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节约成本,降低海上沉桩难度,提高施工速度等一系列问题,码头设计方大胆创新,采用靠船墩与码头平台分离的结构型式,桩基采用全直桩,突破常规采用叉桩来抵抗由波浪、船舶和装卸机械产生水平分力的常规做法,充分发挥钢管桩自身抗弯刚度大的特点。设计首次采用欧洲标准进行设计,桩基采用全直钢管桩,引桥横梁、码头桩帽、靠船墩和系缆墩采用薄壁外壳结构方案,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2.
江海石化码头结构的升级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结合靠泊作业要求和后方库区发展的需要,研究了码头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码头平面改造方案,即在码头泊位长度方向设置2个靠船墩来满足大船的靠泊要求,在现有码头上、下游侧各增设1座30.0 m长的靠船装卸平台来满足码头同时停靠2艘小船的靠泊和装卸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造方案。通过对老码头的平面和结构改造,使原码头从靠泊2.5万t级油品码头升级为靠泊5.0万t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相似文献   

3.
长江石化码头结构的升级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瑛  范平易 《水运工程》2011,(11):129-132
通过分析原有码头的平面布置和结构现状,结合靠泊作业要求和后方库区发展的需要,研究码头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提出码头平面改造方案,即在码头泊位长度方向设置2个靠船墩以满足大船的靠泊要求,在现有码头上、下游侧各增设1座30 m长的靠船装卸平台以满足码头同时停靠2艘小船的靠泊和装卸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结构改造方案。对老码头的平面和结构进行改造后,码头从靠泊2.5万吨级油品码头升级为靠泊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珠江口某油码头升级改造项目水域狭窄、原码头结构单薄、施工期间不能停产等问题,提出加宽码头平台结构和钢管桩柔性靠船桩结构2种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从结构安全、工程造价和施工便利性等方面综合比选推荐加宽码头平台结构方案,并从施工组织和组织生产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按期完成改造,节省工程造价,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厦门博坦10万吨级油码头位于厦门海沧嵩屿,南面正对鼓浪屿,西临厦门嵩屿电厂及九龙江口,工程由外商与中石化合资投建,是目前南方较大的成品油码头。码头为高桩梁板墩式结构,由6个靠船墩、8个系缆墩、内外侧装卸平台及栈桥组成。共有4件170t靠船构件,2件106t靠船构件,5件60t靠船构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庆乌江某电站重件码头选定港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条件,在长江上游重件码头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码头平面布置采用"陆域工作平台+起重机安装平台+系靠船墩"的新型布置方式、重大件装卸采用"垂直起吊+360°全回转装卸"的工艺方案和系靠船采用船闸固定式系靠船柱水工结构方案,可实现重庆乌江流域最大水位落差20 m和日变幅达5m停靠船及装卸作业的要求,同时解决了港址后方陆域条件差及最大起重高度达73 m等难题,对后方陆域条件受限制的大水位差内河码头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港工技术》2021,58(3)
阳江港某已有码头由于泊位等级低、使用年限长、结构薄弱等原因,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探讨老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方案。基于现有码头结构及港口规划提出2组改造方案并进行比较:维持既有岸线不变,拆除部分码头结构并新建靠船墩的20 000 GT方案;在现有码头结构前方新建作业平台、靠船墩,并增建系缆墩的50 000 GT方案。改造后码头泊位等级及通过能力均有所提升,分析两方案各自存在的优劣性,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毅 《珠江水运》2014,(14):69-71
介绍惠州港荃湾港区油气码头改造方案的设计情况,从总平面方案的介绍和比选等方面阐述码头改造设计内容,通过对靠船平台和系缆墩平面布置的方案比选确定改造推荐方案,使改造后的码头具备停靠5万总吨LPG船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12#、13#泊位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方案设计,探讨高桩码头结构升级改造创新设计,提出通过补桩新建靠船墩解决船舶靠泊问题、通过在码头前沿下方打设低位钢板桩解决岸坡稳定问题的新型结构型式,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定机移船码头结构由装卸平台、移船平台和设置于平台前沿的靠船桩组成。其中靠船桩在靠泊过程中承受船舶撞击力并将其传递给后方橡胶护舷和码头平台,结构受力形式复杂,为码头设计的关键,现有规范和手册没有相应的计算方法。针对该问题,着重论述了靠船桩的设计特点;通过把护舷压缩过程简化为理想弹塑性变形、将靠泊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分析其受力状态;并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建立了系统受力、位移和吸能的方程组;总结了一套简化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11.
邓夕贵 《水运工程》2006,(12):92-97
通过对巴基斯坦OP-II码头工程柔性靠船桩的施工实践,阐述在施工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直径钻孔和吊装靠船桩的施工方案比选,以及综合考虑施工情况探讨靠船桩的设计新思路,并在不影响靠船桩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对柔性靠船桩原设计作出适当变更,供柔性靠船桩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LNG调峰需求日益增强,FSRU码头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案受到青睐。但我国仅有一个FSRU码头,鲜有相关研究。总结FSRU码头特点,系统展现FSRU码头的4种类型;结合某17万m3FSRU船,与常规LNG码头的平面设计进行对比,详细论述FSRU码头设计要点。结果表明,FSRU码头具有选址相对容易、建设周期短、建造投资少、运营灵活等优点;设计要点包含确定项目产品要求、确定FSRU船舶参数、工作平台、靠船墩和系缆墩的布置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升级改造中使用荷载增加较大的重力式码头结构稳定性、承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提出码头墙后增设桩基及简支板平台、形成卸荷平台减少土压力的方案,计算分析表明,卸荷平台对提高结构稳定性、承载力和减少地基应力有显著作用。探讨其优缺点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设置多泊位的油品码头,采用背靠背及共用工作平台的布置形式,可以减少系缆墩、靠船墩与工作平台的重复建设,实现平面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及工程造价的大幅减少。以肯尼亚蒙巴萨KOT油品码头为工程实例,对多泊位码头的选址、布置形式比选、共用工作平台的平面布置、系缆布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成果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严利民  黄津津  孟成  施凯  忻建华 《船舶》2011,22(3):51-55
提出了一种基于VC++平台和数据库技术的LNG船液货装卸系统设计及分析的软件平台系统,详细介绍了其内容、结构和实现方法。该系统配有与管路阻力计算相关的管道、阀件、液货舱、附件等的数据库,能够按目标船的装卸要求,直接组态设计液货装卸系统管网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在每一个模型设计完成后直接进行优化并确定液货泵的排量、压头、液货管路的管径、长度等设计信息,仿真计算装卸过程中各时间段上的的流量、节点压力、剩余舱内液体容积等各项参数。不仅简化了液货装卸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校核的时间,而且更加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16.
上海港外高桥二、三期港区要从原靠泊等级5万t级集装箱泊位升级成靠泊等级10万t级集装箱泊位。对原码头平面布置及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靠泊作业及结构安全性的要求,研究码头升级改造的可行性。提出两种改造方案。经比选后采用打斜钢管桩法,并对陆域斜桩施工难点进行分析、验算桩架稳定性。完成该码头结构升级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任增金  丁嵬  李元青 《水运工程》2016,(10):114-117
日照港岚山港区中作业区一字型连续布置了4个30万吨级大型原油泊位,这在国内外大型原油码头的布置中绝无仅有。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建成2个30万吨级泊位、在建1个30万吨级兼靠45万吨泊位,第4个30万吨级泊位正在进行前期论证。通过总结已建成泊位在设计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后续泊位的码头长度、系靠船墩布置、结构形式及引桥连接方式等。详细介绍优化设计的过程及主要理念,从码头群的角度分析泊位连续布置的特点及优缺点,为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大连港矿石专用码头泊位升级改造工程护舷改造钢架结构的设计情况,在国内码头升级改造工程中该结构尚属首例。根据护舷钢架的受力特点,比较了两个护舷钢架的设计方案后,最后选用了放射竖板加顶底板的方案。详细介绍了护舷改造钢架的设计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