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8年8月1日,对于中国铁路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仅仅一年多前,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开行的200公里动车组刚刚让中国铁路走进"追风时代".今天,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中国铁路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世界轨道交通》2007,(5):29-33
关注铁路大提速透析产业经济发展明天,体验时速300公里的中国高速列车,铁科院为第六次大提速提供技术支撑,塑机天下敢为人先.  相似文献   

3.
自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列车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等既有铁路干线上实施时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区段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提速后,全国铁路客运能力增长18%以上.货运能力增长12%以上。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大提速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也是中国铁路既有线最后一次提速。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18日,对中国铁路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实施。140对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00至250公里的国产化动车组列车开始正式运行中国的铁道线上。中国铁路将以此为起点,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时代,并且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开始谱写高速铁路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是铁道部全面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首次大提速,是铁路部门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铁路运输需求的重要举措.此次提速网络总里程达16500多km,其中时速160km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多km,部分旅客列车以160km时速长距离运行,19对直达特快列车平均运行时间超过11h。它的实施集中体现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以及铁路在“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新理念下所做的巨大努力,其实施在下列13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将给中国铁路带来前所未有的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将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提速后多个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普遍缩短。日前进行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牵引试验已取得成功。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是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线等干线铁路实施的,提速后平均速度为200公里,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可达250公里。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km动车组列车的开行,以及以2008年8月1日津京城际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为标志,中国铁路真正迈进了高速铁路时代。  相似文献   

8.
透视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我国铁路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浙赣段)、胶济线等既有干线有6003km达到了时速200km,部分有条件区段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km/h。这次大提速,不仅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铁路先进行列,而且在许多方面实现世界铁路首创。一是在繁忙干线实施时速200km提速,提速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003km,部分区段达到时速250km,无论是一次提速到时速200km线路里程总量,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大提速最高时速可达250km据新华社报道,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月10日表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4月18日正式实施。这次大提速,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是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线  相似文献   

10.
第六次大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头这是中国铁路列车时速新的纪录。这是中国铁路的又一次自我超越。由此,中国铁路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奋进。由此,中国铁路与世界先进铁路并驾齐驱,这是一个令人自豪与欣慰的时刻,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让世界赞叹中国!【推出片名: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是一条背负着民族希望的钢铁巨龙。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大众化交通工具,中国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十分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11.
据铁道部披露.“十一五“将建设新线17万km.其中客运专线7000km。到2010年,发达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形成由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既有线提速线路相配套的快速客运网。到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将达10万km.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全面建成。今年4月18日铁路将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在主要干线上将开行时速200km、部分区段达到250km的动车组。目前.提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现正在抓紧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客货服务     
我国将再次实施两次大提速 2003年和2005年我国将再次实施两次大提速。未来三年内,铁道部将投资3500亿人民币用于现代化铁路系统,其中2700亿用于铁路建设,800亿用来购买机车车辆。 提速后,我国客运专线的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将达到200公里;广深线、京津线建成第四线后,实行客货分线运行,客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提速后全国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中心的“三个提速圈”。半  相似文献   

13.
据新华社报道,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月10日表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4月18日正式实施。这次大提速,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是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线等既有干线实施的200km速度级的提速,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可达250km。  相似文献   

14.
燕晨 《铁道知识》2007,(3):54-55
首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展暨第六次大提速宣传周于2007年4月18日在北京报国寺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铁路文联和中国铁道博物馆联合主办,首都公共关系协会策划并承办,这次展览是为了展示铁路收藏的成果和铁路文化事业。由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于展览的当日启动,所以主办者又将本次收藏展览作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宣传周。铁道知识杂志社积极支持了铁路文化收藏展暨第六次大提速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15.
四年前的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勾勒出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蓝图。四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总投资4650亿元以上,接近“九五”期间铁路建设总投资的两倍;新开工项目140多个;建成投产的新线4900多公里,复线2180多公里,电气化铁路6200多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第六次大提速的实施,中国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227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019公里,中国铁路大步跨入高速时代。今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将率先投入运营。届时,京津间全程只需半小时。而我国第一条新建的时速200至250公里客运专线合宁铁路正在验收,将于春运投入运用。上海到合肥1小时梦想就要成为现实。时速200至250公里的胶济铁路也将在奥帆赛之前部分通车。更多的好消息频频传出,振奋人心。京沪高速铁路将于今年初开工建设。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已经下线,将亮相京津城际铁路。一大批新线即将上马。摘编自《中国铁道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四年成就显著  相似文献   

16.
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首次采用接触网最低高度6.33米条件,验证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和时速120公里双层集装箱列车弓网的适用性,可实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与时速80~120公里货物列车、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这在世界铁路史上尚无先例,由于要在  相似文献   

17.
《四机科技》2004,(4):16-16
中国铁路自1997年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全面大面积提速.这5次大提速在大幅度增加铁路提速线路资源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其中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60公里,非提速区段快速列车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  相似文献   

18.
梁婕 《铁道知识》2009,(5):26-29
2008年8月1日,在奥运会即将隆重开幕之际.京津城际铁路正式运营通车。北京到天津.全程120公里.运行时间30分钟.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世界铁路第一的运营速度由此诞生!而就在此前的2008年6月24日.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列车在刚刚建成的京津城际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我国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纪录。京津城际铁路.  相似文献   

19.
《世界轨道交通》2007,(5):44-44
从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后.铁路连续不断地实行了五次大提速,繁忙干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从原来的11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同时又开行5000吨以上重载列车。在铁道部提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铁科院作为铁路五次大提速的总体技术负责单位,不仅承担了提速各专业的科技攻关和提速技术条件编制任务,  相似文献   

20.
资讯中心     
铁路构建第六次大提速货车技术保障体系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将首次在既有线开行时速120km货物列车,届时符合提速要求的货车将达到40万辆。为确保提速货车技术状态良好,铁路将全面提高货车制造检修质量,构建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货车技术保障体系。铁道部装备部指出,工业系统作为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