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述了如何通过调整加工刀具精度、补偿设备精度、保证工件安装精度等方法,来确保滚动抱轴箱轴承孔的同轴度的精度要求。同时阐述了轴承孔同轴度检测的方法,保证滚动抱轴箱轴承孔的同轴度的测量精度要求,进而满足了机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安叶 《铁道建筑》2007,(8):100-102
捣固车测量作业精度对保证大机的作业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分析D08.32型捣固车的测量技术,总结出影响作业精度的因素,采用非返回式激光测量装置、提高部件的加工组装和调试精度,在捣固车上应用后经实际作业测试,作业精度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轮对尺寸测量手段落后、精度不高、测量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接触式轮对外形尺寸自动化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接触式触发测头以及位移传感器实现了轮对外形尺寸自动化测量,并通过相对测量原理以及温度补偿算法实现了包括内侧距离、轮位、轴颈直径等长度尺寸及径向尺寸的高精度测量。通过在高铁轮对生产组装现场实际试验及试用验证,该系统的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高一致性,满足高铁轮对各个尺寸的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无碴轨道精确测量系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混合测量系统,是现代精密测量技术、无线通讯与信息传感技术与机械和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该设备用全站仪定位,通过全站仪自动目标照准功能,以及全站仪与小车专用电脑控制的持续无线通讯功能,利用沿线布置的精测基桩(CPⅢ),配合数据处理系统,可实时提供精确的轨道内部及外部几何状态参数,并将计算出的轨道中线、轨距、水平、高程以及超高偏差通过界面显示,以便高效调整该里程点的轨道断面几何尺寸,达到所需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地铁接触网的几何参数测量,研发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几何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嵌入接触线的Π型汇流排二维轮廓图像,通过合理选取轮廓特征直接测量接触线磨损量和汇流排倾角,结合对比法和随动策略间接测量接触网的导高和拉出值。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测量精度为1 mm的检测仪,所提测量系统测得的接触网导高和拉出值与其最大差值分别为2 mm和3 mm;所提测量系统的行进速度为3.5 km/h,满足地铁刚性接触网几何参数的静态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丹麦MINIPROF轮轨轮廓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及后处理元件。该测量系统的传感器可自由地随轮廓轮廓运动,通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黄远宏 《铁道勘察》2007,33(1):21-23
提出全站仪加掌上电脑的既有铁路测量新方式。介绍了基本计算原理,可实现的测量项目。系统达到的效果等。该方法能保障既有铁路测量人员人身安全,提高劳动效率及测量精度,增强数字化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8.
捣固车作业线路纵向水平测量采用传统钢丝绳弦线法,长周期使用存在钢弦磨损、断裂的风险,且钢弦抖动会影响测量精度及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发了一套基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捣固车作业线路纵向水平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位敏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激光测量原理,采用E型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激光偏移量的测量。以DCL-32连续式捣固车为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获取捣固车的振动特性,在振动实验室利用该系统进行现场工况模拟试验,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35 Hz振动频率跟随,可靠、稳定地采集线路纵向水平数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智能型全站仪与PDA掌上电脑实现CPⅢ数据自动化采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掌上电脑PDA与智能型全站仪实现CPⅢ测量的新方式。介绍了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阐述了系统计算的基本原理,可实现的基本功能以及系统达到的效果等。该系统实现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劳动效率,保障测量精度,增强数字化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防滑控制系统的轴速测量精度,设计了基于MC9S12系列微控制器和基于FPGA的2种等精度轴速测量系统。对2种等精度测速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等精度法的分辨率和测量延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等精度法测速在城轨车辆防滑控制系统中的实际测试数据,分析了真实车辆条件下轮轴速度的测量精度和轮轴的实际转动状态对轴速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定位安装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常规对中杆进行放样无法满足模板定位精度。为保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设计制作了一种通用性强、定位精度高的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安置和整平,结合高速铁路CPm精密控制网与智能全站仪进行模板定位,一次测量即可以获得模板中线、高程调整值及测点里程,既可以调整模板,又可以精密放样测量点,提高了模板精密定位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轨道精测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精测模式。改进模式通过改变全站仪的设站位置,减少设站次数,提高轨道精测的效率。对改进前后模式的精度进行分析,对于2种测量模式,调整量的精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精度主要受测量距离和天顶距的影响,其中高程的精度受天顶距的影响尤为显著,而水平角对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影响均较小。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尽量减小全站仪与轨检小车棱镜的高程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测量误差对高程调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某型号机车的连接箱直径达1 105 mm,壁厚仅为15 mm,同时其尺寸精度、同轴度、垂直度等形位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对产品的装夹、测量等方法进行摸索与改进,解决了加工中的难点问题,实现了对产品的加工和测量。  相似文献   

14.
采样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量计算采样信号产生的误差,分析了采样测量系统电网谐波测量的准确度,并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精度是决定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最终精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制约Ⅱ型板式轨道施工效率的重要环节。论文介绍了Ⅱ型轨道板精调作业流程,提出了全自动精调系统设计思路,利用原有测量系统,将其测量结果传递到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驱动六轴并联机构实现原来6个精调爪的作业程序,并将轨道板在空中实现各点坐标的调整。通过样机研发和试验,验证了调整精度,施工效率可达到100块/d,比原来人工调整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应用声弹性理论(声速随应力变化的声弹性效应),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螺栓内的传播速度来推断轴力,从而避免了扭矩系数离散的影响,可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可据此及时调整施工工艺来保证螺栓的施拧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CRTSⅢ型无砟轨道承轨台测量自动化、数据处理智能化,对轨道板测量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集自动行走测量小车、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型快速测量系统。通过在小车上设计安装驱动电机,解决了小车在轨道板上的自动行走;通过在车轮体系上设计安装多个椭圆柱形辊子(与车轮轴线呈45°),解决了小车在任意方向上的自由调整;设计了3个激光传感器对承轨台进行检测,解决了小车的精确定位;设计了自适应弹性连接装置和高精度倾斜传感器,解决了测量模具在承轨台上的精准定位及精度检核;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解决了全站仪、测量小车及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该研究成果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8.
从影响同轴度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入手,探讨了同轴度三坐标测量的3种方法,提出了一种符合实际加工和装配要求的测量方法.经生产验证,该三坐标测量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抱轴箱轴承孔同轴度的实际精度,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车辆轮对尺寸人工测量存在的工作量大且精度低等问题,介绍一种新的基于激光位移法的地铁车辆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文章描述系统结构组成,给出系统的硬件选型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阐述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轮缘高、轮缘厚和轮径参数测量的原理。为了验证系统的可用性,进行了现场轮对试验与过车试验,并将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测量准确、一致性好等优点,能够取代现有的人工测量,满足地铁轮对尺寸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精度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但该方法究竟能达到什么精度是困扰使用者的一个问题。在介绍了全站仪自由设站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该方法能达到的精度。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在不同交会图形和仪器精度下,设站点位精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精度随控制点数目增加而变化的情况,得出了该方法最合适的交会角范围和控制点数目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