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开发中重要的部件,其可靠性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期望点爆工况下安全气囊未点爆、延迟点爆,会使驾乘人员受伤严重。另外,正常行驶工况下安全气囊误点爆不仅会造成驾乘人员伤害,还会增加车辆维修成本。因此为验证汽车安全气囊性能和质量,国家2019年发布GB/T 37474-2019《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误作用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本文就安全气囊匹配试验矩阵,以及气囊标定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为汽车安全产品标定及验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电阻是电子元件中最常见的器件之一,它的单位是欧姆,电阻的测量可以使用万用表,还可以使用色标来识别它的大小。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安全气囊系统(SRS)随之而生。一辆车是否配备了SRS也是衡量此车档次高低的一个标准,装备了SRS的汽车可以在碰撞中保护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使驾乘人员所受伤害降到最低限度。由于此系统与驾乘人员的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当系统有故障时,应该及时检修。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是不同于其他系统的,因为SRS的主副气囊都属于一次性元件,也就是说,它只能工作一次。在主副气囊爆开以后…  相似文献   

3.
黄安华 《驾驶园》2006,(10):24-25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是汽车上安装的一种安全辅助保护系统,其作用是当汽车的前部受到强大冲击时,能使驾乘人员的头部、胸部、肩部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可以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以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4,(9):52-57
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许多国产车都先后配备了安全气囊。ABS等安全装置,但是,安全气囊不比空调,音响等车载装置,它的作用是有条件限制的,并且只在某一范围内适用,若不了解安全气囊的工作条件和范围,而一味地认为有了气囊就万事无忧了,最终安全气囊可能非但不会起到安全的作用,而且还会给驾乘人员造成其他意外的伤害,甚至因理解错误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或避免驾驶员与乘员在汽车碰撞时遭受伤害,现代中、高档轿车上都装有辅助防护安全气囊系统。由于该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工作要求高,而工作时机又极少,因此在使用和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否则可能导致系统意外张开,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或者由于误操作造成安全气囊不起作用。使用注意事项1.任何车辆都不要超速行驶。任何安全设备都无法保护超速行驶中的撞击。2.切勿在安全气囊罩盖上或周围放置物件,特别是不能在安全气囊的弹射出口放置杂物。因为,在安全气囊充气起作用时,这些小东西就有可能在气囊爆发的带动下像子弹一样射向乘员…  相似文献   

6.
安全气囊是现代的被动性安全装置之一,对驾乘人员头部、颈部的安全有十分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汽车发生正面及侧向碰撞时,其保护作用更明显.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非常迅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检测出碰撞强度,并将信号传给电控单元(ECU),对于中等强度以上的碰撞,电控单元向气囊组件发出指令,在极短的时间内气囊迅速充气胀起,当人体接触到气囊时,气囊逐渐泄气,从而对驾乘人员缓冲保护,整个过程仅需几分之一秒.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安全气囊被认为是车辆乘员保护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气囊与座椅安全带及其它安装的安全系统一起.必须在毫秒时间内对车辆的碰撞作出响应。另外侧面安全气囊、头枕安全气囊、头部帘式安全气囊及膝部安全气囊等为驾乘人员提供了附加保护。因此.确保安全气囊在15年之内(车辆使用寿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都能正常发挥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气囊盖是气囊系统的关键部件。图1所示为DSM工程塑料提供的创新性材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美国TRW汽车集团近日在欧洲发布其最新的自适应侧安全气囊技术。该安全气囊技术以"灵活适应性排气"为特点,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碰撞强度自行调节,从而起到加强驾乘人员保护的作用。自适应乘员安全技术由10年前引进的双级充气装置作为开端,目前已经发展到在气囊打开时,能够将展开力度、安  相似文献   

9.
乘员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但现在安全气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气囊在低速时打开。当乘客偏离座位,或未系安全带时,安全气囊仍起作用;乘员不论是男性、女性、小孩或无人时,不管碰撞速度大小、碰撞严重程度等安全气囊都要打开,这样可能反而会使乘员受到伤害。因此德尔福集团开发了智能型安全气囊,它可根据乘员的重量、身高、大小、就座位置、车座位置、是否佩戴安全带、碰撞的程度、碰撞速度、碰撞方向等提供双级的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不工作,这样可大大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如乘员是小个男性、女性时,安全气囊膨胀70%;是小孩时安全气囊不打开;碰撞虽然超过门槛值,但不很激烈时安全气囊膨胀70%;当碰撞激烈时,安全气囊全部打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或避免驾驶员与乘员在汽车碰撞时遭受伤害,现代中、高档轿车上都装有辅助防护安全气囊系统(SRS气囊系统),由于该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工作要求高,而工作时机又极少,因此在使用和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否则,可能导致系统意外张开,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或者由于误操作造成SRS气囊不起作用.本文将以丰田TOYOTA系列轿车为例,说明SRS气囊系统的使用及检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1.机械维修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装备安全气囊的汽车上工作时,必须遵守制造商提出的维护注意事项:电源不要靠近气囊组件背后的气体发生器;不要用模拟万用表或测试灯检测气囊系统导线;在维护汽车前要解除安全气囊系统.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安全气囊意外膨胀,造成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12.
误区之一:有安全气囊不系安全带.车辆出现碰撞时,仅靠安全气囊是不够的.首先,安全气囊爆发力非常大,没有安全带的缓冲直接撞到正爆发的气囊上,会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其次,安全气囊只有在正面120°范围内发生碰撞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次动作的双安全气囊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两次动作的新型双安全气囊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要点。在低速(小于30km/h)冲撞时,该系统只起动安全带预紧器,在高速冲撞时,安全带预紧器和双安全气囊同时起动,从而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汽车召回制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美国执行召回制的条件 1.1汽车或车辆的装备系统(含轮胎)不能完全符合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 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设定了各类机动车辆与安全相关的各种零部件及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系统如制动系统、轮胎、照明系统等,二是保证在车辆发生事故后能够保护驾乘人员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的系统,如安全气囊、安全带、儿童约束保护系统、吸量转向柱,摩托车驾乘人员头盔等)的最低性能要求,它们适用于一切在美国注册生产和销售并在美国各种道路和高速公路上使用的车辆.  相似文献   

15.
一汽MAZDA6的安全气囊系统采用了包括窗帘式安全气囊的6气囊系统,对车上人员的保护非常周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其系统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故障的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乘员保护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一部分,它主要有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二者共同作用,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后,系统会点燃引爆材料引发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身体与车内零部件碰撞之前及时到位,在人体接触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背面气孔排气,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案例以宝马F35车型为例进行示范,宝马F系列的车型均可按本案例进行操作。1.拆装主驾驶气囊注意:不要对安全气囊单元使用暴力!松脱安全气囊单元时只能使用规定的工具!提示:不按规定操作会触发安全气囊单元,并因此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断开负极蓄电池导线。将星形头螺丝起子T20(图1中1)垂直插入隐藏的开口中,直到可感觉到极限位置(图1中2)为止。  相似文献   

18.
郭普战 《汽车运用》2012,(11):33-34
安全气囊为汽车辅助防护系统或辅助束缚保护系统,该系统旨在减轻人员遭受意外猛烈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当汽车遭受撞击使车速急剧变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等危险情况时,安全气囊能迅速膨胀打开,承接并缓冲车辆紧急停下时的惯性作用力,使车勤人员、乘员头部和身体产生的向前作用力得到反向分解、分化,减轻人体所遭受的伤害,起到保护身体的功效。一、安全气囊的安全使用设计与设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准确的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为整车碰撞或滑台试验仿真分析中模拟假人的伤害值提供可靠输入,建立对称式层状折叠气囊模型,根据实际安全气囊水平动态冲击试验结果对标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均压法建立的安全气囊模型计算效率较高,适用于驾驶员的碰撞仿真及约束系统匹配分析,采用文中调整安全气囊排气孔和布片的泄气系数曲线函数的方法进行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对标,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气囊泄漏特性,模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上海别克乘用车安全气囊(SIR)系统从方向盘中心和仪表板右侧展开气囊,与膝垫和转向柱同时撞产生的能量,以保护乘客。驾驶员座和乘客座膝垫位于仪表板下面,当前方产生足够的碰撞力作用在偏离车辆中心线30°内会使气囊展开。 SIR系统结构特点 上海别克轿车安全气囊SIR系统由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线圈、充气保护装置IP模块及仪表组件上的气囊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