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影响港口吞吐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可能影响港口吞吐量的若干因素出发,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最关键因素,基于上海港的实证分析,剖析了港口吞吐量的内在影响机理,为未来上海港的发展规划以及新建扩建等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泽慧  刘诗 《航海》2012,(6):68-70
2011年,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成立,其目标之一就是要将舟山打造成为国际物流岛。可以预见,舟山港的吞吐量在未来几年将迅猛上升。舟山港的迅速崛起,是否会在港口吞吐量上与只有一水之隔的上海港产生激烈竞争?本文通过对比上海港、舟山港近几年集装箱、煤炭、石油、金属矿石四种货物的吞吐量,分析舟山港口发展给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带来的影响,并为上海港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大港的货物构成预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顾家骏1993年,上海港的吞吐量达到1.71亿吨,超过神户,成为世界第三大港,为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衡量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199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153...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化》2007,18(1):1-2
深水良港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必备实力。许培星局长指出,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港缺少深水岸线和深水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适应了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经营集约化的趋势。洋山港二期工程竣工使用,上海港的吞吐规模和运作层次显著提升,港口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参与国际航运的竞争力将极大增强;目前包括世界前20大航运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在上海港开通航线,2006年新增国际航线30条,航班密度达到每月2173班次,其中国际航班978条,航线覆盖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航运要素进一步集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前3位,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1,港口集散功能达到世界水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件设施水平已迈上新台阶,日益增强的港口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将进一步巩固上海港吞吐量世界第1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张永兰 《集装箱化》2010,21(7):18-21
<正>0引言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达2615万TEU,超越香港港成为世界第2大集装箱港口;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1万TEU,连续3年居世界第2位。预计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500万TEU。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进一步增长,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6.
上海港超越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2007年6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5.9万TEU,虽比去年同期大升18.8%,但上半年的吞吐量仅上升了2.5%至1155万TEU;而上海港同期的吞吐量达到1251万个TEU,增幅24%,这意味着上海港正式超越香港,仅次于同期处理1347万TEU的新加坡,晋身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也取代香港,成为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或者后  相似文献   

7.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突破2615万TEU,继新加坡之后排名第二.与此同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发展对上海港自身的港口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营运策略以及集疏运网络布局提出了考验,因为这几者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本文通过对历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及相关数据的考察,预测了今后几年内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侯剑 《水运管理》2011,33(5):17-19
为推动上海市港口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港口经济基本内涵及其动态发展规律出发,提出货物吞吐量是港口基本功能子系统发展状况的体现,在港口发展初期可以反映港口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在中后期不能全面反映港口经济的发展的观点,并得出结论:理性对待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的国际排名,有利于明确上海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上海港是列为国家重点的512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之一,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也和其他国有老企业一样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时,上海港正面临着装卸生产连年徘徊、经济效益逐年滑坡、冗员包袱沉重、下岗压力巨大的严重困难.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以国企改革脱困的三年目标为动力,全局上下树立信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寻找符合上海港实际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通过三年的努力,上海港已经取得了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港口生产持续发展,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大幅增长,为上海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港口服务.2000年上海港实现了年港口吞吐量2.04亿吨、其中本局完成1.17亿吨,外贸吞吐量7632.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61.2万TEU,4项指标都创了历史新纪录.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六.  相似文献   

11.
上海港作为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通过公路(特指汽车,以下同)、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由腹地聚集到港口或由港口疏散到腹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在上海港口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1978年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口至今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集装箱年吞吐量由零起步发展到现今2000多万TEU,跻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第三位。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上海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2005年上海港口完成集装箱集疏运运量3137.1万TEU。除去水路外贸集疏运运量155…  相似文献   

12.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的共识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的共识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俱乐部     
《航海》1991,(2)
我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港。上海港有14个装卸作业区和一个客运服务总公司,一个减载站,拥有泊位10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8个,水上公用过驳泊位31个、专业用户码头600个。全港码头岸线1.47万米,库场面积140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各类港口作业机械3600余台,港口作业船舶655艘。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198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46亿吨。又是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和客运量最大的港口。它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港,是我国第一大港。同外国港口建立友好港口最早的也是上海港。1979年9月25日,上海港同美国西雅图港建立了友好  相似文献   

15.
港口枢纽集疏运对城市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港口的吞吐量增长迅猛。本文以腹地型的港口——上海港为背景,通过对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和流程进行分析,指出港口枢纽城市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降低公路集疏运分担率是减少上海港道路集装箱集疏运对城市交通影响的战略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上海港现状与远东港口竞争的核心 上海港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2003年货物吞吐量完成3.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28.2万标准箱,约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78%.  相似文献   

17.
其东 《中国港口》2007,(12):I0001-I0001
<正>港口的发展总是叫人惦记,不论是在港口发展的困难时期,还是在中国港口发展的最好时期。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600万TEU,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的发展还是那样叫人牵挂,叫人惦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上海港是我国大陆最大的国际通航港口。上海港及其周边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实力的经济圈之一。而上海港则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面对太平洋,背靠长江流域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对内通过铁路、公路、海运和内河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全国20多个省市的物资可以在这里中转。对外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运输往来。1984年上海港的装卸吞吐量首次突破了亿吨大关,1993年更达到1.73亿吨,此后一直持续在1.65亿吨左右。而国际集装箱1997年则达到了252万标准箱,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量达2万艘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飞速发展的速度令世人所瞩目,并成为世  相似文献   

19.
<正>近20年来,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排名均位居前两位,且基本保持稳定。与此同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排名迅速提升。近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了100亿新元的港口扩建计划,上海港又将如何应对?根据国际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统计的250个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平均增速升至6.7%,其中:新加坡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615万TEU,增速达到6.4%;作为全球港口大国,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广州港等为代表的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达到8.4%。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理论的港口吞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永明  郑光平 《中国水运》2007,5(4):160-162
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建设的重要依据,有效预测港口吞吐量,才能使港口在海洋运输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灰理论预测可以在少量信息、不完全数据的情况下,揭示港口吞吐量的发展变化特征,是研究港口吞吐量的有效工具。本文对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灰理论对港口吞吐量建立灰色模型GM(1,1)进行短期预测,其结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