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对河流等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为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城市对沿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传统混凝土挡墙和护坡的结构形式,虽然能够满足结构稳定性和防洪要求,但其将原有的绿色河岸硬化为灰色混凝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居住环境,并使得景观效果很差。为改善目前环境整治的弊端,本研究探讨一种新型的亲环境生态护坡结构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护坡、护砌要求,提出生态护坡设计要点,可为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九里河段现状问题,探索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对框格护坡、连锁块护坡、生态砖(六角空心形)护坡、BSC生态护坡四种护坡类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展开论述。着重阐述BSC生态护坡的同填充工法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实际工程效果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生态护坡(河岸保护)提供了参考技术,以求达到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需科学使用生态护坡的工作原则,全面了解生态护坡结构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作用,提升河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创建良好的生态景观模式,在科学管理与维护的情况下,可提升中小河岸治理管理工作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小河流整治河宽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介绍。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公式计算法与现场分析法来分析选择和确定中小河流整治河宽,旨在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水利理念是护坡、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水动力对水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水生态健康的水力调控技术。除此之外,水动力条件对物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物种构成、生态功能效应、水生态系统演变对水力的影响等都属于生态水利理念研究的内容。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理念的影响研究,本文开展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研究,将深入探讨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模拟调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程铁军  张俊  李善奇  肖衎 《水运工程》2012,(10):128-131
在对比分析各种航道整治工程护坡结构优缺点及适应性的基础上,对新材料、新结构——生态型护坡结构钢丝网格的特性及其运用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并结合其在整治工程的运用效果,对其优越性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航道整治工程中钢丝网石笼垫护坡施工工艺,结合植草护坡施工工艺研究,探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凯春  余帆  江凌  黄颖 《水运工程》2013,(2):111-115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参数源于山区或中小河流的浅滩整治经验,用于工程设计存在不适应性.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浅滩成因、归纳总结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整治参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对整治参数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从浅滩航道整治的基本要求出发,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首次提出整治断面的概念,初步提出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参数内涵及确定方法,并结合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理论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联锁生态护坡砖,创新设计出一种新型联锁生态护面砖用于淤泥质岸坡,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法。该工法丰富了护坡施工工艺,在长江下游马当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得以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方 《珠江水运》2023,(9):41-43
由于当前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存在缺陷,在实际河道整治工程中不仅边坡位移量较大,而且边坡土体崩解率较高,难以把控施工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河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以某河道整治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河道边坡基础清理、格宾挡墙码砌、覆土及植被种植,完成生态护坡施工。通过对其施工质量检验,边坡位移量较小,而且土体崩解率较低,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丰县羌坑河治理工程,对山区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施工做法、地质情况、施工配套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给出了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常用护岸形式,供读者采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水利工程是我国民生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在各种方面都进行升级与完善,尤其是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本文首先对生态水利建设中中小河流的治理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对生态水利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如何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理念的渗透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河流自净能力与净流量密切相关,对于中小河流而言,流量小、污染重,导致河道水质和生态修复更为困难,其治理方法也更为复杂。本文以无量溪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质检测,分析了河道水污染现状。结合河道水功能区规划,计算分析了河道的生态水量及上游拦河坝换水时间,提出了河道水质控制方法和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游生态补水、边界退水方法能较好的保证河道的生态水量;采用泥沙淤积及漂浮物治理、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扩容,清淤疏浚等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水质;提出了植物护坡、生态浮岛等技术,较好的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任成柱 《水道港口》2006,27(3):158-161
航道整治尺度的确定是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山区小流量河流,提出了水力计算法、滩情分析法、类比法,来确定合理的航道尺度。并以赤水河航道整治工程为实例进行了计算和综合分析,工程实践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生态治河的理念及主要模式进行了整理和归类,结合近期中小河流治理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防护技术的设计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以寻求实现在满足河流安全行洪的前提下,修复中小河流的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哲  徐华  王登婷 《水运工程》2021,(7):111-116
传统堤防工程在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有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是一种响应生态堤防建设需要而提出的新型护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消浪性能及生态效应。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针对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设计方法开展了研究,得到结论:1)规则波与不规则波作用下护坡满足自身稳定所需的厚度D均与入射波浪的破碎参数ξp有关。2)D/H的值随ξ0.5p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稳定厚度计算公式。该结构已在引江济淮工程巢湖口门航道整治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实施一系列钢丝网石笼生态护坡工程,但是缺少对这些护坡建成后生态恢复效果的跟踪调查评价。基于2019年汛前和汛后对6个钢丝网石笼护坡植被和基质的调查,开展植被年内以及年际演替分析,并结合水文数据、基质特征及现场观测情况,筛选4个植被特征因子以及17个环境影响因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恢复,护坡区由完工时播种的较为单一的植被演替为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多物种群落,护坡区现场生态恢复效果良好;护坡建成时间、基质中黏土、粉砂、砂石含量以及淹没历时是影响护坡区植被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护坡技术能够完成河道的加固,但存在安全稳定性系数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植被覆盖类型、选择施工工程材料、设计防护坡形态由此实现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所述施工技术比使用原有方式的河道安全稳定性系数更高,能够实现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生态护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中不同生态护坡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可以对各种效果确定一个模糊量值,该值可以作为评价结果指导公路生态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河岸在水土保持、防洪抗灾、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优良的作用,而河道护坡可以通过生态护坡的形式,促使受损河岸恢复其原有生态功能。因此,本文结合某堤防工程生态护坡设计需求,论述了该堤防工程基本情况,介绍了堤防工程施工原则。并对植物护坡、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等几种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比选分析,以期为堤防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道治理应基于生态理念,限制河道治理过程中发生的水质污染、项目工程周边大气环境污染等,维护河道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并基于实践工程内容,加强关键河道整治工程的应用范围。研究中以案例分析法,针对多向生态修复技术,提出了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并选取老虎坑水综合整治工程,从水质污染及检测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设计理念的分析与应用,并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