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HMIoIV)是解决其智能化级别难以快速跨越至高度自动化水平的有效过渡手段。HMIoIV涉及了L0~L3级别的智能汽车的多种自动化技术,包括先进辅助驾驶系统。针对当前国内外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其概念、结构和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根据独立驾驶人参与的数量和驾驶操作方参与的数量将现有的人机共驾技术分成3类:单驾双控结构、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Traded Control)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Shared Control);并对驾驶人为因素、驾驶人模型、自然驾驶人状态监测和驾驶意图识别、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的研究方法以及权限与责任的关系进行全面综述。最后,分析总结当前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是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ICV)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详细列举分析了侧向驾驶辅助的发展现状,包括弯道速度预警、盲区监测、车门开启预警、变道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以及车道保持辅助和交通拥堵辅助。并以市场和量产化为导向,分析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网联汽车是集合汽车自动化驾驶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网联汽车包含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联网(V2X)两种发展路径。国外多数采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优先车辆智能化的发展,再进行少量的设施布局,我国由于信息化通讯方面的优势,选择同时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周鹏  杨静 《时代汽车》2022,(2):33-34
分析了5G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在发展战略、研究意义和趋势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把5G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有机融合,可有利于ICV的规模化、定制化技术架构的完善,以期实现ICV车辆间的信息实时换接、均布负载和信息的抗干扰与安全的构想.进行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CV)运动规划方法的研究,根据规划时空尺度和任务目标,将ICV运动规划细分为路径规划、路线规划、动作规划和轨迹规划4级子任务,回顾了各级子任务中智能网联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ICV中驾驶人行为特性及其对运动规划结果的影响;从技术背景、研究场景、算法流程和应用理论4个方面,提出ICV运动规划方法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由于ICV主要依赖车辆网联信息规划运动路径,而路网中同时存在不同网联等级的ICV,这将增加路径规划问题的求解难度;现有ICV路线规划模型较少考虑周边多车运动状态以及路段车道设置情况,将现有算法与微观交通流模型相结合有助于解决此问题;ICV中人机协同及任务切换领域已出现诸多研究热点,如城市道路上换道与转弯动作规划、ICV引导非网联车辆行驶等问题;借鉴驾驶人行为模式规划ICV运动轨迹已成为研究共识,但是车-车、车-路网联信息在此领域的应用仍然有限;采用反馈-迭代的方法进行ICV运动路线和动作协同规划、运动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有助于获得全局最优的运动规划结果和车辆控制策略;根据具体规划任务特点选择构建ICV运动规划模型的基础理论,有助于发挥各类理论的优势,提升规划算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ICV)在网络架构、信息安全、智能决策以及标准融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12月26日,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的复函》(标委办综合[2017]230号),同意成立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编号为SAC/TC114/SC34,英文名称为:Subcommittee 34 on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114 on Road Vehicles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汽车驾驶环境感知与预警、驾驶辅助、自动驾驶以  相似文献   

10.
正一、智能网联技术的普及速度1.什么是智能化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即ICV(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体。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汽车的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智能网联汽车是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汽车动力正由内燃机向电力等新能源驱动过渡,汽车的驾驶技术正经由人工驾驶到机器辅助并希望基于智能网联技术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职业技术学校除了增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外,还应在传统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标准中增加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确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够满足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实现了生态驾驶这一先进的驾驶手段。生态驾驶的出现,使得汽车能够减少能耗与排放。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驾驶技术的出现使得汽车驾驶有了更新一步的改变,使驾驶用户在驾驶途中获得更舒适的体验,将生态驾驶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中,使得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生态驾驶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驾驶在智能网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车道保持控制系统是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避免车辆无意识地偏离本车道。目前,大部分车道保持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将驾驶人的操作视为外界干扰,没有考虑人机共驾阶段下驾驶人与控制系统的控制权分配问题,易造成人机冲突、影响驾驶人的驾驶感受。论文兼顾驾驶人与辅助控制系统各自优势,基于人机共驾技术对车道保持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构建基于安全行驶区域与最晚预警边界相结合的车道偏离决策模型,在保证其预警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性,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附着系数动态调整预警阈值;研究串级MPC-PID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辆横向位置的控制,将最优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求得目标前轮转角,利用PID算法完成对目标前轮转角的跟踪;引入共驾系数对车辆的控制权进行分配,研究共驾系数分配模型,以车辆状态误差和驾驶人转向力矩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共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降低辅助控制系统与驾驶人之间的冲突;最后,利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所研究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共驾系数能够根据驾驶人的操作和车辆运行状态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辅助控制力矩与驾驶人输入力矩变化趋势相同,在保留驾驶人一定操作的基础下可避免车辆偏离车道、降低人机冲突。  相似文献   

14.
环境测试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重大技术问题,阐述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测试发展现状,阐明了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建设的必要性。深入挖掘国际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建设项目提出的场景框架,然后提取场景框架中的环境要素,指出相应环境要素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影响。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的环境要素,并凝练了海南热带测试场景环境要素中的气候、交通和植被要素特征,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为高级自动驾驶实施落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举行了一场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峰论坛。论坛指出,只有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能,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从智能化来看,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网联化方面,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日渐普及,汽车实时在线成为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已宣布自2017年起强制安装车对车通讯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运动规划方法的研究,根据规划时空尺度和任务目标,将ICV运动规划细分为路径规划、路线规划、动作规划和轨迹规划4级子任务,回顾了各级子任务中智能网联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ICV中驾驶人行为特性及其对运动规划结果的影响;从技术背景、研究场景、算法流程和应用理论4个方面,提出ICV运动规划方法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由于ICV主要依赖车辆网联信息规划运动路径,而路网中同时存在不同网联等级的ICV,这将增加路径规划问题的求解难度;现有ICV路线规划模型较少考虑周边多车运动状态以及路段车道设置情况,将现有算法与微观交通流模型相结合有助于解决此问题;ICV中人机协同及任务切换领域已出现诸多研究热点,如城市道路上换道与转弯动作规划、ICV引导非网联车辆行驶等问题;借鉴驾驶人行为模式规划ICV运动轨迹已成为研究共识,但是车-车、车-路网联信息在此领域的应用仍然有限;采用反馈-迭代的方法进行ICV运动路线和动作协同规划、运动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有助于获得全局最优的运动规划结果和车辆控制策略;根据具体规划任务特点选择构建ICV运动规划模型的基础理论,有助于发挥各类理论的优势,提升规划算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造商(OEM)和供应商的全球创新者正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创新,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宣布了中国ICV愿景.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到2050年将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系统架构和市场应用是实现中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智慧车辆(SCSTSV...  相似文献   

18.
车道保持控制系统是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避免车辆无意识地偏离本车道。目前,大部分车道保持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将驾驶人的操作视为外界干扰,没有考虑人机共驾阶段下驾驶人与控制系统的控制权分配问题,易造成人机冲突、影响驾驶人的驾驶感受。论文兼顾驾驶人与辅助控制系统各自优势,基于人机共驾技术对车道保持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构建基于安全行驶区域与最晚预警边界相结合的车道偏离决策模型,在保证其预警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性,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附着系数动态调整预警阈值;研究串级MPC-PID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辆横向位置的控制,将最优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求得目标前轮转角,利用PID算法完成对目标前轮转角的跟踪;引入共驾系数对车辆的控制权进行分配,研究共驾系数分配模型,以车辆状态误差和驾驶人转向力矩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共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降低辅助控制系统与驾驶人之间的冲突;最后,利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所研究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共驾系数能够根据驾驶人的操作和车辆运行状态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辅助控制力矩与驾驶人输入力矩变化趋势相同,在保留驾驶人一定操作的基础下可避免车辆偏离车道、降低人机冲突。  相似文献   

19.
汽车作为目前人类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智能驾驶技术大部分处在 L2~L3“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阶 段,在L5级自动驾驶技术出现之前,“人机共驾”仍然是目前主流的驾驶方式,其各种车载系统和交互方式正在不断完 善。多模态交互作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与汽车融合产生新的“火花”。对车载系统中多模态交互设计研究包 括疲劳状态预警、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智能接管提醒、智能泊车等方向进行梳理总结,对车载AI多模态交互设计 包括多屏交互、触控交互、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表情交互、眼动交互等自然交互方式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及案例 分析的方式探究如何在基于安全和情感化的背景下使驾驶员的体验更加舒适,展望了汽车多模态交互设计在车载系统中 的应用及未来趋势。恰当而良好的交互方式的融合将会提高各种车载系统及应用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度。多模态交互 的引入必将是汽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为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等社会问题,在政府的支持和高度重视下,我国汽车企业、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在高级驾驶辅助技术(ADAS)和V2X车联网技术方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大家共同的努力推进下,希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之梦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