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1日,长江航道重庆维护疏浚船舶基地建设工程水工部分交工验收会在重庆华商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并顺利通过交工验收。4个单位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长江航道重庆维护疏浚船舶基地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为疏浚船舶的补给及靠泊需求和今年夏季的防洪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深水航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超挖废方问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疏浚施工中采取RTK无验潮、多波速测量和分层定深开挖等技术,对潮位数据、动态分层定深和测量成果等进行分析,对潮位观测站数据与施工船舶RTK无验潮实时数据进行对比纠正,探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深精确控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005,(3):F0002-F0002
由长江船舶设计院为长江航道局设计的长江4m^3液压抓斗挖泥船主要担负长江航道水下整治,疏浚及港池的维护工作,该船航区为长江B.C级航区和J2级航段,为非自航船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泊位码头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港口的航道等级也越来越高,相应也提高了对疏浚船舶的要求,施工船舶大型化是疏浚市场的需求趋势。文中对企业建造13,280m3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的可行性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振华重工完成200 m~3超大型自航抓斗式挖泥船设计,标志着打破了国外对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设计的垄断,我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抓斗式疏浚船舶的设计能力。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对超大型疏浚船的迫切需求,由振华重工牵头,中交疏浚、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共同参与了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及抓斗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也是国家工信部的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研发团队历时3年,形成了本船完整、系统的设计技术文件,船体详细设计图纸和抓斗机主要部件图  相似文献   

6.
“新海旭”全球最大非自航重型绞吸挖泥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论文介绍了国内自2010年以来建成的四型有代表意义的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和国外最大的两艘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可以看到国内自主研制能力已经步入国际领先行列。集成船舶设计通用原理和绞吸挖泥船专业疏浚设备开发技术,用图形的方式表示了该船型设计的主要方面。扼要介绍了“新海旭”的总布置、航区、动力配置、疏浚输送系统和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等,并对大型绞吸挖泥船的作业航区、动力配置方案和疏浚输送系统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论文提出的绞吸挖泥船设计原理和对“新海旭”的技术状态介绍可供开发大型绞吸挖泥船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允  李思 《船舶》2015,(4):21-27
随着工业发展,需要拖轮协助作业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航道疏浚作业,自航绞吸挖泥船的研究不断增多,而目前对自航绞吸挖泥船的研究仅局限于适合广阔水域的大型或超大型船型。我国河流水域众多,对适用于狭窄水域的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也有一定需求量。因此,文中通过对某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进行电力推进设计,与相同疏浚能力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对比分析、综合考量后认为,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具有灵活、环保、便捷、经济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融入先进疏浚理念,为实现疏浚船舶绿色施工,国内自主研发的6 600kW绞刀功率自航绞吸船"天鲲号"设计中采用了基于环保理念的设计方法。综合考虑船舶总布置、疏浚设备、工艺技术、新能源应用,改善施工人员居住环境,降低水体污染及海洋生物影响,逐步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目标。这些表明,基于环保理念的船舶设计有助于疏浚船舶实现日后的高效施工、科学施工和绿色施工。同时,"天鲲号"的设计对提高我国大型疏浚船舶设计总体水平起促进作用,也为今后研发设计同类型船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华台电煤港适航水深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华台电港口存在严重的泥沙回淤现象,并在台风入侵期间容易产生船舶碍航的骤淤现象,对国华台电港口运煤船舶的正常航行及靠泊带来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国华台电港口泥沙回淤层容重较小,密实过程较慢,自下而上容重呈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利用回淤层中一部分容重小于某标准值的淤泥层厚度作为水深使用,而不影响船舶通航与靠泊的安全,以减少航道、港池的维护疏浚工程量,提高泊位使用率。从而解决了骤淤情况下船舶及时进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和《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相关规定的讨论并结合实际中的操作,在外高桥沿岸航道(简称内航道)对大型船舶(简称大船)两种靠泊的航法分析利弊,使得驾引人员在采用航法时能有清醒的认识,尽量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刘荣振  王道甲  陈九肖  张润喜  姜曦 《船舶工程》2023,(S1):220-223+251
随着疏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各种不同工况的需要和满足海上施工的要求,绞吸挖泥船挖掘能力越来越强,疏浚距离越来越远,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节能和环保。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技术特点,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自航绞吸挖泥船主要性能参数进行调研分析对比,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各大型船舶的配置情况,提出了未来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一些关键参数、技术指标和设计要点,为船舶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大型液化气船倒航靠泊浮仓式码头的操纵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大型液化气船“紫荆花”轮倒航靠泊珠海高栏港“九丰——阿科”浮仓式码头的分析,论述了超大型液化气船倒航靠泊码头操纵时机的选择和引航方法,指出了船舶倒航靠泊的操纵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天津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航道狭窄,航道外水深条件差,大型船舶满载进出天津港时,富裕水深小,可航水域有限,导致船舶的操纵困难。本文针对cape型满载矿船的特性,对船舶进港靠泊天津港S11泊位的各个重要环节详细论述,通过操纵实例总结cape型重载船的操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水上消防》2008,(3):41-41
4月22日~23日,我国第一期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适任考试统考开考.共有184人参加了天津考区的考试。据了解。“海上非自航船舶”是自身不具备航行动力的船舶,包括海上非自航工程船舶和驳船,非自航工程船舶是指挖泥船、打桩船、浮船坞、半潜驳、打捞施工船等船舶。为提高非自航船舶船员技术素质,加强船舶安全、施工管理,更好地发挥效能,保障水上施工人员和装备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资格考试于今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相似文献   

15.
船舶靠泊有效撞击能量计算和护舷设计是码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护舷设施作为码头上重要的设备之一,关系到码头工程造价和靠泊作业安全,特别是对于大型船舶在外海或开敞式水域中的靠泊作业尤显重要.结合工作实践,就大型船舶靠泊有效撞击能量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此文介绍3.5万吨级船舶重载靠泊嘉兴电厂码头的航路设计、碍航物、锚地及过浅滩和靠泊等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供初次进靠该码头的船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学虎 《船电技术》2013,(12):49-51
作业监测系统是疏浚船舶必不可少设施,本文对自航钢耙抓斗挖泥船作业监测系统配置及功能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江河051号"系350m3/h整体绞吸式挖泥船(以下简称350m3/h挖泥船)的首制船,是国家百船工程一期工程的重点船型,由蚌埠市河海疏浚工程船舶设计研究所设计、中港集团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该船于2001年3月6日下水,2001年6月9日建造完工交付使用.该船为非自航,主船体为单底单甲板、方箱型、横骨架式结构;设计航区:内河B级航区疏浚作业,遮蔽航区拖带.  相似文献   

19.
开体泥驳是辅助大型挖泥船疏浚施工关键设施之一。针对国内研发的4 000 m3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分析泥驳通过左右两个半体开启快速卸泥、在浅水区域卸泥、通过溢流筒装置实现不同装舱高度溢流、通过艏吹装置进行吹岸作业等功能特点,提出此类型船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船舶开体状态稳性、液压缸及泥舱密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核心技术,为同类型船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大型石化码头往往靠泊和兼靠船型范围较大,即码头服务船舶种类多且船舶吨级和船型尺度差异大,而当靠泊附属设施布置不当时,可能导致小型船舶卡船或在强风大浪作用下摇荡、倾斜甚至侧翻,极易引发靠泊风险事故,严重影响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实际案例,阐述某大型石化码头兼靠小型船舶的安全隐患和整改维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在保证码头靠泊附属设施完好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水平向靠泊点和竖向护舷布置范围或限定靠泊船型尺度等措施可达到消除小型船舶靠泊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