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尖杉酯类生物硷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所得的完全缓解率为16.6—27.7%。为了提高疗效,我们在一九七七年十月——一九七八年三月,半年内试用了以三尖杉酯硷为主的HOAP联合化疗方案,连续无选择地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急粒)6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雄黄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细胞凋亡的作用 ,并观察其对维甲酸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雄黄处理在体外培养耐维甲酸的人白血病细胞 ,电子显微镜观测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 ,并前后对照观察应用雄黄治疗维甲酸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的疗效。结果 在 1 .0~ 2 .0 μmol·L- 1 的浓度下 ,雄黄作用于白血病细胞 2 4h后 ,可见到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核固缩 ,染色体凝集 ,呈新月型紧贴于核膜周边 ,核碎裂 ,染色质片断化 ,凋亡小体形成等。用雄黄治疗的 2 0例患者 ,完全缓解(CR) 1 7例 ,部分缓解 (PR) 1例 ,总有效率 (CR +PR) 90 %。结论 雄黄能够诱导耐维甲酸的白血病细胞凋亡 ,可用于维甲酸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治疗 ,且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似有增高趋势,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又占急性白血病的1/2以上。如我院自1972年7月~1976年12月血细胞室共接诊各型白血病53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29例,急粒190例。急粒占白血病的35.6%,占急性白血病的57.6%,故可说是常见病之一。目前抗白血病化疗也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对  相似文献   

4.
新型疫苗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疫苗主动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生产的细胞因子和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细胞制备的疫苗 ,主动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 7例、多发性骨髓瘤37例。结果  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化疗未缓解或化疗不能耐受者 2 9例 ,经疫苗治疗达到完全缓解者 5例占17.3% ,部分缓解者 6例占 2 0 .7% ,微效者 4例占 13.8%。总有效率 5 1.8%。化疗缓解组 8例疫苗治疗后维持缓解达 8~ 13个月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7例 ,其中 1例完全缓解 ,5例部分缓解。治疗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应用新型疫苗治疗化疗无效或化疗不能耐受的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肯定疗效。且经济简便 ,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尽管有的报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急粒)使用联合化疗诱导方案,完全缓解率可达65%—90%τ~(·2),但缓解期多较短,且易复发,仍难较长期地存活。如何延长缓解期及存活时间,是当前急粒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脾脏可能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和恶化的作用~3,和慢粒急变后部分患者切脾后存活期延长的报导,以及我们观察到急粒缓解后,长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由于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新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和支持疗法的改善,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已有很大的进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总结我院1973年1月~1977年3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白血病6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后不可避免地面临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最有效的治疗,通过免疫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根除白血病细胞,能有效预防AML复发。移植技术和单倍体移植模式进展使得"人人都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如基因工程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单克隆抗体、新型双特异性单抗,能特异性杀伤表达特殊抗原的白血病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将成为AML免疫治疗的新策略。研究发现高表达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新抗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34(monocytic leukemia associated antigen-34,MLAA-34)具有抗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且MLAA-34多肽可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MLAA-34可作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新的理想靶抗原。总之,新近进展有价值的免疫治疗白血病相关抗原的鉴定有可能根除化疗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有望降低AML复发,延长AML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探讨TH1 /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性在发病中的作用 ,为临床免疫防治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3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IL 1 0和IFN γ水平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白血病患儿治疗前或复发时血清IL 1 0明显升高 ,IFN γ明显降低 ,治疗后病情缓解时IL 1 0水平下降而IFN γ水平升高 ,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小儿白血病的免疫病理机制与TH1 /TH2细胞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血清IL 1 0、IFN γ水平变化可作为监测小儿白血病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白血病的防治工作,正沿着中西医结合的正确途径向前发展。实践证明急性白血病(急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提高缓解率、而且能延长生存期、还有可能从中找到治疗的新途径。现将近年来成人“急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10.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4例报告刘心,刘陕西,邵文斌(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710061)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微波高热体外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白血病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急性白血病3例(M32例,M4b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  相似文献   

11.
近数十年来,随着白血病化疗和支持疗法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生存期相应的延长,因而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外损害较前多见。最常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肾脏、卵巢、结肠、脏肝的损害亦可见到。急性白血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按过去的病理学分类为:(1) 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浸润,(2) 颅内出血,(3) 神经系统的感染。现将有关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即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一九七五年十月首次用“杀癌七号方”加小量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原血细胞白血病一例,短期内取得完全缓解效果之后,至一九七八年十月又治疗其他类型的急性白血病12例,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对T细胞具有强烈的丝裂原作用。本文显示将CD3McAb联合IL-2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对人急性白血病新鲜细胞和K562细胞均有明显杀伤作用。正常人CD3AK细胞对各型急性白血病杀伤活性无差别;正常人与白血病缓解期的CD3AK细胞杀伤力类同,且自体与异体亦无区别;但是,复发期CD3AK细胞杀瘤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4.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急粒)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变化复杂。实践证明、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及分化程度不同时,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亦有明显差异,因而探讨急粒的分型标准,摸索其与临床关系的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定疗效,判断预后,探索病因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成人急性白血病100例实验室观察梁长安,葛亚男(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西安710061)急性白血病出血倾向占60%,临床上15%~20%的患者因出血死亡,也有临床上无出血表现,而实验室却有明显异常,它将是影响治疗及预后的一大隐患。为了及时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以前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还是束手无策的。1962月以后由于化疗的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和细胞生化的研究成就来指导临床实践,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急淋完全缓解率儿童为90%,但急粒的疗效远不如急淋,一般完全缓解率为50%左右,笔者学习了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组陆道培教授关于羟基脲同步化方案治疗急粒的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羟基脲同步化方案,自1976年12月——1979年2月两年内我们观察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对其中15例坚持用够一个疗者的病人进行初步结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白血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正沿着中西医结合的正确途径向前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急性白血病(急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提高缓解率,而且能延长生存期,还有可能从中找到治疗的新途径。现将近年来成人“急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并谈谈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hTERT mRNA和P16蛋白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P16蛋白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AP和RT PCR法分别检测 4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白血病组 )及 2 0例非白血病且骨髓正常者 (对照组 )的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 ;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P16蛋白表达。结果 白血病组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0 % ,而对照组均为阴性。白血病组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5 ,P <0 .0 1)。白血病组及对照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5 %和 95 %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白血病组P16蛋白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1,P <0 .0 1)。结论 hTERTmR NA表达和 p16基因失活可能在急性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激活可能与hTERTmRNA表达及 p16基因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淋巴肉瘤在病程中同时出现急性白血病血象及骨髓象者谓之淋巴肉瘤白血病。亦有人称之为淋巴肉瘤细胞性白血病、肉瘤性白血病以及白血肉瘤。该病由Sternberg(1905年)首先报告。复习国内文献,迄今总例数不足百例。现将我院1966—1978年收治的淋巴肉瘤白血病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X射线全身照射(Totalbodyirradiation,TBI)是骨髓移植方案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有灭癌作用,同时能够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统及提供异基因骨髓移植所需的"空间"。本文将重点论述TBI这一与常规治疗不同的特殊照射技术中有关放射物理因素。对我和方法1对象12例骨髓移植患者实施TBI,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变初发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恶性淋巴向回。2例。2方法2.1骨髓移植方式异基因骨髓移植3例,自体骨髓移植5例,混合骨髓移植名倒。2.2照射条件常规放射治疗在源皮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