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车轴轴承内圈“蠕变”现象会导致内圈绕着车轴“旋转,”它是轴承磨损和发热的一个潜在的原因。人们仍不清楚内圈蠕变开始后车轴和轴承是如何迅速恶化的。文章用与实物等大的铁路车辆轴承在实验室进行了内圈蠕变仿真试验,调查了以内圈蠕变为起点的轴承损伤进程。试验结果揭示了轴承温度、振动以及车轴外径与内圈内径之间间隙的变化关系,并对内圈蠕变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车轴轴承在承受径向载荷并转动时,与轴承过盈装配的车轴会产生弯曲,车轴轴承内圈与后盖的接触面就会产生因微小相对滑动而引起的损伤即"微动磨损"。微动磨损产生的金属磨耗粉末一旦进入轴承内部,将引起车轴轴承磨损,或使润滑剂出现老化问题。文章介绍在轴承后盖与内圈的接触面上实施硬质涂覆膜处理,然后进行车轴轴承的台架旋转试验的结果。评价了利用硬质覆膜以抑制轴承微动磨损的效果,指出:使用摩擦因数低、硬度高且与基体材料可以形成密合性较高的硬质覆膜,可以防止车轴轴承的微动磨损。  相似文献   

3.
车轴轴承的微动磨损是车轴轴承内圈与决定车轴轴承轴向安装位置的后盖的接触面,由于微小的相对滑动而导致的损伤。微动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一旦进入轴承内,则会引起轴承磨损,或使润滑作用劣化。因此务必查明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本文根据再现轴承微动磨损试验,测量压力分布情况,研究了车轴轴承发生微动磨损的原因,进而介绍了在设计与材料选择上采取的改进对策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车轴轴承的微动磨损是车辆轴承的内圈与决定车轴轴承轴向的安装位置的后盖的接触部,由于微小的相对滑移运动导致的损伤。假设微动磨损产生的金属磨耗粉末侵入车轴轴承内,则或者致使轴承磨损,或使润滑剂劣化。本文介绍了首先运用实体车轴轴承再现微动磨损,调查了由于微动磨损导致的轴承磨损状态。测量了轴承内圈与后盖接触面间的压力分布情况。研究了轴承发生微动磨损的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铁道车辆用的滚动轴承的发热因素。诸如润滑剂不足引起的发热、轴承损伤引起的发热、内圈蠕变引起的发热、润滑剂不同引起的发热等,并通过实验,再现了蠕变发热的状况,阐述了轴承损伤和发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车轴轴承的滚道面及滚动面上如果发生剥离,有可能引起轴承热胶着等严重故障。文章介绍了在轴承的内圈滚道面上加工人工压痕,实施旋转试验,调查了以压痕为起点的剥离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声波通过轴承内圈和轮对车轴摩擦连接处进行传播过程的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能量的损失情况,这种能量损失是由于在不同的过盈量时,内圈与车轴之间界面上的能量通过能力受到限制,以及内圈一车轴界面由于处于应力状态的内圈金属弹性波速度与处于无应力状态的车轴金属的弹性波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反射而造成的。在制订检查过盈程度的声波方法时就使用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本文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铁道机车车辆上使用的车轴轴承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引起轴承损伤,而且有可能妨碍列车运行安全,为确保列车运行的高可靠性与安全性,对车辆轴承要求具备各种性能。本文从说明车轴轴承的结构入手,介绍了对车轴轴承要求的性能,阐述了检查车轴轴承各种性能的方法,例如车轴轴承性能试验方法、车轴轴承上承载载荷的推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正幸 《国外铁道车辆》2000,37(6):41-45
介绍了300系新干线电车车辆轴承的拔出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车轴进行冷却,改进感应加热器对轴承内圈加热,使其容易拔出。  相似文献   

10.
与铁路行车安全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就是缺少用于批量检测轴承内圈在轮对车轴上套装可靠过盈量的仪器.目前所使用的常规方法,其可靠性较低.因为它是以套装之前测量轴承圈和轮对车轴的直径为依据的,并没有考虑到轴承圈的加热和与车轴的机械连接,这些随机工艺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对套装质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RD2车轴压装过程中轴承隔套与内圈因出现滑移量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滚动轴承的滚道面上一旦产生压痕,有时会以压痕为起点形成龟裂,由于裂纹的传播导致轴承早于计算寿命出现剥离。因此,日本铁道综研以新干线用车轴轴承为对象,在轴承内圈的滚道面上加工出人工压痕,实施轴承旋转试验,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轴承电蚀,在采用滚动轴承的车轴轴承上装有接地装置;但部分货车上的车轴轴承使用的是滑动轴承,由于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结构不同,所以,对货车用滑动轴承接地装置进行了研究开发(见图1).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轴承电蚀,在采用滚动轴承的车轴轴承上装有接地装置;但部分货车上的车轴轴承使用的是滑动轴承,由于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结构不同,所以,对货车用滑动轴承接地装置进行了研究开发(见图1)。  相似文献   

15.
轮轨粘着-蠕滑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轮轨粘着-蠕滑特性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变量。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分析机车轴重、轮径、增粘块和轮轨间冲角等参数对轮轨粘着-蠕滑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若轴重增大、轮径减少和轮轨间冲角增大,则车轮粘着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往,发生过货车用滚动轴承重大行车事故,而轴承及车轴的恶化(或磨损、热轴),不是与运用时间而是与运行路程成正比例的。日本铁路货运公司在调查了本公司17年内未发生车轴发热等特定事故的现状、原因等基础上,考虑了今后货车的运行路程管理的可行性,将轴承及车轴的检查周期改为以货车的运行路程为基准的检查体制,进行了技术上的验证,确保了安全运用,达到了延长检查周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轮轨接触饱和蠕滑率引起的高频振动造成钢轨损伤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比例环形轮轨接触试验台动态模拟方法。其采用环形轨道模拟轮轨持续接触运行工况,结合转向架与受电弓组成的试验车辆模拟轮轨接触振动耦合作用,通过两套牵引系统模拟轮轨接触运行中的纵向接触蠕滑、加速及制动等工况。通过计算确定了环形钢轨的最小曲线半径为7.00 m,经SIMPACK软件仿真分析获得的最大脱轨系数为0.668,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机车车辆轴承及其润滑的现状与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日本机车车辆,特别是新干线动车车轴轴承、牵引电动机轴承和牵引齿轮箱轴承在向高速化、轻型化和无维修化方向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能改进和润滑方法、维修方式的改进。新干线动车车轴轴承从油浴润滑、圆柱滚子和深槽滚珠轴承并用发展到采用润滑脂密封型圆锥滚柱轴承,轴箱材质也由铸钢改为铝合金。在交流牵引电动机轴承上,采用了耐热性和耐久性更好的复合锂皂润滑脂。为防止电蚀,采用了喷涂陶瓷膜和PPS树脂膜的绝缘轴承。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轴及轴承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刁克军  陈雷 《铁道车辆》2006,44(6):7-11
介绍了国外重载货车车轴及轴承的概况,论述了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轴及轴承的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列车不断向高速、重载和轻量化方向发展,列车关键部件过盈配合面(如轮轴、车轴-轴承等)微动损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列车关键部件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机理的基础上,归纳几种典型的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类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并论述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研究方法。最后,对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研究进行展望,为铁路列车列车关键部件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