了符合反潜作战理论的结论,是一种对水面舰艇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进的ADC模型,结合海战场环境下装备工作状态转换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舰艇作战能力的效能评估模型和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例,分析了装备工作状态对相应火力分配的影响,从而影响导弹艇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0.
鱼雷装备任务效能是衡量鱼雷完成作战任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分析鱼雷作战任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方式对鱼雷装备执行作战任务的动态过程建立仿真模型,充分考虑装载阶段鱼雷的储存可靠性和不同阶段作战过程装备的实际运行状况,通过仿真计算得到鱼雷全任务周期的任务可靠性,进而对鱼雷装备任务效能进行评价,为鱼雷装备研制初期的系统设计和可靠性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上反卫装备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效能评估非常困难。对其进行效能评估,应该依据体系结构的划分,经历先分后总的评估过程,即先对其作战效能进行模块化研究,然后再进行效能聚合。按照先分后总的效能评估思路,首先分析了海上反卫装备体系结构,然后运用ADC法研究打击子体系的效能评估模型,建立了合理的效能评估指标,详细分析了元素建模过程。可以看出,ADC法逻辑性强,计算简单,大大降低了效能评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体系作战要求,结合南海岛礁火力打击作战的特点和实际,将岛礁群构成的目标体系抽象为网络,利用系统优势函数和网络效能评估目标体系的整体作战能力,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整体作战能力为目标,建立目标选择模型,设计模型的求解算法.通过实例分析,得到了最优目标选择方案,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解决了目标体系的目标选择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型优化中采用更多的优化变量有可能带来"维度灾难"的问题,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不重要的变量并降维来缓解该问题。介绍以往提出的改进Sobol’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集装箱船兴波阻力优化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并降维。为减少分析的计算量,对该船型优化模型构建Kriging模型。对优化模型降维前后的优化过程、最优解及其波形和型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降维后优化模型收敛更快,最优解兴波阻力系数仅增大0.15%,采用改进Sobol’方法进行降维,能在保证最优解质量的同时,提高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现有渔船标准化建设中遇到的船体型线优化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仿真优化技术的船体型线优化方法,并以一艘灯光渔船的兴波阻力性能优化为例,通过半参数化方法提取10个控制参数用于艏部型线的变换,兴波阻力采用势流理论方法进行评估,并采用Sobol算法与梯度搜索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基于上述的船体型线优化方法最终得到兴波阻力性能最优的船型,优化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船体优化技术是有效的,有助于加快推进渔船船型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龙  严振华  王明哲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107-109,116
针对传统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不能将武器装备使用需求合理地映射到武器装备性能指标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和Sobol’法相结合的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该方法有助于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人员在需求分析中,加深对装备需求的理解,此外Sobol’法的引入对QFD质量屋的关系矩阵进行了定量构造,避免了关系矩阵由经验专家直接给出所造成的主观性,提高了QFD方法应用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是一类由众多异质的组件系统为了特定的使命而集成起来的松耦合复杂自适应系统。参照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 V2.0,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SoS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根据SoS的基本特性,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技术,介绍了面向对象的SoS体系结构的建模思想、方法及过程。最后以自动着舰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为例,详细展示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的实现步骤,提供组件系统体系结构的建模设计顺序及开发流程。该方法可用于集成系统功能仿真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定义,为了减少相控阵雷达系统效能评估中权重设置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在给出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引入熵权理想解法对指标权重进行求解,并对系统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文章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Kriging近似技术分别构造具有5根、7根龙骨的双层底板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代理模型,利用Sobol'进行双层底板架结构各设计参数对板架强度和稳定性响应指标的全局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强度响应,板架尺度及布置参数、构件尺寸参数均对其存在较大的影响;而对于稳定性响应,板架尺度及布置参数对其敏感程度较高,构件尺寸参数对其影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9.
陈郭  张刚  佘道明 《船舶工程》2015,37(7):59-63
基于船舶推进系统基准(SPSB)测试平台,建立了船舶推进控制系统的T-S模糊模型,结合满意控制理论,通过模糊化与反模糊化将船舶推进系统分成多个局部子系统,给出了各局部子系统在执行器恒偏差故障下,满足多个性能指标约束的故障诊断观测器设计方法。利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仿真模型,验证了船舶推进控制系统多性能指标约束下故障诊断观测器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船舶推进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