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杂散电流的防护是地铁工程施工时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旦有产生杂散电流,会腐蚀结构钢筋及地下金属管线,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导致地铁隧道结构及地下金属管线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会对地铁的安全运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首先对杂散电流造成腐蚀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杂散电流防护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控措施,解决了杂散电流对结构钢筋及地下管线造成腐蚀的问题,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5)
以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多层轨地回流分布式结构为基础,分别推导正常情况和发生绝缘损坏时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等的数值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地铁轨道回流的分布规律,总结出包含多种工况下的杂散电流统一分布公式及其简化形式,进而推导出适用于直流牵引计算的轨道回流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由于设计、施工等因素导致的我国地铁区间隧道渗漏水,衬砌掉块、厚度不足、开裂、脱空以及不密实等病害频发,严重危及地铁的运营安全。针对地铁区间隧道施工造成的衬砌质量缺陷,在分析缺陷成因基础上,对不同隧道缺陷的形式及缺陷的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统计分析,对隧道衬砌施工中存在典型缺陷对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厚度不足以及组合缺陷等条件下隧道衬砌的安全特性。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施工中隧道衬砌缺陷地质雷达无损检测的测线布置方式,指导了区间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公路隧道所处环境条件入手,根据其混凝土衬砌结构的物理化学腐蚀机理,综合分析探讨影响隧道衬砌的腐蚀问题和耐久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一L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龙  高菊茹  袁玮 《隧道建设》2019,39(Z1):404-410
为解决合理选择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以有效控制开挖过程中发生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地下水位下降的难题,通过调研国内地铁区间隧道常用的暗挖施工技术及日本结合新奥法原理与挤压混凝土施工技术(ECL工法)提出的盾构隧道现浇混凝土衬砌系统(SENS工法),对矿山法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和SENS工法在适应地层、场地占用、所需埋深、衬砌质量、地表沉降、交通影响、地下管线影响、施工噪声、施工风险、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比选,得出SENS工法在富水砂层施工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衬砌质量、地表沉降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值得在国内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影响公路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耐久性的外部因素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并主要基于对氯化物对混凝土侵蚀和混凝土碳化规律的研究,对公路隧道衬砌结构的设计基准期改为100年后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提出了估算模式,并对取值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混凝土开裂会影响其长期使用性能,导致结构耐久性退化。客运专线隧道二次衬砌的细微裂缝甚至会在车辆运行作用下(振动、气动压力)扩展,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控制衬砌混凝土施工期裂缝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现场测试采用在衬砌混凝土上预留孔的方法测定二次衬砌现浇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得到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衬砌混凝土内埋置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方法测试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应变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化规律从量值上表现为: 边墙部位的压应变态势、拱顶部位的拉应变态势及拱腰部位的过渡态势。拱顶部位在施工期表现为拉应变,这是衬砌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溶洞对地铁隧道开挖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区间地铁建设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分析,探讨了溶洞的不同分布位置、溶洞的尺寸大小及溶洞与隧道间的不同净距对地铁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各种因素对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安全系数、土层塑性区和主应力的分布以及隧道衬砌环的弯矩分布等均有较大影响。当隧道拱腰侧面溶洞较大时,施工中应加强溶洞自身稳定的处理,以保安全。研究结果目前已用于实际工程的建设中,且对其他类似区域的盾构隧道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胥俊玮 《路基工程》2017,(1):169-173
为揭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及地表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依托某新建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构建了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地表横向、纵向沉降规律以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内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铁矿山法隧道结构耐久性分析,提出不同于以往二次衬砌结构计算的新方法,即是建立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共同受力的基础上,并考虑初期支护本身耐久性等因素,释放隧道初支端弯矩进行二次衬砌结构计算的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且更符合矿山法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依托玉磨铁路中老友谊隧道工程,对C50高性能混凝土隧道衬砌在酸性环境下的强度和耐久性,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水胶比相比,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更大;在酸性环境中,相比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的变化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大,而混凝土中电通量数值则对粉煤灰掺量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寒区冻融环境下,隧道衬砌普遍存在开裂、剥落、挂冰以及路面冒水、结冰等冻害,严重危及隧道的运营安全.结合大坂山隧道的实际工程情况,从隧道的冻害成因和冻胀机理出发,分析了围岩的冻胀膨压力对衬砌结构的作用特性和规律,以及衬砌混凝土在冻融作用下的损伤情况,得出主要结论有:围岩冻胀膨压力是影响隧道衬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拱脚在断面内最先达到最不利状态,混凝土自身的特性直接影响其抗冻融破坏能力.并据此提出可行、有效的技术对策,对提高寒区冻融环境下隧道衬砌耐久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五讲——衬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3):251-256
从使用性、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和特殊围岩时补充支护的力学功能等方面分析二次衬砌的功能,说明二次衬砌是确保隧道使用性、耐久性、降低不确定因素影响及具有力学功能的不可或缺的构件。分析衬砌的耐久性: 目前各国对衬砌的计划使用期限的规定一般是100年;调查显示,混凝土衬砌经过修补或采用“预防维护”体制,可以满足100年的耐久性要求,但运营隧道的衬砌有随时间逐渐劣化的趋势。隧道结构劣化的原因除了施工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外,主要是围岩劣化和衬砌本身劣化。结合日本的试验分析认为: 在耐久性设计中,可以不考虑围岩劣化的问题。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调查发现目前衬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衬砌混凝土不密实; 2)衬砌背后留有空洞; 3)衬砌厚度不均匀,拱顶厚度偏薄且留有空隙; 4)衬砌混凝土存在潜在的裂缝。总结各国在提高隧道二次衬砌耐久性方面的主要措施: 1)尽可能不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2)采用钢筋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0 mm; 3)采用喷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时,除计算厚度外,应增加50 mm的保护层厚度; 4)二次衬砌应设置仰拱; 5)仰拱和拱墙须“闭合成环”; 6)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7)减少混凝土衬砌的初始缺陷。认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好6)、7)两点,衬砌的耐久性将得到极大的改善。针对6)、7)两点,介绍日本在衬砌施工关键工艺--浇筑、捣固和养生方面的做法: 拱顶部水平压入浇筑工法、隧道衬砌拱顶捣固系统、喷雾养生和采用塑料模板,以期为我国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吴静  吴立  左清军 《公路工程》2015,(2):48-50,63
某大断面隧道从地铁下方穿过,且地表为城市一级主干道,隧道的开挖会对地铁衬砌及地表道路产生影响,隧道与地铁之间的净距控制非常关键。分别探讨了在不同净距下隧道开挖之后地铁衬砌位移及地表沉降位移,并参考一定的标准,并得出隧道与地铁之间最小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5.
宋健 《路基工程》2018,(1):200-205
广州某地铁隧道发生坍塌事故,使隧道衬砌背后形成空区,且有民用液化气罐埋在塌陷区。为消除安全隐患,采用陆地声纳法对塌陷区及影响区进行探查,探明了液化气罐分布位置及衬砌背后空区,对修复工程的安全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型隧道薄壁混凝土衬砌收缩开裂严重地影响其使用功能和寿命,通过温度应力试验机和平板法试验对衬砌混凝土早期应力和开裂等变形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新型膨胀剂和纤维复掺对混凝土衬砌早期塑性开裂性和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6%~8%的膨胀剂可有效补偿和减少衬砌混凝土收缩,应力储备提高了25%,降低了隧道混凝土衬砌开裂。  相似文献   

17.
隧道衬砌介电常数试验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模拟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分别就不同龄期和不同深度2种情况,采用地质雷达对混凝土衬砌中雷达波的传播速度进行测量,由此得到相应介电常数的测量值,并发现介电常数随衬砌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大这一反常现象。结合隧道混凝土衬砌的特点,考虑隧道混凝土衬砌中的自由水分布,将多相混合物介电常数的体积模型作进一步改进,提出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说明所得试验结果,为地质雷达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衬砌深度的精确测量提供了必要的修正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5,(11)
多年冻土区隧道衬砌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循环作用而发生冻胀破坏,威胁隧道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针对依托工程衬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得到混凝土质量、相对动弹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拟合了函数关系;分析了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内在原因;为提高多年冻土区隧道衬砌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隧道在城市地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保障隧道运营安全,不可避免要开展隧道衬砌结构的维护与修复加固工作。采用碳纤维编织网与基体材料相复合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因其具有轻便、快捷、耐久性好的特点而在隧道衬砌修复加固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但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加固性能评估方法。该文基于碳纤维材料的导电特性,设计并进行TRC加固混凝土试件试验,研究试件在受力变形破坏过程中加固层碳纤维的电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监测碳纤维材料电阻值的变化,可以有效评估碳纤维以及TRC的加固性能。  相似文献   

20.
赵纪平 《隧道建设》2002,22(3):30-32
通过对浙江75省道里王隧道衬砌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纹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产生裂纹的原因及治疗措施,进一步探讨了隧道衬砌裂纹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