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40 m工型后张梁横向刚度比侧向刚度小得多,在梁的制作和吊装过程中,又缺乏横向约束,因而很容易产生侧弯现象.结合西湟一级公路湟水河分离立交桥40 m工型预制梁的施工实例,分析了工型后张梁产生侧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浙赣铁路大圆里特大桥位于半径2800米的圆曲线上,跨越杭金衢高速公路,根据地形条件,主桥采用了(52+112+64)m不对称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本文简要介绍大跨度不对称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和成桥后的静、动载试验。  相似文献   

3.
《科技交流》2010,(3):F0002-F0002,F0003
兰青二线峡下湟水河特大桥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峡下村,两次跨越既有兰青线、G109国道及湟水河,为双线铁路桥梁。该桥为西北地区已建成中速铁路特大桥首座双线无推力自平衡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特大桥。本桥设计特点:一方面是拱梁共同承受荷载,从整体上节约材料,另一方面是该结构外部受力和简支梁一样不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同时由于自身线下建筑高度较小,在建筑高度受限时采用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王相文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65-69,77
研究目的:新建托勒车站是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重点控制工程,本文通过对托勒车站施工的回顾,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研究方法:通过介绍施工便线的优化设计和封锁施工方案、新托勒站开站和既有托勒站关闭施工方案以及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分析,引发思考,进一步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按本文施工方案,在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关既有站开新站类似工程施工中,我单位提前10天率先在全段安全、正点开站,为西格段增建二线按期开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结论:(1)在海拔3000m的高原、冬季及节假日组织增建二线和既有线改建工程施工时,应在正常作业指标的基础上预留24%的作业时间安排计划工期比较合理;(2)在类似工程中设置施工便线应按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优化设计;(3)在增建二线类似工程中设置施工便线,应结合工点前后线路设计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并为后续工程创造有利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顾磊 《科技交流》2010,(3):47-49
本文结合西格二线风沙路基戈壁风沙流的沙害特点,通过对传统草方格、石方格等平面固沙措施及PE防风固沙网方格比较分析,简单介绍了西格二线(非应急工程段)采用PE防风固沙网平面固沙原理及PE防风固沙网方格平面固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宝天铁路是严重的病害铁路,沿线复杂、恶劣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既有线病害频发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增建二线选线的两大控制因素。宝天二线55次跨越渭河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的需要。在分析沿线地质条件和吸收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选线实例,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新华庄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拱组合结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庄特大桥是兰州-新疆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跨越既有双线铁路,受桥下净空限制,主桥采用(64+156+64)m连续梁拱组合结构。介绍连续梁拱的结构形式、结构设计情况,并通过结构静力、动力、桥墩及基础、地震力的计算,对连续梁拱组合结构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2006,(6):74-74
为完成铁道部提出的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和既有线强化整治项目要求,确保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试运营,全路上下迅速行动、统筹安排、周密配合,向青藏铁路调运施工所需的大量石碴、轨枕等路料。  相似文献   

9.
建国前修建的宝天铁路是严重的病害铁路,号称陇海铁路的"盲肠",主要受渭河区域性大断层的影响,沿线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发肓.增建二线绕避严重不良地质区,选择渭河两岸的有利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几个实例,说明线路多次跨越渭河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宁启线增建二线跨越新建沪通铁路时因纵断面受限,采用64m简支槽形梁-拱组合的大跨、低高度新型桥式,有效地解决了立交跨越问题。文章通过对该结构与其他桥式进行综合比较,阐述采用简支槽形梁-拱组合桥式的可行性、经济性及优越性,为类似工点提供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铁五院     
《铁道建筑技术》2010,(3):I0010-I0010
包西铁路沿线地形条件复杂,由于全线多次跨越洛河、深沟峡谷的需要,共设置了5座桥80孔节段拼装梁,其跨度从32m-64m不等。为此,中铁五院成立了3个精干的项目部,开展科技攻关。相继攻克了如下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关角隧道信号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青藏线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特殊性,通过对国内已开通可借鉴的长大隧道京广线大瑶山隧道、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及青藏铁路既有关角隧道情况进行调研、测试、分析,综合新关角隧道环境条件、方案可靠性、维修维护、投资等各方面因素,推荐区间采用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隧道内进行轨道电路分割方案。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对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择西格二线典型区段开展牵引供电系统综合测试,基于相关标准,定量分析包括电压偏差、功率因数、谐波畸变与三相电压不平衡在内的主要供电质量指标,对比牵引负荷、牵引回流与钢轨电位分布,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机车位置变化对回流特性影响。研究表明测试区段牵引网压水平较好且牵引回流较通畅,但外部电源短路容量偏小,有必要采取措施解决电能质量超标问题,对特殊区段还需要进行钢轨电位的跟踪测试,为高原电气化铁路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特殊性,在现有设置遮断信号机的情况下,研究提出一种防灾救援信号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安全、有效的控制隧道外列车运行,为隧道救援赢得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运量需求不断加大,列车运速不断提高,目前铁路改造或增建二线是缓解铁路营运量紧张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增建二线施工又大多紧邻既有线,行车密集,线间距小,如何既保证行车安全。同时又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做到安全快速施工。是摆在施工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全面介绍了浙赣线横峰疏解线(DK1+100-DK1+760段)深路堑石方开挖控制爆破设计与施工技术,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察尔汗站信号楼地基处理为例,具体介绍了开挖基坑,降低地下卤水水位,用片石、卵石分层夯填碾压施工技术,确保地基透水、抗腐蚀及承载力的高原盐湖地区地基处理效果。本工程运用该施工技术,既缩短施工周期,又降低施工成本,按期保质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7.
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是国内建设的最长铁路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条件复杂,面临着围岩变形失稳、高地应力、突泥涌水、施工通风等诸多工程技术难题.本文对该隧道的不同施工方案和通风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保证了关角隧道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西格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海拔2260~3600m。铁路从西宁沿青海湖北侧向西延伸至格尔木,沿途经过乡村、草原、高山、戈壁、盐湖等地貌。饮用水来源主要是深井、浅井、河流渗水井。集中式供水点34个,二次供水点37个,分散式供水点36个。  相似文献   

19.
《上海铁道科技》2006,(2):F0004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具有综合施工能力的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具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市政、房建、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桥梁、公路路基、公路路面、铁路铺轨架梁、建筑装修修饰、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襄渝增建二线铁路牛角坪特大桥主桥(100+192+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介绍了刚构桥的结构设计,分析计算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静力特性、墩梁节点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地震及车桥动力响应,较好解决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铁路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