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河床糙率分析看山区河流的水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寿来 《珠江水运》2004,(11):43-46
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中河床糙率确定最为困难,本文通过对山区河流特征和糙率计算提出一些看法,以进一步丰富对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工程中,航道竣工水深的检测是一项十分关键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的整治效果及船舶航行安全.但是由于山区河流往往流急浪大,水流紊乱,给航道水深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麻烦,因此,有必要对水深检测方法及操作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礼勇  黄莉莉  刘柳杨 《水道港口》2005,26(Z1):159-161
针对中国面向21世纪的水运发展战略目标对山区河流航道管理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文中系统介绍了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空间分析功能和丰富的图形表达方式,认为该技术是山区河流航道中长期规划、整治开发等方面一种可视化的有效辅助性管理决策手段.文中还探讨了将GIS技术与视频技术、三维技术、GPS定位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为山区河流航道提供立体型、全方位管理手段.并对GIS技术在山区河流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洪剑 《港工勘察》2004,(45):1-2
列举了山区河流航道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说明山区河流航道测量技术要点的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5.
贺江下游航道优化开发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江下游航道兼有山区河流和渠化河流的特点,枯水季节局部航道出浅,长期以来等级低下,水运发展缓慢,影响了航运效益的发挥。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研究枢纽调度运行条件下贺江下游航道的水位衔接问题、碍航浅滩的长度;并考虑山区河流枢纽渠化河段以及河口入汇自然河段的航道整治宽度、航道疏浚条件下水位的降落程度,分析了贺江航道适宜提高航道等级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最后将碍航浅滩的长度、航道整治宽度和水位的降落程度作为航道优化等级确定的参数,综合确定了贺江下游航道的优化开发等级为Ⅳ级。  相似文献   

6.
结合汛期山区河流船舶发生沉没事故的主要原因,探讨山区河流船舶安全度汛应急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齐 《中国水运》2007,5(6):21-22
结合贵州省水运工程建设情况,简要阐述模型试验研究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韦清平 《珠江水运》2012,(12):14-16
工程船舶在贵州省山区急流航道整治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船舶的适用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随着各水系航道条件的极大改善,原有工程船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特别是适应乌江山区急流航道的工程船舶还有待于开发。本位就贵州省研制的针对山区急流航道施工船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岷江下游河段为天然航道,其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征,碍航特性极其复杂,加之河道历年来受挖砂采石影响,航道条件严重恶化。针对该段航道中霸王滩弯、急、浅、险的碍航问题,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碍航特性及滩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通航水流改善程度、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自航上滩等方面进行多组方案的比选和优化,确定较为合理的整治方案,同时提出山区河流类似滩险的整治原则、理念及对应措施。结果表明,修改方案1-1的总体整治效果较好,工程量较其他方案小,为推荐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江西省航道工作艇船型,航道测量、通航保障、应急抢通工作能力和时效性,完善船艇管理模式,根据江西省航道工作用艇实际需求,从船舶航道工作用艇总体配备、船舶主尺度、力学性能及结构优化分析、新型材料应用研究、船舶机电设备比选及智能化研究等方面对江西省航道5种主要船型进行标准化、系列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准航道船艇在轻量化和舱室保温节能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船舶机电设备优化与集成设计在标准化船型中的应用使船舶性能、环保性和维护保养水平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了船舶智能机务监管系统在船舶智能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宝泉 《中国水运》2010,334(5):40-41
为使节点船闸对区段内的船舶能够做到科学、有序、高效的调度,针对当前我国多梯级渠化河流的现状以及内河逐步渠化的趋势,分析船闸间船舶航行密度对合理利用节点船闸资源的影响,总结出目前较为可行的船舶流量检测技术,引入船闸问航道断面船舶流量检测技术方案,从而为区段航道内船舶航行密度数据获取提供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防控滑坡涌浪对船舶造成破坏,以山区航道中小型船舶为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滑坡涌浪的传播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滑坡涌浪对船舶稳性和浮性的破坏特征,并给出山区航道中小型船舶防控滑坡涌浪的建议。结果表明,对于处在航行、锚泊、系泊状态的船舶,其破坏特征各不相同;对于山区航道中小型船舶,其浮性比稳性更容易受到涌浪破坏;船舶在直射区内比直射区外更容易受到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岷江干流龙溪口枢纽以下河段为天然航道,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征,碍航特性极其复杂,加之河道历年来受挖沙采石影响,航道条件恶化严重。采用长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拟建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屏山镇岷江大桥段11处滩险的整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及优化研究。在碍航特性及滩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该段航道内干龙子滩、白甲滩以及新开河滩段3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滩段,从通航水流改善程度、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自航上滩等方面进行多组方案的比选,总结岷江下段典型代表性滩险的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段原昌 《水道港口》2018,(1):119-124
针对长江山区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安全航行压力大,建立了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航道水位预测模型,拟定了能见度传感器布设方案并形成了信息采集软件,解决了控制河段通航环境信息采集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长江上游山区航道助航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山区航道安全航行与可视距离预警以及控制河段通行指挥指挥等功能,为长江山区航道通航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沙祖光  陈德应  罗磊 《水道港口》2005,26(Z1):146-150
澜沧江属山区河流,但有其特殊性.文中根据澜沧江的水文、地质、地形以及航道特征,将山区河流的疏浚技术通过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应于澜沧江实际工况条件的疏浚技术和设备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江河、湖泊、沿海等水域的工程船舶的运输渡送,主要是采用不同功能的整体式船舶,如运输船、客轮、拖轮、轮渡和工程浮吊船等.由于其体积和重量的原因,很难从山区河流不通航水域转入另一水域,特别是难以进入的浅水河流.而整体式船舶又是按不同用途制造的专用船舶,通用性差,只能专船专用.本文依托岷江航道整治项目及大渡河河道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17.
周在友  乔新民 《水道港口》2005,26(Z1):174-176
针对湄公河-澜沧江流域急流险滩的地形地质、水深、流速等特点和国际航道环保等要求,宜采用水下钻孔爆破、挖石清碴手段整治急流滩险.研制性能良好、技术先进的钻机则是关键.文中介绍CHG100B电风动型航道钻机的研制和应用情况,这一研制成果填补了湄公河-澜沧江航道整治史上钻机空白,对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船模航行试验技术在水运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船模航行试验的基本相似条件、相关技术,指出这项技术适于研究航道及通航工程的水流条件及工程方案的优化布置;研究船舶性能、航道尺度、航道水流条件三者的相互关系及提高通航能力的措施。介绍了这项技术在水运工程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鸭绿江山区河流两侧一般受地形的约束,坡陡流急,水流线路不易改变,如果在某些河段弯道处采取单一圆弧处理,有时会较大地改变河流走向,带来较多的工程量。通过利用拉宾和里奥普提出的正弦派生曲线理论,对鸭绿江山区河流弯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选取山区河流弯道水流弯曲半径新的方法,采取具有变化曲率半径的正弦派生曲线来规划航道走向,起到了优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家俞  徐奎  黄成林 《水运工程》2018,(10):143-147
为探讨山区河流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以嘉陵江南充段凤仪场库尾河段为例,分析河床演变、滩险及泥沙淤积规律,探明河段的碍航特性。采用河工模型试验方法,制定了"疏浚、筑坝、护岸"等整治方案。试验表明:优化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河流库尾河段变动回水区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