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国新 《铁道勘察》2005,31(5):39-41
介绍西安铁路枢纽北环铁路的地质环境、人文环境及地质环境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黄土湿陷性、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以及饱和软黄土是北环铁路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工程的修建引起工程地质环境的改变,阻断了地表排水,破坏了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了淤积和侵蚀等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光  吴瑞秋 《铁道学报》1999,21(A05):65-69
以宝成铁路为例,研究了铁路修建期间边坡和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地质环境基础上,运用三十多年的数据和工点实例资料,佐证了铁路边坡工程开挖激发了崩塌滑坡灾害的发生机率以及与此相应的地质环境的恶化变迁,以期探讨铁路工程活动对宝成铁路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铁路隧道周缘地区地质环境要素的遥感判释,确定出区域地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小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将隧道弃碴场地的设计与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既可满足<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也可有效地解决山区铁路隧道弃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铁路隧道弃渣场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铁路隧道周缘地区地质环境要素的遥感判释,确定山区域地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小流域的土壤侵侵蚀强度,将隧道弃渣场地的设计与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既可满足《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也可有效地解决山区铁路隧道弃渣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尼跨境铁路是首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铁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拼合的作用带内,其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度及风险极大的铁路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呈典型的"六极四高"特征,存在极高地应力下的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问题,深大活动断裂的工程地质效应问题,高烈度地震问题,高地温热害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泥石流水毁问题及其他工程地质问题。建议采用"科学研究作先导,先进勘察技术为手段,常规调查与勘探是基础"的勘察设计理念,针对性开展中尼跨境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布规律、对铁路工程影响、综合选线技术、工程措施等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建新 《铁道勘察》2013,(1):66-67,98
通过对赤大白铁路、锡乌铁路、集通铁路、通霍铁路等铁路工程实地勘测工作以及设计回访,阐述了风沙地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归纳了风沙地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及方法,针对风沙地区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以西韩城际铁路黄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沿线黄土地层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所处的不同地质环境,通过分析沿线黄土的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塑性状态、湿陷性、压缩性及抗剪强度等特征,发现其工程地质特征与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并根据其特征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宝中铁路宝安段地质环境因素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介绍一些灾害地质工点实例,阐述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适应性的条件,综合评价了宝中铁路宝安段地质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铁路勘测、地质选线必须重视地质环境的研究,工程活动必须保护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9.
铁路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线状展布,山区铁路穿过多个地貌单元和多种复杂地质条件区域,对铁路穿过区域地质灾害进行与铁路工程相关的分区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价线路方案和铁路工程的适宜性。本文在对山区地质灾害分区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杂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的特点,建立了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的原则和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质灾害工程分区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田光盛 《铁道勘察》2013,(4):33-35,47
通过对沪宁城际铁路宁镇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回顾,简要介绍了本段工程地质勘察特点、勘察方法和勘察成果,详细列举了综合勘察、专题研究在沪宁城际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某高原铁路工程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六大工程环境特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山区最为复杂艰险的铁路工程.结合某高原铁路工程特点、难点,系统分析了沿线地质条件、高原气候、生态环境、桥隧工程等因素对某高原铁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在调研国内类似...  相似文献   

12.
周革 《铁道勘察》2012,(6):41-43
采空区因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而对铁路工程选线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宁安城际铁路、宁杭客运专线、合福客运专线等铁路工程实例,从开采情况调查、地质调查、地质背景分析、边界推算以及综合勘探验证等角度,对采空区铁路选线中采空区的识别、采空区移动盆地边界的界定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兼顾安全与经济的角度,对不同标准铁路经过不同种类采空区的选线原则进行了探讨,考虑到采空区的复杂性,建议对于经过采空区铁路工程,还应根据铁路标准进行不同精度的监测,以确保铁路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湖路下穿北环铁路框架立交桥工程为例,在地质、水位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对既有线顶进框架桥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芳 《铁道知识》2006,(6):34-35
铁路建设与工程地质密切相关。要搞好铁路建设,必须认真研究铁道工程地质学,解决好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铁道工程地质学,从铁道工程的特点出发,研究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地层特征以及复杂的地质勘探工作。由于地质现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只有用科学的态度,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加快中国铁路建设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铁路工程的主要结构单元,如路提、桥涵、边坡、隧道等工程的属性,认为铁路工程主要是地质工程。从而提出地质工程理论是加快铁路建设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应的两项主要应用技术,即:(1)地质勘察和预报;(2)地质改造。对上述两项应用了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宜万铁路复杂不良地质地段线路设计方案比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困难的复杂山区铁路,它地形困难,地质复杂,工程艰巨,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规模和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宜万铁路没有按照一般铁路进行线路选线,而是按照地质选线原则进行线路方案比选,结合宜万铁路工程庙湾至三圣寺改线、DK380改线实践,阐述了地质选线的基本原则,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已建及在建的铁路面临着软土地基、富藏地下水地层、含泥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问题,由此造成的隧道渗漏与突水突泥、路基变形沉降过大等工程病害严重影响我国铁路工程基础设施的安全服役性能。注浆技术以其设备轻巧灵活、施工技术成熟、环境影响程度小等优势广泛用于铁路各类工程病害的治理。本文从铁路工程注浆的理论、材料、工艺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注浆工程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铁路工程注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纬度多年冻土特征与铁路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纬度多年冻土位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地基土,其工程特性与一般地区及青藏高原高海拔冻土不同.本文从嫩林铁路工程实际出发,介绍了该区域的地质地貌,分析了高纬度多年冻土区不良地质--冰丘、冰锥、地下冰、冻土沼泽的赋存环境,对铁路工程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阐述了高纬度多年冻土勘察和选线的新技术、新方法.所得结论对今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自健 《铁道建筑技术》2011,(5):116-118,124
介绍了盐渍土的膨胀性、溶陷性、腐蚀性等基本工程特性,分析了盐渍土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并阐述了应对盐渍土地质危害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中要点,以对盐渍土地区铁路站场路基危害进行彻底治理,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线路方案是铁路工程的关键,其优劣关系到铁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蒙文铁路选线设计实践,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组织、对周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对线路进行多方案比选,总结山区铁路选线要点及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