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马海洋  韩鹏 《中国水运》2010,(11):81-82
目前的航海雷达模拟器中的回波模拟大多是基于二维海图,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生成的回波与真实雷达回波还有较大差距。文中根据雷达所在位置,基于三维视景库模拟雷达回波图像。采用圆周扫描方式,实时访问视景库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用射线与三角形求交计算物表回波位置,利用漫反射光照模型计算物标的回波强度。经模拟得到了较好的回波图像、  相似文献   

2.
用微机软件技术实现雷达图像的模拟显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如何采用微机软件技术,实时模拟显示雷达图像和其他一些常用辅助符号珉具。介绍了模拟港口岸形,物标回波和其他助航物标回波的生成,雷达回波的干扰,遮挡和衰减,固定距标圈,电子方位线和活动距标圈的显隐与图像的有关法等。  相似文献   

3.
航海模拟器中雷达回波的生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文对基于微机的航海雷达模拟器中雷达回波的计算和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形的生成方法和步骤、地形回波的显示方法;并对固定目标回波和活动船舶回波的显示方法以及杂波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实用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舰船雷达信号目标的识别方式简单、识别度低的情况,文中提出基于Web语义的舰船雷达回波自动识别系统。因为雷达信号目标特征信息点分散且繁杂,在语义Web网下取得雷达信号目标图像的数据特征,运用改进FastICA算法提取特征数据后,通过智能雷达回波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对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基于Web语义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系统充分利用,达到精确识别舰船雷达图像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船雷达信号目标的识别方式简单、识别度低的情况,文中提出基于 Web语义的舰船雷达回波自动识别系统。因为雷达信号目标特征信息点分散且繁杂,在语义 Web网下取得雷达信号目标图像的数据特征,运用改进 FastICA算法提取特征数据后,通过智能雷达回波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对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基于 Web语义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系统充分利用,达到精确识别舰船雷达图像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小波变化的自适应阈值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信号处理在整个雷达系统中一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雷达技术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文章主要探讨小波变换在雷达视频压缩中的应用。针对雷达回波信号这些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自适应阈值方法进行雷达回波信号去噪处理,在保留雷达回波的前提下,降低了雷达数字视频的信息量,为雷达数字视频数据的编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在雷达图像处理中,嵌入式零树小波算法对雷达图像进行压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利用所提出的信号去噪方法对雷达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在实时性传输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传统舰船目标雷达回波系统能够实现目标雷达回波的发送与接收,但回波频率多次折射发生回波衍射导致接收信号紊乱,为此设计舰船目标雷达回波实时模拟系统。优化雷达信号实时模拟器系统,完成多模块点对点接收;描述雷达串行多波束发射信号,实现雷达回波精准定位;针对运动扩展目标进行雷达回波频谱调制,通过目标特性分析,实现目标雷达回波实时模拟系统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雷达回波实时模拟系统比传统回波模拟系统的回波接受率高25%,说明设计的回波实时模拟系统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林  饶起  籍林峰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2):65-68,93
宽带雷达目标回波表现为距离扩展目标的形式,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技术是目前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和难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宽带雷达目标回波的分析,总结了回波的主要特性,详细介绍了采用基于距离窗信息的双门限检测器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高分辨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位置一径向距离相关信息的非参数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计算复杂度低,而且还具有检测沿径向距离“走廊”上多个扩展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航海模拟器中的仿真雷达图像没有考虑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图像真实感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状况,在利用视景图形绘制方法生成航海雷达图像的基础上,分析天线方向图对生成雷达回波的影响。通过对存储有径向扫描线的纹理进行像素操作来仿真雷达天线方向图,实现天线方向图引起的回波横向扩展和径向扩展,并生成旁瓣假回波。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天线方向图的仿真雷达图像更加饱满,更加接近于真实雷达图像,真实感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仿真速度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能满足航海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雷达接收到的箔条回波信号与目标回波信号在经过小波变换分析后,得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有助于了解回波信号的特性。最后通过MATLAB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以飞机或卫星为平台,且以全天候,全天时,可全透性等优点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特别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原理以及其成像仿真系统框架结构,以及地形场景模型的构建与RCS材质映射,最后通过Vega中的RadarWorks模块来模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通过设置合理的参数,能够较好的仿真出真实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相关地杂波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雷达地杂波的幅度和频谱分布特性,通过对大量实测地杂波回波数据的分析和拟合,建立了仿真杂波幅度和频谱特性的模型.地面杂波的相关特性可以用低阶AR模型很好地描述,而其幅度分布特性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建模.研究了基于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对相关对数正态分布杂波的建模和仿真方法,仿真效果理想.这种方法快速、有效,可用于雷达信号模拟和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康子非  蒋学炼  邢岩 《水道港口》2020,41(2):239-243
在水运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可视化中融入地理实景,能丰富视景信息,达到直观显示的目的。文章以Google地球软件(Google earth)作为虚拟场景的图形平台,对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流场进行动画仿真,实现了对数模计算成果的实景可视化。为实现实景可视化,首先要获取Google地球软件的视图窗口句柄,用Windows API通过自编程序对Google地球软件进行控制,然后在特定视角下既有的地理要素中融入实测地形图,依顺序在虚拟场景中分层绘制并显示逐时刻流场矢量图,从而实现流场动画。采用对局部屏幕图像截取方法获得不同时刻流场图像,将不同时刻的图像文件作为关键帧压缩编码生成动态影像文件。以实际人工岛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展示了实景动画可视化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操纵模拟中的三维视景仿真的特点,开展船舶操纵模拟器中关于上海洋山港港区三维视景仿真的研究。以Google Earth提供的电子地形图像为基础,经过等高线和矢量化方法的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并利用Multigen Creator建立直观的上海洋山港港区三维地形模型,再利用Vega的三维视景渲染功能对其进行渲染和驱动。根据该方法建立的上海洋山港港区三维视景模型库在模型精细度、逼真度和实时运算等方面,都能满足船员实操练习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结合基于Vega Prime的"数字港口"三维可视化系统,分析了系统构架设计和场景数据库优化管理,针对三维重建可视化效果和运行效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系统运用的图形数据动态调度、动态LOD(Levels of Detail)、实时软阴影优化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在系统流畅性和高仿真性之间获取较好平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鱼雷弹道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并创建了鱼雷的3D模型和仿真环境,构造了逼真的3D视景显示和3D立体声响,使弹道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在研究者面前,以方便科研人员对鱼雷弹道进行分析与研究。鱼雷弹道显示系统采用VisualC++6.0+3DSMaxq-OpenGL模拟鱼雷在海上的主要场景,给出了鱼雷运动状态的弹道轨迹,并在计算机上成功地完成了鱼雷运动的视景仿真。  相似文献   

17.
Web3D技术在海船轮机员实操训练和考核评估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利用Web3D技术建构具有交互功能的船舶电站三维场景,采用PHP动态网页技术,结合Ajax信息传送,以及Apache 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的使用,设计并实现了Web3D船舶电站在线考核评估系统.从系统设计原理的分析、在线考核评估系统功能的介绍、学员在线考核评估过程和教师评阅过程的实现,全面阐述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使用功能.系统经海事主管机关的测试、应用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pX船舶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模拟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Visual Studio 2005平台的基础上,利用ActiveX组件式开发工具MapX开发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模拟系统,通过GDI与MapX控件相结合的方式对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的进行图像处理,在航迹计算上采用精确的墨卡托方法保证系统长时间运行的准确性,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之间的内部数据通信,经运行发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NS2仿真的Ad 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 hoc移动网络是一种无任何有线基础设施的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在进行Ad hoc各种仿真过程中,都需要设定一定的场景和节点数目,合理设置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仿真结果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使用NS2仿真常见的Ad hoc网络设定场景,从数据正确接收率、端到端平均时延和路由开销三方面对比分析出最优的节点设置数目。最后提出了一种性能综合判定方法,对仿真结果表明:在场景1000 m×800 m的环境,设置节点在35左右为最佳,在此基础上,研究通信时发送节点为10左右网络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船舶自主化在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提出了针对自主靠泊场景的环境感知等相关技术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感知算法,将多传感器的点云和图像数据进行深度融合,提升目标检测和分类的精度,用于寻找指定的靠泊目标。搭建基于虚拟物理引擎的船舶靠泊仿真系统,模拟靠泊场景,解决数据采集的难题。最后结合成熟的决策和控制算法,构建完整的自主靠泊系统,完成靠泊仿真试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船舶自主靠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