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公交网络模型及其在公交线路查询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公交网络的特点,研究了如何利用GIS技术建立基于道路网的公交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最优化路径条件下的换乘搜索方法,并探讨了其在公交线路查询中的应用.该方法可用于计划出行路线和提供在线信息,有效综合了线路、费用、时间及相关的动态交通数据.这样的系统可建立在互联网GIS系统中,为出行者提供交互式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明显的线路重复,公交分配模型中对于换乘点一般采用较为粗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导致难以精确地评价最优公交路径。基于GIS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公交实体要素进行详细表达,为精确计算换乘延误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武汉市公交系统为实例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GIS的公交网络数据库,应用可行的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在ArcGIS中实现了任意两点间的最优路径查询。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武汉市公交线路最优路径运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公交实体要素进行详细表述,为精确计算换乘延误提供了可能。以武汉市公交系统为实例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GIS的公交网络数据库,应用可行的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在ArcGIS中实现了任意两点间的最优路径查询。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公交车辆信息采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通信网络仿真技术对WSN的公交信息采集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基于OPNET建立了一个公交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模型,通过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仿真得到了决定公交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性能的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WSN实现连续采集传输数据的能力、预测了系统可靠性及数据准确性,实现了对基于WSN的公交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整体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标准公交基础信息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交规划和管理的发展需要一个标准化的公交基础信息系统。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型公交GIS基础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框架结构,运用双重参照系统和动态分段技术实现了系统核心部分——公交网络数据库的设计,并提出了基于组件GIS的系统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公交换乘查询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公交网络模型,以"最少换乘次数"和"最小乘车时间"为公交换乘查询的目标,在Visual Basic 6.0编程环境下利用GIS组件MapX实现公交换乘查询系统,为出行者的出行提供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交网络的弹性需求特性和规划目标特点分析,将公交网络分解为若干规划要素,结合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建立具有弹性需求机制的公交网络规划模型,在合理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获得了实用的数值方法模型解,并以上海世博会公交专线系统为例进行了模型应用.  相似文献   

8.
钱臻  史其信 《ITS通讯》2005,7(3):31-35
本文首先在智能公交系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TGIS技术与公交规划、公交管理系统的关系,接着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交规划与管理系统构架,并对其功能做了详细的阐述。然后进一步对核心的公交网络作了设计,使其能充分使用各个功能模块,并详细设计了基于此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框架。最后根据实践提出了该系统的通信网络,并作实际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动态特征,本文在现有公交网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space P方法和space R方法分别建立了公交换乘网络和公交线路网络.然后将这两个网络作为子网络,并通过换乘网络中停靠站点和线路网络中的公交线路之间的联系构建了一类新的双层耦合公交网络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行乘客与公交运营车辆之间的联系.基于耦合网络的同步理论,以非线性Lorenz系统为网络的节点,研究了双层耦合公交网络的同步问题.最后,采用Matlab仿真技术分析了公交运营中的人为调度、公交线路之间公共停靠站点的数目,以及站点之间的可达性对双层耦合公交网络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公交网络配流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传统公交网络配流中忽视公交行驶时间与路段流量的微关联性及公交车的容量限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用拥挤函数概念描述出行阻抗与流量的关系。结合公交出行时间链对公交网络阻抗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建立了基于站点的多路径-容量限制的概率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在配流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同时将配流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进行公交网络配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