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夜航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荔飞  余辉 《中国港口》2010,(4):53-54,57
<正>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属于福州港"一港四区"的唯一河口港区,船舶通航密度较大,通航环境复杂,受闽江通海航道水深条件的限制,3000吨级以上的满载船舶进出港均须乘潮才能保证通航安  相似文献   

2.
陈宏 《中国航海》2008,31(1):63-66
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是对台"三通"以及海峡西岸交通网络"东出西进"的重要港口通道.由于闽江通海航道浅滩礁石多、转弯多、流急,通航的自然环境较差.小船随意占用主航道,锚地与航道的布局不合理,船舶安全航行面临复杂的局面.通过调查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的船舶基本情况,应用海上交通安全评价的模糊推理系统,分析航道航行环境的危险度,提出了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水域建立安全保障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6,(4):28-32
为缓解曹妃甸三港池水域的船舶通航压力,提高通航效率,对曹妃甸水域通航环境、船舶进出港航法进行分析,在参照国内外航道、锚地的设计规范及引航员实际操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现有航道位置、修改锚地边界和增设三港池专用锚地的初步建议。该建议可为海事部门改善曹妃甸港区三港池水域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港口和航运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长江口南槽航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对南槽航道及其附近水域的概况、人为因素、环境条件、通航密度等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该水域航行安全的因素,从提高船艺、做好浅水水域航行准备、做好应急对策、正确应对台风和大风天气、密切关注通航状况、完善船舶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宏 《船海工程》2007,36(6):80-83
以福州港船舶交通现状为基础,应用综合安全评估方法,分析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和决策性建议,以保障和提高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降低对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和船舶航行安全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工程进行通航安全风险分析.采用IWRAP模型计算船舶发生对遇碰撞、交叉碰撞、追越碰撞的概率,并对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在航道船舶流量较大、施工船舶穿越航道频次较多时,航道(工...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隧道工程水域自然条件、通航环境、安全现状、通航尺度、航道与航法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航行条件,提出隧道建设及隧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措施和建议,以利船舶通航和隧道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椒灵江水域是台州市重要内河骨干航道,水域自然条件差,通航环境复杂.近年来,由于沿岸造船企业盲目扩大造船规模,建造船舶的吨位、尺度严重突破水域的通航条件局限,对船舶及水域的通航安全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就新建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航道整治需要对现有航道进行扩宽和浚深,疏浚施工需占用部分通航水域,从而对过往船舶造成碍航,通航环境变得复杂化。由于航道整治疏浚施工涉及航道里程较长,本文通过施工船舶在不同的航段对通航环境的影响分析,采取合理化的交通组织模式及安全保障措施,满足船舶航行安全需求,降低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1.
蔡骥 《航海技术》2015,(2):26-28
<正>0引言长江蜿蜒曲折,四通八达,两岸码头林立,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密度大,事故多发,属交通运输部重点监管的"六区一线"水域。1熟悉航道在进入长江航行前,船长要详细了解所经航段的航道情况,包括:航道附近的锚地停泊区、码头、汊河口、桥区水域(特殊规定和限速规定)、渡船区域(VHF频道和限速规定)、水深情况(特别是经常出现浅点的航段)、小型船舶可能的穿越区、专用航道的特殊规定,各种吃水情况下富余水深的规定;各航段潮流情况(特  相似文献   

12.
赵明时 《水运工程》2018,(4):167-170
针对高桩码头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问题,以江苏响水高桩码头工程为依托,结合工程所在水域的通航情况,分析探讨高桩码头在挖泥、打桩、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期间相应施工船舶占用水域情况。根据内河航道的船舶流量分析,提出相应的航道通航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内河航道在高桩码头施工期间航道的通畅与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吴桐林 《中国水运》2009,(11):56-56
船舶定线制作为先进海事管理模式引入长江水域是对长江船舶航行习惯及其规律的历史性变革,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改变了通航环境,规范了船舶操纵行为,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由于长江干线港口呈点线布局,且线长、点多,港口水域与通航水域相互覆盖,长江水道仍处于自然状态,无法满足定线制中对分道通航制中长度短、交叉、连接水域应设置圆形避航区和通航分道没符合标准宽度等的要求。这就需要海事交管部门的组织者和船舶驾引人员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定线制提供的空间,发挥定线制效能,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船舶操纵技能、科学管理、遵守规章、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制约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充分发挥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因素中,复杂多变的水域通航环境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其中在长江干流水域修建取水工程,必将对该水域的通航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防止工程水域通航环境恶化,保障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及工程自身安全,防止水域污染,本文提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来评估论证取水工程的修建对所在航道船舶的安全航行及船舶通航环境的影响。对取水工程的选址、设计规模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做出判断,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吴淞口至浏河口水域位于长江上海段的上游,属宝山海事局管辖,是所有进出长江及沿岸港口船舶的必经之地。上海港最大的散货码头和邮船码头都在此水域,航行船舶密度较高,是船舶发生事故较多的区域之一。通过对吴淞口至浏河口水域通航环境、航行规则与航路设置的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通航安全管理建议,以期使航行规则及航路设置能更符合航行实际与  相似文献   

16.
薛红 《中国水运》2010,(3):38-39
由于受航道、航标、水域通航环境和监管设施等的限制,目前闽江口内港区大部份船舶选择白天进出港,造成白天高平潮时段船舶通航密度较大,容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开通夜间通航是提高港区通航能力,充分发挥港口潜能和资源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介绍该港区的水文及气象特点、通航要素和通航现状,分析了影响港区夜间通航的因素及开通夜间通航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保障船舶夜间通航安全的措施,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闽江潮汐河口汊道浅滩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梓 《水道港口》2005,26(3):172-177
闽江河口属多岛式强潮河口,河道内多有汊道,在汊道口或汊道内均出现有浅滩,水深一般都在2.5 m左右,严重阻碍了船舶的通航,为此对闽江通海航道进行了一期和二期整治。通过整治各浅滩水深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整治工程的成功。文中介绍了闽江河口水文泥沙的形势,并着重介绍了汊道浅滩整治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实施后,落成洲段航道整治效果显著,船舶流量增加且大型化趋势明显。受嘶马弯道弯急流大、10. 5 m航道与12. 5 m航道共存、下行大小型船舶混航等影响,落成洲航段通航环境复杂,2017年洪季出现多起上行大型船舶错误驶出12. 5 m航道水域而出浅的险情。根据河床演变、流场和通航行为等分析研究,落成洲航段可考虑向左侧调整主航道平面、增设下行推荐航路实现大小型船舶分道通航、应用虚拟航标、完善航道整治工程等措施,以达成安全高效的通航格局。  相似文献   

19.
受航道、航标、水域通航环境和监管设施等的限制,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失控船舶重载拖带进港风险较大。文章通过介绍该港区的水文及气象特点、通航要素和通航现状,分析拖带风险,提出安全措施,为今后失控船舶闽江拖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解决秀英港区客滚船通航效率问题,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安全水平,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提出基于客滚船船舶特点、操纵特性以及该水域航道的边界条件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航道通航模拟仿真和实船试验对海口港秀英港区航道双向通航能力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秀英港区航道能够满足现有客滚船的双向通航并给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