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用于乌兹别克斯坦土其马其·安格让铁路电气化工程的27.5kV户外三极双接地隔离开关是根据IEC129和IEC694要求设计的一种铁路专用户外交流高压电器,供电气化铁道变电所及接触网线路在有电压无负荷时切换线路之用。  相似文献   

2.
电气化铁道负荷过程及负荷行为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电气化铁道负荷过程及负荷行为仿真的概念、意义以及实现此种仿真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该仿真软件中数据库结构的设计,给出了完整的软件流程图,最终得出了一个在该方面的通用仿真软件,为该项技术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移动自动闭塞条件下列车区间运行延误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自动闭塞系统(MAS)是一个处于研究中的智能优先进列车控制系统,它将充分利用当今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以提高铁路的运营水平。本文将通过对移动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区段前后行列车运行状态的系统进行分析,着重研究移动自动闭塞条件下发生列车区间运行延误时的系统性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铁路信号设备干扰的特殊性,在对铁路现场电气化铁道干扰及设备有关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计算机联锁设备在电源谐波,共地阻抗耦合、输入和输出电路耦合数据通令方面的抗扰度检测项目和等级要求,同时提出了测试方法,以评估受试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问题中,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推证,得到了优化选取无功补偿容量的结论。也针对电力铁道负荷的特点讨论了补偿选点、可调补偿以及兼顾滤波等的效益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提供了一个如何在室内模拟产生电气化铁道钢轨不平衡电流的方法。内容包括系统的构成及特性。该系统为信号设备抗电气化干扰的敏感度实验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传统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移频自动闭塞设备的故障率高、灵活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的缺点,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3显示移频自动闭塞发送设备,利用单片机结合外部定时/计数器实现以及附属电路产生移频自动闭塞移频信号和低频调制信号.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增强设备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硬件扩充和软件设置,也可适应多显示移频自动闭塞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优化设计的新课题。在建立牵引仿真(或牵引计算)数据库基础上,应用数学规划方法提出了寻优设计的两个数学模型:最小能损模型和最少工程费用模型,并详细讨论了以最小能损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及算法。给出的算例表明,按寻优设计方案能有效地减少整个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功率损失(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图解模拟法的建立,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了组合列车在不同条件下的开行情况,较全面地阐述了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开行组合列车时中间站股道延长的数量和地点及组合列车扣除系数大小等问題,指出了组合列车的适用范围,可供我国考虑在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组织组合列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气化铁路在国民社会、经济和战略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牵引供电系统作为电气化铁路的动力能源核心,其战备安全问题值得关注。针对电气化铁路的外部电源及牵引变电所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重点目标,从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抢修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提高铁路外部电源的安全可靠性,增强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能力、抗打击能力以及战时受损的恢复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建议,对铁路军交运输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与既有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换相接入电力系统不同,提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即在同一电力系统内实现电气化铁路无分相的同相贯通供电系统.本文讨论了与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相关的三项关键技术:一是牵引变电所采用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治理负序,取消变电所出口处的分相;二是新型双边供电技术,取消分区所处的分相,减小均衡电流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同时,调整功率因数,保证牵引网电压水平;三是牵引网分段供电与测控技术,将供电臂适当分段,运用同步测量技术,更准确、更及时地判别故障类型与部位,并把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内.文章还说明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交流电气化铁路AT供电牵引网电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交流电气化铁路AT(自耦变压器)供电网络,明确物理概念,利用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换的 复合序网分析法,给出了牵引网、自耦变压器、牵引变压器、牵引负荷和电源等网络元件的序模型及AT 供电网 络复合序网的建立方法;定义了供电能力及其利用率,通过比较2X27.5kV AT供电模式与55kV AT供电模 式的特点和性能,说明了供电能力与负荷供电容量需求之间匹配的重要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 换的AT网络复合序网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物理概念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拟合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威布尔分布模型为基础的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建模方法。以京广线郑州南段牵引供电系统为例,根据统计的14年设备失效率信息,采用建模方法建立了牵引供电系统各设备的可靠性模型,运用BDD算法得到整个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计算了系统的有效寿命。拟合优度的K-S和W2检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是一种适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特别是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有效寿命的计算结果表明:牵引供电系统与接触网的有效寿命分别为3.116年与3.215年,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按照已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将整个牵引供电系统抽象成由外部电源、牵引变压器、牵引悬挂系统和电力机车等部分组成的电气系统。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以上各部分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高速铁路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高速和重载列车对牵引供电系统在电能质量、电分相等问题上的需求,提出了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贯通同相供电系统的思路,探讨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与方法,设计了系统中各级Agent的结构功能,并讨论了多Agent之间的通信、协调和协作方法.设计了变电所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以解决贯通同相供电系统中牵引变电所并网运行和变电所之间的潮流调度问题.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协调Agent参与分区协调的2级自治控制策略明显优于其他方式,能实现牵引变电所之间的潮流调度,并将受扰后的节点电压恢复到初始值,确保供电系统的整体电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整体水平,实现高速铁路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可靠运行,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将牵引供电系统风险因素的来源归纳为设备性能衰退、服役环境和人为维修活动3方面进行论述,总结了国内外电力系统和牵引供电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提出了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评估面临的数据信息不完备性与不确定性、服役环境复杂性、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式不足等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风险评估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未来应重点研究数据获取、评估模型、风险融合和风险应用4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牵引供电监控系统数据库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牵引供电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都是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数据库系统是牵引供电监控软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 大大影响牵引供电监控系统的性能。针对牵引供电监控系统运行的特点,分别讨论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数据模型,牵引供电监控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牵引供电监控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及生成。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综合运营调度系统Agent结构和规则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客运专线综合运营调度系统的智能性,采用智能体(Agent)技术,将运输调度决策过程看作是Agent之间的协商过程,建立了客运专线综合运营调度系统的多智能体(MAS)体系结构。将列车运行调度子系统、动车组调度子系统、牵引供电调度子系统和车站分别抽象为Agent,所有Agent构成了Agent社会,给出了Agent社会规则。在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二路四层垂直型结构的公司行调Agent结构和反应式车站Agent结构,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仿真结果表明:在遵循社会规则下,Agent能在10s内调整列车运行计划,5s内选取调度预案,因此,MAS体系结构可行,能够提高运营调度系统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19.
铁路发电车供配电装置微机监控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目前铁路发电车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与仪表监测系统存在可靠性差、维修工作量大及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的控制与链路系统(Control& Communication,CC-Lock)的铁路发电车微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给出了发电车供配电装置微机监控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可实现对发电车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系统的自动监测,降低设备故障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CC-Link现场总线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供电距离是衡量一个牵引系统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具有现实影响. 城轨交流供电系统采用电缆结构的牵引网,具有稳定、大容量输电的突出特点,因此量化研究该系统供电距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推导的角度对系统极限供电距离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的电路拓扑特点,理论推导系统牵引网阻抗、单车多车时牵引网电压损失、钢轨电位. 首先从牵引网采用架空线与电缆时的自然功率对比,推算采用不同截面积电缆时系统的极限供电距离;其次以系统高峰工况时的电压损失作为限制条件,分析系统极限供电距离;最后以既有电气化铁路标准对钢轨电位规定的限值作为限制条件,分析系统最大短回路区间长度. 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城轨交流供电系统最大单区间供电长度可达9.31 km,主变电所位于线路中间位置时,系统极限供电距离可达84.22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