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环境监测试样中,汞浓度一般都非常低,测定范围在ppb~ppm级,有时往往在ppb级以下。低汞水样在保存中损失严重,水样须立即进行测定,这给监测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探讨一种有效、可靠的保存方法,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对测汞水样及标准溶液保存过程中引起汞浓度变化的因素及各种保存方法进行了一些实验验证和探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腔科补牙所用的银汞,是用金属汞与银粉现配现用的。该口腔科医护人员共14人(男4人、女10人)四个工作间。 1.现场调查发现配料间窗台上、地面上有小小汞珠。窗户上虽安装了排风扇,但不常开动。配料及补牙时,时而手接触汞。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浓度测定:见表1。  相似文献   

3.
汞是世界上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体状态的金属,它外观呈银色,并能象水样流动,又称水银。它是工农业生产中最广使用的金属之一,如仪表行业中温度计、血压计、差压计(气压计)与电气器材中荧光灯、整流管等。地面流汞的常见原因:由于操作不小心玻璃管砸碎;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空压机压力过大等,使汞逸到地面,其中大的颗粒可用吸管、真空泵吸汞器将汞回收,而主要遗漏的是肉眼不易觉察的细小微粒,由于汞在常温下即能蒸发,呈蒸气状态,这是造成车间或实验室汞污染的主要原因。逸出来的汞蒸气是随气流移动,它比空气重六倍,附着力强,易吸附在作业场  相似文献   

4.
本方法介绍了测定水中五氯酚及其钠盐(PCP及PCP-Na)的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各种地面水中PCP的分析测定。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10~(-12)g,水样为50mL时,最小检出浓度为0.04μg/L。测定的主要过程是水质中的PCP首先进行萃取净化,再经乙酰化处理后,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有一定抗干扰能力,同时兼有操作简便,使用一般化学试剂,适用于各种类型气相色谱仪,便于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禽类和鱼类中的有机汞化合物造成了“食物链”污染,是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汞的毒性,很早就有所了解。它应用在若干工业部门中,众所周知,在制氯和制碱工业中就使用大量汞。虽然1965年以后,汞的用量明显减少,但在农业中仍使用某些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机汞化合物。通过有机汞化合物(甲基汞或乙基汞),又特别了解到汞的慢性毒性。有关测定微量汞的大量科学论文,说明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的关心日益增长,而测定汞时很难获得准确的结果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6.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作为测定汞的一种实验手段,在1939年已由Woodson(1)首次应用。但直到1964年(?)提出用二价锡还原的方法以后,由于灵敏度高、仪器简单、测定迅速,才在环境监测、生物科学,矿物分析等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以后,对实验条件和仪器装置又逐步加以改善,如1968年Hatch和Ott开始采用封闭循环鼓气法,近年又有作者采用汞齐法和直接注入法,梅崎芳美等人,对于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试样的还原也进行了探讨。这样,用二价锡还原的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定微量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Co(11)-5-Br-PADAP-TritonX-100多元配合物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或痕量氰化物。拟定了样品在酸性介质中,CN~-极易逸出的特点,不断通入空气或氮气,将溶液中的CN~-吹出,用稀NaOH溶液吸收,使CN~-与SCN~-分离,然后进行测定。实践证明,结果准确、稳定,有较高的选择性,试剂无毒,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ε_((?))=3.25×10~4L·mol~(-1)·cm~(-1)。本法结合分离富集,测定水样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ppb级。用于测定饮水、河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或痕量氰化物,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天然水中含汞量很少,一般小于1μg/l,过去大多采用化学萃取比色法测定,不仅干扰大,灵敏度也低。目前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较为广泛,此法是在消化后的Hg~(2 )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形成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 CG-1型测汞仪,以冷原子吸收法取指血0.1ml,利用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破坏血液中的有机物。使血中与蛋白结合的汞转变为汞离子,经氯化亚锡还原为元素汞。以载气将溶液中的元素汞导入测汞仪,在波长2537(?)测定汞含量。回收率93~98%,CV2.9~6.4%。  相似文献   

10.
汞(水银)在室温下即能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汞滴易破碎,暴露面积愈大,愈易蒸发,同时,由于它比重大,附着力强,很易附着于墙壁、地板、衣服、用具上,钻入地板缝隙中不易清除,待温度升高时,蒸发为气态而污染空气。中心医院口腔科修补牙时常以白合金粉与汞在研钵内或手上研磨成汞齐(汞合金)而使用。研磨后,若有多余的汞就随手抛洒污染环境。检验科生化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一个简化模型,导出用CH7601型测汞仪测汞时吸收管内汞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C_2=K(e~(at)-e~(bt)),其中K,a,b在实验条件确定后为常数。解释了循环鼓气法中极大值的出现,得到起峰时间与水样浓度无关,光密度受水相体积影响等结论,并对略有泄漏的循环鼓气法和开放式的鼓气法进行了比较。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操作中采用封闭循环鼓气系统,为Hatch和Ott首创。他们认为,可以获得一个缓慢上升的信号,并形成一个平顶,直到下次分析前放空含汞气体为止。但是作者的实践和文献均证明,读数首先迅速上升达一个极大值,然后缓慢下降。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吸附和封闭系统中含汞空气的扩散造成的。一些作者特别指出,主要是汞通过气泵到反应器的橡胶导管管壁扩散所致。本文根据若干实验事实,建立一个简化数学模型,导出吸收管中汞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释实验结果,并提出和实验条件有关的几点结论,愿与从事环境监测的同志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油分的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采用正-已烷萃取的重量法作为法定方法。如果检水中舍微量油分应用本法时则需要处理大量的水样。例如,测定1PPM油分时需要10立升水样,测定更微量的油分(0.5 PPM时,实际需要20M~3水样。此外在用正-已烷萃取后,还需要在80℃蒸发干燥, 因此本法尚不适用于测定在此温度附近能发挥的低沸点油分。为此作者对低沸点溶媒法,浊度法、萤光光度法,红外线分析法等可用于油分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将各法的探讨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地区居民饮食习惯和有关因素有所差别,常可影响发汞正常值。在不同地区应测定一批发汞正常值,对开展本地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居住石家庄市区三年以上,非接触汞作业的居民,近期未服过含汞药物的健康成人为对象,共计324人(男172人,女152人)。男性采自两发鬓及后脑理发下来的头发作为发样;女性采自两耳及脑后剪下的发梢部分。将头发剪碎、混匀、脱脂及去灰尘,充分洗净,再用酒精、乙醚浸泡,  相似文献   

14.
化学耗氧量是衡量水质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现引的标准方法,COD的测定,取样量为50毫升,所用浓硫酸等试剂量颇多。为选用较低取样量,以节约试剂,我们就20毫升及50毫升两种取样量进行了比较试验。 50毫升取样量的测定步骤见标准方法。 20毫升取样量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取20.0毫升水样(如水样污染严重,可取适量,用蒸馏水稀释至20毫升,置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测定工业废水中的COD值通用酸性重铬酸钾法。此法在测定中需加入硫酸汞去除氯离子干扰,由于硫酸汞是剧毒品,而且汞盐以任何形式存在,均可造成环境污染,故应尽量不采用汞盐试剂。为此,我们对重铬酸钾法測定COD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6.
测汞仪法在强酸性介质中,用二氯化锡作还原剂测定水中的汞,但由于测汞仪的稳定性差,仪器成本高,操作不便,故该法未能广泛应用。而用汞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比色法的测定方法,由于灵敏度低,操作繁琐,所使用试剂毒性大,也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17.
选择水银温度计及体温计制造厂的工人20名,年龄21~60岁,接汞年限为1~40年。对照组为大学学生及教职员14名,年龄22~54岁。另有一慢性重度汞中毒病例,男性,年龄54岁,接触金属汞职业史约20年。血汞、尿汞浓度用Magos氏定量法测定。血清及尿中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测  相似文献   

18.
水和污水中微量汞的测定,用光化学法、荧光光度法、冷蒸气原子吸收法、发射光谱法、质谱—色谱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但都用特定精密仪器,不易推广。目前广泛采用双硫腙萃取比色法,但稳定性差,萃取操作手续繁琐,且需用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近十多年来,在应用光化学法测定微量汞的显色剂中,三苯甲烷类、醌亚胺类和罗丹明类等碱性染料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进展。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在有机溶剂中萃取汞的有色络合物来测定汞量,而在水相中直接测定汞的报导尚不多见。近年来AC Maretin等提出二甲酚橙—六次甲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巯基棉富集分离水中痕量铜、铅、镉-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认为,对3种离子同时富集的适宜pH值为8.5,洗脱酸(盐酸)浓度以室温下25%(V/V)为宜。用5mL洗脱酸分3次吹净冼脱,巯基棉上3种离子基本无残留(<5%)。经对加标水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的测定计算,证明本方法准确度、精密度都较好,用于水体中痕量铜、铅、镉的分析测定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测定收缩间隔时间(STI)的方法,对接触铅和汞的工人心肌收缩力作了研究,发现接触铅的工人由于舒张期缩短导致心搏周期缩短;射血前期(PEP)延长,而左心室射血时间仍未变化,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比值大于正常。接触汞的人群组中,STI的变化主要为射血前期时间的延长,而左心射血持续时间缩短。经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