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广州市亚洲运动会ITS(“十一五”)发展规划为背景,提出了既满足亚运交通,又满足广州未来交通发展要求的ITS发展规划方案。在分析广州城市和交通发展对ITS的要求.广州市交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广州市ITS的需求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便捷亚运,畅通广州”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发展框架。提出重点建设ITS共用信息平台等8个ITS子系统项目,并对各个项目进行了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探讨了智能交通系统中GIS的设计研究。认为在智能交通系统GIS的设计中,应包括数据库的建立、GIS与交通模型的结合、具体功能模块设计等内容,其中数据库的建立和设计是其核心部分,并对其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3.
徐珺 《交通科技》2004,(6):82-84
从ITS对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影响和对现阶段交通规划过程的支持两方面对ITS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对ITS与交通规划的结合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通过多个指标将样本划分为若干类,这种分类方法能很好地应用于交通规划的各个阶段。章以交通调查的选择为例说明了模糊聚类分析在规划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模糊聚类分析在交通规划其他方面的应用。在交通调查中,可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将交通分区按工业、居住、公建、道路绿化广场等各项用途来进行分类。可相应减少同类交通分区的相似调查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现有的各种交通空间数据源,通过交通信息化中成熟的标准化数据交换格式的方法与技术,做到将多源、多格式的交通信息支持ITS的运行,已经成为摆在我国ITS建设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在分析我国ITS交通数据的特点及其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技术现状,探讨并提出了基于GDF4.0规范的交通数据管理模式。在方法设计中,对近来欧洲ITS中通用的导航规范GDF进行了研究、修改与设计,以适应我国的ITS信息平台的数据建设要求。同时,进行了部分的验证,表明了其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GIS技术在县域公路网中的应用将会使数据资料的获取和管理更加系统、高效、准确,从而带来数据搜集、管理方法的革命性变化,同时GIS特有的对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功能也将实现公路网规划过程的可视化操作,给县域公路网规划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好处.文中介绍了GIS在交通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建立基于GIS的县域公路网规划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GIS的县域公路网规划信息系统功能分析的方法,并对基于GIS的实现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开源GIS软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和组织进行了开源GIS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介绍了开源GIS的框架架构,OGC制定的开源GIS规范及MapWinGIS控件的功能特点。将其与PostgreSQL数据库和PostGIS空间数据库扩展模块结合共同搭建了开源GIS平台,并实现了交通数据可视化,交通规划分析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城市交通共用信息服务平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ITS发展对综合利用交通信息的需要,提出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城市交通共用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在系统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上,结合ITS未来发展框架,明确了城市共用信息服务平台的目标,研究该平台应具有的功能,分析了为达到系统目标的共用信息有服务平台结构。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条件下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网络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交通网络处理技术是交通规划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交通网络处理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实现交通网络图形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提出了GIS条件下 的交通网络处理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交通网络处理的直观性、可操作性,提高了交通规划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时动态分配理论为核心,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动态地向驾驶员提供最优路径引导指令和丰富的实时交通信息,通过单个车辆导来改善路面交通状态,防止和减轻交通阻塞,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并最终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各个路段上的合理分配。本文提供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流诱导的理论模型和实施技术,为该系统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公路网规划两种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在公路风规划技术的研究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将欧美城市交通规划引入公路网规划的四阶段法;二是由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交通工程教研室提出的总量控制法。两种方法在各省、市、地区公路网规划中均得到了应用。本文度从公路风规划的两个重要方面--公路交通需求预测和路网布局对这这两种方法的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枣庄公路网规范划的实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的迅速发展,各智能交通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文章在介绍国外交通信息系统中心间数据交换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orba(the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的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数据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规划GIS支持系统研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GIS,研制开发了城市交通规划GIS支持系统,并在郑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介绍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开发内容、功能设计、用途及开发工具等.  相似文献   

14.
GIS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琪 《交通科技》2006,(2):71-74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交通规划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传统的交通规划模型与GIS相结合,有利于交通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交通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对于解决交通规划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也是未来交通规划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公路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技术革命,它具有先进创新,内容丰富的特点,人们从中受益很多。本文从人、车、路等方面介绍国内外但着重国内运用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以及国外一些进展情况,虽然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但已在奋起追赶。因为它可使高速公路网的交通容量增加一倍,而道路拥挤和油耗损失又可大大降低,所以内涵着巨大的生命力。文章最后对北京、广州的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和项目重点作了扼要的介绍,可供从事此项工作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视与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监视与控制系统这一解剖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特点及控制策略,论述了监视与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运输系统(ITS)。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时动态分配理论为核心,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带、GPS和GIS等高新技术,动态地向驾驶员提供最优路径引导指令和丰富的实时交通信息,通过单个车辆诱导来改善路面交通状态,防止和减轻交通阻塞,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并最终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各个路段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8.
《公路与汽运》2006,(2):109-109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将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提到重要位置。因国家进一步重视交通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纷纷投入巨资抢占市场。但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不仅是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国家ITS中心主任王笑京指出,当前,企业忽略了交通行业信  相似文献   

19.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提出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等要求,我国基于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客运枢纽开发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某市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重点研究枢纽内外交通一体化、交通设施布局、各种交通方式换乘与衔接、站区主要交通动线组织等,探讨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城市群交通发展的新方式,指出了城市群交通规划中"四阶段"模型的缺陷,它不能准确地反应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和交通需求强度。为此,将可达性贯穿于城市群交通规划中,阐述了传统路网可达性的计算方法在城市群规划中的不适用性,提出了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群可达性计算新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应不同阶段城市群内部之间的联系程度,为交通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