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分析了我国履行国际海事公约的立法形式和现状,指出其中仍存在法律不健全、立法效率低和立法层级低等问题,并就我国海事履约立法体制的保障与完善提出,不仅需要在内容、程序和形式上完善立法,更需要法律人才和有效制度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2.
论海事立法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海事立法的含义 海事立法是指海事管理机构参与海事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制定工作,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制定海事规范化文件的工作。按照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有关立法权限的规定.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第七条).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规(第五十六条).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第七十一条)。  相似文献   

3.
邢国时 《中国海事》2011,(11):27-30
文中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针对我国海事立法现状,从立法理念、立法机制和信息化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为出发点,借鉴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GBS相关理念,对如何提高海事立法工作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大连海事大学司玉琢教授主持研究的国家软科学课题“2 1世纪国际海事立法特点、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于 2 0 0 1年 3月 6日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主持的评审会。该课题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航运管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商法律制度、海事法律制度、船员法律制度、海事刑法和海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等一系列海事法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有针对性地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 ,提出了对策或立法建设。经专家评审一致认为 :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空白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1世纪国际海事立法特点、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通过国家科…  相似文献   

5.
强制保险在沉船沉物打捞清除立法中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彤彬 《珠江水运》2005,(12):28-31
文章从法律价值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在我国沉船沉物清除立法中引入强制保险对节约沉船沉物打捞清除的经济成本、维护责任人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目的在于指出强制保险的引入不仅将完善我国在海事方面的立法,而且对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文章认为强制保险在我国沉船沉物打捞清除的立法中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欧盟海事立法的产生、程序、框架和主要内容,分析了欧盟海事立法对国际海事立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施向红 《水运管理》2008,30(10):23-26
为进一步完善海事法规体系,提高海事依法行政水平,从“行政执法一面旗”建设出发,通过分析推动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和对深圳开展地方海事立法进程及效果的介绍,认为推进海事法制建设和完善海事法规体系必须做到:(1)在地方立法中彰显服务理念;(2)提高海事公共服务能力;(3)实现地方立法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划性;(4)发挥作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的作用;(5)抓好海事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商法》自1952年着手起草到1992年颁布,历经40载,其立法过程之漫长、立法技术之先进,在当时堪称典范;在与相应国际立法接轨方面,我国其他立法更难出其右,故被称为我国当时最具先进性的立法。而海事法院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999年《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出台,更使我国海事法的发展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9.
朱志强  谭振宏 《水运管理》2008,30(10):27-30
为明确船旗国、沿海国、港口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对海难或海上事故进行调查的管辖权,便于我国有关部门人员正确履行海事调查职能和国际义务,通过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IMO有关海事调查公约、规则和指南等国际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我国海事调查管辖在立法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有关海事调查的国际和国内法研究,适时调整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海事调查的国内法体系,配合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海事调查的相关机制,以适应履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邱奇  陈海清 《水运管理》2010,32(12):31-33
介绍国际海事防污立法的现状,指出国际海事防污立法的发展趋势:目标导向化、系统化、参与多元化、全球统一化、高速动态化、着眼于预防、趋向强制性,阐明未来国际海事防污立法对IMO成员国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对未来国际海事防污立法对策:建立国际海事公约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储备,在技术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国际海事合作。  相似文献   

11.
船舶扣押是海事请求保全行之有效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船舶扣押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的法律颁布、担保形式变化,以及“活扣押”、光船租赁和融资租赁等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使得原有的法律法规已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需要进行相应修订,使之与相关法律规定相协调。此外,还需要构建船舶“活扣押”法律体系,完善光船租赁相关规定以保障船舶所有人权益,解决融资租赁船舶扣押相关问题,以使我国扣船规则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扣船法治的正规化。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的层面分析该行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海事管理的制度上和立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就如何遏制海事肇事逃逸行为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法律的层面分析该行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海事管理的制度上和立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就如何遏制海事肇事逃逸行为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鹏 《中国海事》2009,(10):30-35
作为《船员条例》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通过对《船员条例》在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接轨方面的立法思考和立法实践的分析,介绍分析现行《船员条例》与国际劳工组织(ILO)《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关联的内容、在实施《船员条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转化为本国法律的立法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外船员立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享 《天津航海》2007,(2):46-48
文章以船员立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各国船员立法的现状,分析其在保护船员合法权益和促进海运业发展方面的利弊。同时简要介绍《海事劳工公约》——国际统一的船员法典的内容、特点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其在我国船员立法方面的借鉴价值。最后,通过比较我国船员立法同国际船员立法的差距,得出了尽快制定完善、统一的国内船员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海事行政法规、规章为主线回顾了历史,阐述了“海事”、“海事处理”等基本概念,海事工作与海事“立法”的关系。提出了对海事管理自身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的航运政策与海事立法是指涉及海上运输,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事故调查与处理和海员劳工有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港口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我国的物流立法工作却相对滞后,与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因此,构建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是加快我国融入国际物流一体化进程、提高我国在国际物流领域地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法规政策     
调整海商海事的法律体系形成 我国是世界海运大国之一,9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要靠海运来完成。1992年11月7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这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海商法律制度,推动我国海事审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还陆续制定了许多与海事审判工作相配套的规范海上船舶安全航行和保持、开发海洋资源的法律法  相似文献   

20.
徐义佑 《世界海运》1997,20(1):39-40
美国是世界海运大国之一,其海运方面立法源于英国,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特点,当今介绍英国法的文章较多,于美国法却所述国少,本文试图通过具体介绍美国海事诉讼立法的一些内容,使我国海事诉讼程序的立法能博采众家之长,更好地指导海事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