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梁横向联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胶新铁路新型提速梁横向联结施工中的清孔、绑扎钢筋、支模、混凝土灌筑和桥梁横向张拉、压浆及封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铁路的大面积提速导致部分铁路桥梁振幅超限,分析桥梁振幅超限产生的原因,说明横向振幅超限桥梁应采取加固措施,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加固效果,建议减少轻型墩的使用,施工时,直接采用预应力结构将两片梁横向联结,并尽量不使用普通横隔板.  相似文献   

3.
大秦线重载条件下桥梁加固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秦线运量的不断增加,桥梁的各种病害日益突出,针对大秦重载铁路跨度32m桥梁横向联结偏弱、横向振动超限、横隔板断裂等问题,对桥梁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和计算,制定梁体横向预应力加固措施;重点介绍C50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低回缩量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为重载条件下铁路桥梁结构加固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超限的原因及加固减振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铁路提速,导致部分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超限,本文分析了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超限的原因,并列出各种减小横向振幅的加固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5.
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部分墩、梁结构需要加强横向刚度以满足铁路提速要求,为此32 m简支T梁采用增设预应力横隔板联接,双柱轻型桥墩采用增加截面并形成"H"截面、植筋联结技术进行刚度补强.介绍该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及高墩一次性浇筑时采用组合竹胶板模板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秦线运量的不断增加,桥梁的各种病害日益突出,针对大秦重载铁路跨度为32m桥梁横向联结偏弱、横向振动超限、横隔板断裂等问题,对桥梁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和计算,制定了梁体横向预应力加固措施;重点介绍C50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低回缩量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为重载条件下铁路桥梁结构加固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近年来铁路提速的要求,宝兰二线宝天段全线1200余孔桥梁在全路率先采用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图《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专桥(01)2051),该图设计采用横向预应力方法联结每孔梁的两片梁。本文着重介绍了宝兰二线宝天段桥梁横向联结预应力施工的工艺及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D型施工便梁存在的使用跨度不够、横竖向刚度弱、实际限速低、安全系数预留小等问题,开展了既有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关键技术研究。本文根据拟定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既有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仍采用半穿式钢板梁的总体结构方案;并重点对其纵梁、横梁、连接板、隅撑及牛腿、联结系、钢轨扣件等零部件的结构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推荐方案。该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竖向和横向刚度大,限速高;可拼组24 m、28 m、32 m跨度;并改善安装作业条件,方便施工;这可为公路、市政道路下穿铁路工程的施工设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建高铁及既有铁路提速的不断发展,大量跨越铁路的桥梁建设也日益增多。为不影响铁路线运营,采用转体施工是跨线桥的最佳选择。本文以青南大道跨遂成铁路立交桥为例,介绍了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要点,可为今后转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既有铁路扩能运输的实施,运营列车整列载运量和单列轴重的增加,既有铁路梁体横向刚度偏小引起桥梁振幅过大、冲击振动加剧等,严重影响了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以朔黄铁路32 m预应力混凝土并置T梁为研究对象,以不同轴重运营列车车辆轮对的蛇行波为激振源,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列车通过横隔板加固联结后桥跨结构的横向振幅的响应过程和变化规律,评价梁体的加固效果,为重载铁路并置梁的加固研究和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钢桁拱梁架设技术与造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刚性拱柔性梁的连续钢桁拱梁架设特点、方法和工艺,并填补当前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的空白,为我国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预算定额编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简支T梁在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应用,将其应用于城际铁路桥梁中需要其满足城际铁路在环境、外观、空间上的要求。设计优化T梁的桥面布置和梁体结构,外侧支架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板结构,可安装声屏障。克服了常规T梁整体性不足的缺点,在经济上和施工灵活性上继续保持其一贯优势。其在城际铁路桥梁中有推广应用价值,并为其他铁路T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约占线路总长55%,主要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和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主,其中标准跨度简支梁占全部桥梁长度的90%以上。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我国已经构建了标准梁式桥成套技术体系。回顾了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发展历程,对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参数体系、刚度和变形控制设计技术、制运架建造技术等进行总结和思考。基于高速铁路标准梁式桥应用经验的积累和信息化、智能化铁路建设需求,分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既有标准梁优化及应用智能建造、运维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海西经济圈的快速发展,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设计速度350 km/h,无砟轨道;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复杂,跨越海湾河道、公路、铁路众多,特殊大跨度桥梁多,桥梁占线路长度65%;主要介绍福厦铁路的建设条件,桥梁设计原则,主要技术特点以及6座大跨度斜拉桥桥梁设计情况;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创新和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结构技术,将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铁常用跨度梁使用量巨大,但既有的铁路抢修钢梁行车限制速度低,已无法适应高速铁路运行的需要。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32 m简支钢-混结合梁以打造京张智慧高铁为契机,采用高铁应急抢修梁方案,同时通过设置梁侧牛腿和横向限位装置,达到了协调主、引桥横向变形的目的。针对应急抢修简支钢-混结合梁的结构构造、节段组装、主要计算结果、结合梁安装等内容进行详尽介绍,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总结。该桥的建成为高铁应急抢修梁的设计与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高铁应急抢修梁的研究、开展高铁应急抢修梁相关标准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速铁路站房桥建合一超大截面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阐述了在钢柱、钢梁周围配置钢筋、浇筑混凝土,钢结构柱梁构件和钢筋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承载结构体系施工方法,应用该关键施工技术的劲性混凝土结构既能满足高速铁路站房轨道层承载力大和跨度大的要求,又可满足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先简支后连续技术在高速铁路PC桥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速铁路桥由于高速行车平顺性的需要 ,对桥梁的刚度、上拱度等提出很高的要求。高速铁路桥梁中大量采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为满足技术要求 ,梁高较大 ;连续梁桥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优于简支梁桥 ,但由于连续梁施工的复杂性 ,影响其在 40m以下跨度铁路桥中的使用 ;采用先简支架设、后体系转换为连续梁的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和工艺 ,综合了简支梁和连续梁的优点。以高速铁路桥作为应用背景 ,通过对比分析 ,对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的施工、构造、受力、刚度和后期徐变上拱度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论证其在高速铁路桥梁中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飞速提升。本文从常用跨度简支箱梁建设、大跨度混凝土桥徐变控制及极限跨度、混凝土梁拱组合结构、大跨度桥无砟轨道技术、大跨度钢桥及拱桥技术、斜拉桥及悬索桥在铁路中的运用等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回顾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探讨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新技术,提出了开展新材料、新设备研究等中国特色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超长大桥梁在高速铁路上具有广泛设计代表性。由于桥上跨线工点多、线路平面关系复杂,桥上有道岔咽喉区、高架站,结构设计复杂,因此特殊桥梁结构在超长大桥梁上的应用空间和创新设计方面潜力巨大。以京沪高速铁路天津特大桥为背景,简要介绍该桥的建设环境、技术标准、地质资料和墩台形式。归纳大跨度连续梁、道岔区桥梁、站台梁等代表性工点的设计要点,重点介绍该桥的特殊结构,总结京沪高铁桥梁设计经验,为今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优化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km的城际铁路,全线基本以桥梁为主,桥上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因梁端转角及位移的存在,梁端轨道结构受力及变形均发生变化。通过梁端轨道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研究广珠城际梁端转角与梁端轨道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建立梁端位移与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相互影响的计算模型,对广珠城际梁端无砟轨道结构进行受力检算,对扣件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找出梁端转角对轨道结构形式的影响,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